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虹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34-134
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课本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及教学活动三方面予以开放,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对话”“交往”,实现“四变”。  相似文献   

3.
方海清 《美与时代》2014,(11):57-57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固定的、相对简单的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和丰富多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有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原来不受关注的城市开放空间也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设计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仅仅是令人愉悦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4.
采用Levinson的旋转实验,考察了智障儿童在空间任务中参考框架的选择。结果发现:(1)在非言语的空间操作任务中,智障儿童倾向于选择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相对参考框架;(2)智障儿童的空间参考框架的选择倾向主要由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我中心倾向以及习惯空间术语的影响导致。  相似文献   

5.
使用空间观点采择任务,探究7~11岁儿童的空间观点采择的自动性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在他人任务中,正确率随着角度的增长而减小;(2)在自我任务中,相比于空间关系不一致时,一致时的正确率更高,且反向的一致性效应出现在150°~180°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项空间观点采择任务对儿童有效;7~9岁的儿童可以自动进行空间转换;11岁的儿童可以自动进行需要判断左右位置的空间观点采择。本研究首次证明,11岁是儿童自动进行需要判断左右位置的空间观点采择的相对年龄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手段。21世纪,高科技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中国的艺术教育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一跃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类专业也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比较热门的专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出现的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脱离等问题进行阐述,强调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7.
选取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458名,比较了两类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数困儿童,二者空间视觉化能力均优于空间定向能力;(2)正常儿童与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二者不同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点不同;(3)单纯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混合数困儿童,后者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滞后;(4)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量为26.17%,数困儿童为28.43%。  相似文献   

8.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提高参与质量,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已知和未知,联通数学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创设什么样的学习情境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及其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的空间再定向指的是迷失方向的儿童在空间中重新确定自己方位并找回被藏物体的能力。儿童的这一能力与某些低等哺乳动物(如大鼠)相似,都只能利用空间环境所构成的几何信息,不能利用非几何信息来再定向。几何模块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儿童与低等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里存在几何模块。然而,众多研究对这种简单化的观点提出了异议。针对这些异议,几何模块论又进行了新的修订  相似文献   

11.
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2002,34(6):59-63
研究了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 ,同时 ,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 7岁、9岁、11岁儿童各 2 4名 ,男女各半。 4种实验任务分别为三前提单模型、三前提双模型、四前提单模型和四前提双模型。采用个别实验 ,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 :(1)从小学 7岁到 11岁 ,儿童的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明显提高 ,7岁儿童初步形成了一维空间方位推理能力 ,9岁和 11岁基本具有了这种能力 ;(2 )随着年龄增长 ,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 ,绝大部分 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 ,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 ,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  相似文献   

12.
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鸿燕  方格  翁旭初 《心理学报》2004,36(2):174-178
研究了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同时,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7岁、9岁、11岁儿童各24名,男女各半。单模型和双模型两种实验任务均为四前提。采用个别实验,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1)7岁儿童开始萌发了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9岁儿童和11岁儿童的推理能力处于发展和提高过程中;(2)随着年龄增长,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绝大部分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3)即使儿童能自发生成模型建构策略,儿童在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中使用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而构建高效课堂将是新的历史时期教师追求的永恒话题。那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鉴于初中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如果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能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大大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来运用电教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杨柳青 《美与时代》2013,(11):89-89
通过课程环节的设计,重视学生在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中审美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外延概念;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构建与之相应的时空,并在这一时空里填充音乐实物(包括代表人物、代表乐器、音乐思想等)。  相似文献   

16.
“三三一教学”是我校在适性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秉承着“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综合了我校适性教育研究的成果,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内涵可以解读为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7.
空间再定向是指迷失方向的个体在空间中重新确定自己方位并找回迷失方向前丢失或被隐藏物体的能力.几何模块理论、适应性结合理论和视觉图像匹配理论都能够对儿童空间再定向做出一定解释,但三者之间互不相容,并存在局限:解释不了语言对整合几何和非几何信息的影响、环境空间大小和参照系选择对再定向的影响以及空间再定向中性别差异的现象.今后研究应注意实验的生态效应、空间条件的规则性、几何信息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以及对三个理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届国际城市景观奖的获奖作品——德国慕尼黑的Riemer公园的设计,由建筑师、景观建筑师、规划师、社会学者和技术专家一起共同努力把幸福与和谐的生活重新带回了城市,并表现出了其个性与创造力,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瑜  何达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35-135
新教育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测,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2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托班幼儿虽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语言的组织和连贯性较差.在学前阶段,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笔者本学期通过语言故事教学的策略课题研究和学习发现,在托班实施故事教学时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