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的标准处理模式,但由于传统示踪剂(蓝染料、核素和荧光示踪剂等)定位特异性差及药物准入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蓝染料和荧光示踪剂由于分子颗粒较小导致其易通过前哨淋巴结使次级淋巴结显像。核素示踪剂虽然可以特异性定位前哨淋巴结,但存在药品准入和放射安全性等问题。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膜上CD20分子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型荧光靶向示踪剂将吲哚菁绿偶联于利妥昔单抗,将兼顾荧光显像与靶向定位的优点,其单抗的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无破坏,为无菌、无致热原、无急性毒性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2.
生物芯片的发展及其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物芯片及应用1 .1 生物芯片的概念生物芯片 (Biologicalchip)是指通过机器人自动打印或光引导合成技术在硅片、玻璃、凝胶、或尼龙膜等基质上制造的生物分子微阵列 ;或根据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原理 ,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 ,构建微流体生物化学分析系统 ,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 ,由于制备原理和工艺的不同 ,生物芯片可分为两大类 :即微阵列(Microarray)芯片和微流路分析仪 (即芯片实验室Lab-on-chip) [1~ 3 ] 。1 .2 微阵…  相似文献   

3.
以兔抗鼠淋巴细胞血清为非条件刺激的条件性免疫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生物类免疫抑制剂-兔抗鼠淋巴血清(rabbit anti-rat lymphocyte serum,ALS)为非条件刺激(UCS),糖精水为条件刺激(CS),以双瓶给水法置于鼠笼前端饮用偏好侧。在一次性CS-UCS结合训练后,单独再次给予CS,使卵清蛋白(OVA)免疫过的大鼠表现出脾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PWM的增殖反应降低,血抗OVA抗体的总量及脾内抗OVA抗体生成细胞的减少,但动物未表现出条件性味觉厌恶的行为反应。这些结果表明条件性免疫抑制与味觉厌恶行为条件反射没有必然联系,并非是厌恶行为反应或情绪应激的伴随产物。UCS也并非必需具有感觉的毒副作用,条件性免疫抑制是脑高级神经活动调节免疫功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鉴于纳米技术目前显现出的启发式控制活力,可以将其作为伦理学一个重要的潜在探索领域。这就要求把对纳米技术的规范分析从一般技术制品和后果评估扩大到技术隐喻、想象和语言评估,由此认为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德莱克斯勒式纳米机器是一种机械隐喻,必然导向决定论式的单向度社会命运,但其论敌斯默莱的生物模拟隐喻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范式转换,因为它为人在纳米技术发展中提供了表达责任感的道德机会。沿着这一线索,目前倡导伦理导向的纳米技术发展,就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多学科背景依赖领域,把参与其社会意义塑造的各种主客体要素引导到人道主义立场上来,以使纳米世界建构真正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芳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7,30(6):1287-1289
实验采用词-词情绪启动范式,在SOA 5个水平上以高频情绪词为靶词,考察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结果在SOA各个水平上均发现反转效应,即被试对与启动刺激效价一致的靶刺激的反应较慢,而对与启动刺激效价不一致的靶刺激的反应较快。实验结果支持情绪转换模型和快速-准确策略理论。  相似文献   

7.
两只恒河猴在实验条件下以正多边形和不规则多边形的边数为刺激实体进行数量辨别训练,以最后测得恒河猴对多边形边(角)数识别的极限。实验结果表明,恒河猴在多边形边数相差为1的条件下,其辨别上限为7:8。这与以前以白色卡片上黑色圆点为刺激实体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和组成汉字词的汉字结构一致性判断为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查了不同类型材料在任务转换中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结果发现:(1)材料类型对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有影响,任务转换前阿拉伯数字材料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汉字词材料不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2)任务转换时段对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任务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没有影响,转换前后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任务都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3)任务转换时段对汉字词任务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有影响。转换前没有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转换后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空白单元格定位为实验任务,操纵序列点阵的分布,考察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机制。实验一发现任务正确率与点阵1的圆点数呈近似U形关系。实验二发现在拐点前后被试的眼动模式从偏向于注视圆点位置转为偏向于注视空格位置。因此,视觉信息的分布模式调节整合策略,当处于视觉短时记忆中的圆点数在其容量之内时,采用图像—知觉整合策略,反之,则采用转换—比较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多次成功对低耐挫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改善,研究1以高、中、低耐挫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图形推理任务创设挫折-连续成功情境(即先经历挫折,后经历多次成功);研究2以高、低耐挫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部件组字任务创设挫折-连续成功情境。结果发现,在经历挫折后:(1)成功1次能改善大学生的成功坚信程度,连续成功6或7次能使其趋于稳定;(2)成功1次能改善低耐挫大学生的情绪体验,连续成功6次能使其相对稳定;(3)成功1次能改善低耐挫大学生的继续意愿,连续成功7次能使其趋于稳定。表明多次成功能改善低耐挫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骨愈合这一从无序到高度有序的生物重建过程为范例,将热力学引入骨科学,系统说明骨修复过程中骨基质合成、再建的细胞学表述、分子生物学变化中能量转化、熵变、吉布斯自由能的意义及计算方法。重点讨论了三磷酸腺苷(ATP)在骨痂合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骨愈合的两个基本原则:(1)优先原则骨愈合中自由能变化(△G)较小的骨痂成分优先合成;(2)递减原则:骨重建中减熵(一△S)只能循序进行。同时提出将组织ATP含量作为骨愈合状态的一项评定指标,并对热学测量在骨愈合和骨代谢检测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参杞合剂(SQ)是以传统中药参杞片为基础,辅以黄芪、当归、莪术、白花蛇舌草煎制而成,据报道其在小鼠体内、外有抗瘤、抑瘤之功效.但其是否对人类肿瘤也有同样功效尚不可知.本实验通过研究参杞合剂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生长调控的作用及其表面黏附分子(CD44、CD5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类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参杞合剂(SQ)是以传统中药参杞片为基础,辅以黄芪、当归、莪术、白花蛇舌草煎制而成,据报道其在小鼠体内、外有抗瘤、抑瘤之功效。但其是否对人类肿瘤也有同样功效尚不可知。本实验通过研究参杞合剂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生长调控的作用及其表面黏附分子(CD44、CD5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类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虹  李杨卓  胡蝶  朱敏  高湘萍  胡天翊 《心理学报》2018,50(12):1356-1368
研究采用注意网络测验任务(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 分别检验自我相关信息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上的加工效率差异, 以揭示自我信息识别优势的注意机制。实验1考察了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或他人面孔)在3种注意网络下的加工效率差异; 实验2采用自我联结学习范式对实验1进行验证; 实验3将颜色类型(红色或绿色)作为目标刺激, 面孔类型作为背景, 以考察任务无关自我信息是否对注意网络加工效率有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当自我信息为目标时, 个体在注意定向网络上存在加工效率优势, 而警觉和执行控制网络上没有加工效率差异。当自我相关信息与任务无关时, 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中均未表现出加工效率优势。说明了自我信息的注意优势发生在注意定向网络上, 且受任务优先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物运动系在运动的生物体身的关键节点安置12~15个光点的运动痕迹形成的动画。研究表明光点生物运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性信息,其社会性信息的识别涉及多个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大脑自上而下的知觉调控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表象预期在大脑自上而下调控光点生物运动性别信息识别的作用。结果发现:(1)表象预期能够加快男性生物运动的性别识别速度;想象中性形象被试倾向于将性别中立的生物运动识别为中性,而较少为男性或者女性。(2)表象预期条件和无表象预期条件下性别中立的光点生物运动性别类型识别都表现出“男性偏差”现象。(3)反应类型能够影响生物运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有利于揭示大脑自上而下调控光点生物运动性别信息识别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追踪任务中不同运动方式非目标的抑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民  刘冰  鲁学明 《心理学报》2009,41(10):922-931
采用多目标追踪范式结合点探测技术的方法, 考察视觉系统对不同运动方式(静止和规则运动)非目标的抑制机制。实验一将部分非目标设置为静止, 考察静止非目标的抑制机制; 实验二将部分非目标设置为规则运动, 以提高任务难度, 考察规则运动非目标的抑制机制。结果发现: (1) 实验一中静止非目标受到抑制, 抑制量与运动非目标没有差异; (2) 实验二中规则运动非目标受到抑制, 抑制量显著小于随机运动非目标; (3)综合两实验发现, 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 只有随机运动非目标的抑制量显著增加, 而静止非目标与规则运动非目标的抑制量差异不显著。最后, 就视觉系统对不同运动方式非目标的抑制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启动任务范式的改进,运用3个实验全面考察了复合社会范畴本身的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中抽象表征和样例表征策略运用的影响。实验1分别以熟悉的、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熟悉的复合范畴采用抽象表征,而对不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采用样例表征;实验2以熟悉且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对于熟悉但构成范畴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也采用样例表征;实验3采用相同的实验范式,在描述和定义两种启动任务中设置子范畴间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和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选择与实验2相同的复合范畴"男中学教师"为目标群体,更加严密地证实和整合了实验1与实验2的研究结论。3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关键取决于兼容性,一旦复合社会范畴的构成范畴在刻板印象上不兼容,那么对于这一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采用样例表征。当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之间兼容时,熟悉性成为刻板印象运用抽象表征还是样例表征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是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对熟悉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相似文献   

19.
1 《内经》是实验科学吗《内经》是实验科学的观点是刘里远博士在其新著《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提出的,刘博士认为“古人以极其杰出的实验科学思想,真实地记录了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总结出高度概括性的生命规律”[1]。“《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的,它建立于对人体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于人体和自然的对比和联系上,因此《内经》是实验科学”。[1]一般认为《内经》是传统医学典籍,是经验性的,那么,为什么刘博士要将《内经》的性质定为“实验科学”?他又为什么能将《内经》定…  相似文献   

20.
张维  蔡笑岳  曾苑霞 《心理科学》2011,34(2):398-401
研究学科领域知识丰富性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表征过程中信息表征层次的特点。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5类等式为材料,62名初二学生参与实验。结果:两组被试对表面和原理特征一致的等式产生明显的错误再认;对表面特征不一致等式的错误率明显减少。无论原理特征是否一致,两组对表面特征一致等式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别,但在正确率上丰富组的更高。说明,两组均以有序的系列加工方式编码信息,优先编码表面特征。贫乏组对原理特征的编码干扰表面特征的加工,因而原理特征被丢弃。丰富组加工表面特征则无干扰现象出现,两种特征均能作为再认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