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既是历代中国人追求国富民强和美好生活的梦,更是当代中国人鲜活的梦.“中国梦”,既是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梦,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自主自觉的梦,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相互参照的梦.“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的梦,也是开放、发展、创新的梦.“中国梦”,既是内在理想之梦,还应该是有行动能力的梦.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较早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不过中共党内更多使用的是“民族解放”概念,其间在十年内战中曾激烈地批判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论,抗战时期则从正面有限地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建国前夕,毛泽东肯定了“复兴”的现实可能。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话语重新出现,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高频使用。习近平将其发展构建为内容丰富的“民族复兴中国梦”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构建既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要,也反映着话语构建者的主观意图。“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了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对接、民族话语和人民话语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就其最终价值导向而言与共产主义具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坚守,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的理论品质与人格魅力,从理想信念层面为“中国梦”的当下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晚年在“逐梦”过程中的理想主义失误,则基于另一维度对当下“中国梦”的深入推进发挥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中国梦”的胜利实现,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导,但也需深刻地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总依据”,通过脚踏实地的“实干”而非在“空谈”中,不断开辟“逐梦之旅”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凝结了民族、国家与人民对于发展目标的共同梦想.然而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与世界发展步伐的脱节,中国步入了自主性梦想缺失的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基本道路的指引下,以自信而饱满的姿态重新构筑了放飞梦想的真实空间,同时也遭遇了梦想逐而不得的困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及其后继者以较为理性的姿态科学处置了“中国梦”呈现形式与话语结构,经过30余年深刻的实践积淀,为“中国梦”的当下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体凝聚全体中国人,正沿着“中国梦”的追逐之路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一种基于现实面向科学理想未来的主体意识和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理想价值蓝图,包含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解读,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离开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就不能看到中国梦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称“中国化”)到中国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加坚实.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化是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梦是中国化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23,(3):32-3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浙江省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先行省建设,2022年以来,浙江省宗教界深入实践“之江同心”品牌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红色教育“五百行动”,进一步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全省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国富民强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是所有国家努力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只有国家富强、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举国齐心协力,才能抵御外寇,不受侵略和欺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凝心聚力的重大意义。其中“富强”居于国家层面的首位。富强即国富民强,既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相似文献   

8.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就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文艺的地位、作用,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座谈.作为文艺理论工作者,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第一,顶层设计:规划文艺工作的战略地位.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这一论述启示我们,首先,要认清“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就其精神内涵而言,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他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关于梦想,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答案,而中国梦的概念只有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3月17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上,习主席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被进一步赋予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聚焦作风建设,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之“照镜子”,重点对学习、责任、道德和法规四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使全体党员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树好清正廉洁的形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复兴的理论既继承前人又有独特的创造性贡献,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地求索民族复兴的真理,与时俱进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作为观察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工具,并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追求社会主义前途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集体智慧,凸显出“为民族谋复兴”的拳拳初心、耿耿忠心和浩浩丹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富有公忠意识、求索精神、正义禀赋和民族情怀的理论瑰宝。这一理论不仅指引着近代以来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在觉醒中走上民族解放的道路,而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锻铸出了强健的国魂和民魂,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乃至世界现当代史最辉煌壮丽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他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解释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社会主义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人民、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学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初心当然也与党的初心相同。  相似文献   

13.
张二平 《中国宗教》2018,(12):12-13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把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张欣 《中国道教》2013,(4):33-34
历经千年,上海崇福道院虽饱经磨难却始终香火不衰,成为当地一代又一代信众的精神家园。如今,崇福道院又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千年中将自身发展与道教复兴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实现紧紧结合在一起,为百姓幸福、国家强盛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实践证明,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正是牢记初心使命,使得党的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能够落脚、出发、再开拓,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6.
杨威 《美与时代》2013,(11):67-6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热烈反响。作为高校辅导员,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个职业的“中国梦”该如何实现。笔者从高校辅导员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出发,从政治素质、学习精神、乐于奉献、持续创新等角度阐释如何实现高校辅导员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初夏时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召开“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就是要弘扬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抵制造成恶劣影响的宗教极端思想,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正确理解伊斯兰教真精神,消除误解,化解偏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倡导全国各族穆斯林继承和发扬中国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坚守中道,远离极端,与全国各民族同胞一道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国富民强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是所有国家努力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只有国家富强、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举国齐心协力,才能抵御外寇,不受侵略和欺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凝心聚力的重大意义。其中"富强"居于国家层面的首位。富强即国富民强,既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这同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近2亿信教群众,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是国家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建设者。他们在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与不信教公民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中国宗教故事就是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