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末清初,洞宗第三十四代高僧天然禅师以佛家因缘、文人慧业和遗民情怀在岭南聚集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诗僧群体,以群体诗歌活动推动了岭南诗歌的繁荣。以海云寺为核心的寺庙群形成的文化空间,深刻影响了海云诗派的题材范围和风格特征;海云诗僧诗文集及其序文的刊刻流传,为海云子弟和同道提供了创作和批评的范本,指引人们理解和接受海云诗派,成为了海云诗派传承的最好载体。  相似文献   

2.
王志清 《学海》2002,(4):172-176
盛唐山水诗派和山水诗的高潮 ,与盛唐诗人的自然生态观有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盛唐山水文化群落的生成 ,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诗人自身对自然的认识。什么样的认识决定了诗人与自然结为什么样的关系 ,而什么样的关系则形成诗人在山水自然中处以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以山水为性情 ,而又以性情为山水 ,没有哪一个朝代和时期的人在处理与山水的关系上有盛唐人那么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江西诗派中,祖可和善权是两个著名的庐山诗僧,他们的诗歌都以学习黄庭坚为基础,但形成的风格并不相同:大致说来,祖可的诗比较自然,善权的诗更加雄奇。  相似文献   

4.
曹辛之是"九叶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其早期诗歌深受闻一多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后期诗歌则偏向于现实主义风格,即以政治抒情为主,理想主义为辅,且略带讽刺意味。曹辛之在诗歌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自身经历和自我心灵,使其诗歌艺术具有特殊的气质。  相似文献   

5.
王维笔下的自然环境表现为一个自在与和谐的生态体系,自然的山水充满禅意。山水田园诗歌发展到盛唐时代,出现了一个异常华彩的时期,这一时期,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亲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美学是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的学科,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原则。在用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6.
北宗禅“看心看净”的主张受到神会等人的批评,但在盛中唐却颇为流行。王孟诗派及大历诗人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渲染寂静深幽的境界,表现了北宗凝心入定的禅观。当然,他们也有不少反映南宗禅观的作品。这说明南宗禅和北宗禅对他们的诗歌创作都有很深的影响。深谙这一点才能准确把握王孟诗派及大历诗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7.
北宋后期蜀地诗人唐庚(1071-1121)生于眉州丹棱,是前辈苏轼的小同乡,其诗文创作代表了他所处时代蜀地文人的最高水平。身处北宋后期的唐庚,既没有为当时诗坛主流——江西诗派的诗学理论所笼罩,也没有模仿苏轼流畅自然的创作方式,而是保持了自己独立的创作风格。其七言律诗在与宋诗细腻时风保持不即不离的状态下,又隐隐同唐诗的疏阔风格相呼应,令后人在评价其诗歌创作成就时往往大相径庭。为了更加接近历史真相,客观评估唐庚七律的艺术特色与价值,从唐、宋两代诗风的对比和承接的视角,在参照前人评议的前提下,去详解具体文本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范新阳 《学海》2015,(4):204-210
韩愈和孟郊在联句时获得的经验和形成的诗风,对其个人创作影响明显,韩孟联句接受史的起点正是韩孟自身。后世对韩孟联句的注解,尤其是宋、清两代注本,彰显了韩孟联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学问化倾向,在韩孟联句接受史上其作用无可替代;而诗论家和选本则凸出了《城南联句》和《斗鸡联句》的代表作地位。历代对韩孟联句的追慕与效仿,逐渐固定了韩孟联句诸如五言古体、长篇铺叙、求僻字、造奇句的诗体特征;其群体性接受行为的背后,往往表现为对韩孟金石之交的追慕;清代出现韩孟联句接受的高潮,与朴学风和宋诗派的兴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武术文化,少林功夫是在中国佛教文化背景下中国武术与禅宗心地法门经过长期和合而成的、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以武演禅为表现形式,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体系。同时,少林功夫也体现了鲜明的禅道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过程中最为耀眼的"软实力"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天主教第八次代表会议成功召开为标志,中国天主教爱国爱教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前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天主的眷顾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中华民族处在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孔子创立的儒学解释学之核心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儒学解释学深处跃动着一种由孔子初步创立的核心精神。它是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国儒学核心精神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儒学解释学发生发展的动力、方向、功能和规律。本文以考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先导,具体分析了儒学解释学核心精神的形成与功用,特别是它所包括的“以经为寄的使命精神”、“以述为作的创造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话语体系是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中国古代以"民"为核心的"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话语体系,不仅对于稳定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近代以来,毛泽东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中国现实出发,变革了以"民"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形成了以"人民"为核心的"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的话语体系。话语核心的转变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意义表达,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步前进。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与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步前进。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与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数学在中国古代逻辑特别是墨家逻辑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推理体系,即:以"以类合类"为基本方法,以"类"和"分类"为核心成分,以"推类"为主导推理形式。正是由于这一推理体系,使得中国传统数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逻辑不是阻碍了中国传统数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数学所蕴含的逻辑方法并不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郑小强 《美与时代》2013,(12):41-41
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新兴木刻,适应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以鲜明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宣传革命、批判现实、同情关注劳苦大众,成为中国革命的尖兵利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造就了大批优秀版画艺术家,创作出大批经典版画作品,实现了中国版画的“民族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框架效应认知加工的脑半球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框架效应是行为决策中的经典"异像"。以往研究大多以亚洲疾病问题为决策情景,以学生为被试,本研究改变该做法。在中国背景下,以有工作经验的被试为样本,以创业风险决策为情景,通过被试者间设计的实验室实验,研究探讨了框架效应的大脑半球定位。结果表明,右脑激活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框架效应,与此相应的,倾向以整体/启发式思维的个体更易出现框架效应。文章还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全球史观"考察了佛教在世界各地传播、发展的普遍性与地域特征。特别是以中国佛教的禅宗与活佛转世制度为个案,深入剖析了佛教在中国境遇下本土化的典型史实,并以此尝试探讨研究佛教的全球视角与地域化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牧长的带领下,中国基督教致力于教会的整体建设,遵循圣经教导,为上帝做出了美好见证。中国教会不仅赢得了普世教会的尊重,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在圣灵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投入到加强教会自身建设、践行基督教社会责任的使命中。30多年来,中国教会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