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自从升入大学开始,由于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抑郁、失眠、自我封闭。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不良的行为模式,积极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使其人格得到了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来访者是一名重点大学大二学生,自从升入大学开始,由于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加上现实与自我期望的落差太大,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抑郁、失眠、自我封闭,甚至流露过轻生的念头。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矫正相结合,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积极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人格得到了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金洪源教授研发的一项新的较规范化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位学生干部的学习分心问题进行临床干预的过程。通过补充新知识并且纠正来访者头脑中的非理性知识,用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代替旧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同时教会来访者运用元认知进行自我干预,在短期内解决了来访者的学习分心问题。事实表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快速且高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一例用沙盘游戏疗法为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来访者提供"自由且受保护的空间",使来访者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没有任何顾虑地尽情释放内心冲突与不良情绪,进行自我探索,从而促进自我整合力量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即将满刑的服刑男犯的心理咨询过程,以焦虑情绪引起的问题为线索,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情绪背后的人格、社会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冲突问题,采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识别固有的不良认知过程,纠正错误观念,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认知重构,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以适应改造环境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中学生由于转学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了详细报告,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等情绪产生。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主要通过排解负性情绪、纠正认知偏差等过程让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11岁选择性缄默症女孩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洁  张日昇 《心理科学》2008,31(1):126-132
采用箱庭疗法对11岁选择性缄默症女孩进行心理治疗的小M研究.经过18次个体箱庭和4次家庭箱庭治疗,来访者的箱庭作品由贫瘠、单调逐渐向丰富、多样转化,由孤立、静止走向开放、动态,自我力量逐步增强.来访者的学校适应、亲子关系也发生了积极改变.箱庭治疗使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由创伤走向治愈.  相似文献   

8.
杨明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13-216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是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帮助一个大学生摆脱心理痛苦的案例出发,介绍了心理咨询的一些方法、过程和技巧。特别强调了心理咨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分析来访者所遭遇的负性事件,又要把握来访者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诸多因素。在治疗方面,既强调发挥来访者自我潜力的重要性,又要重视来访者家庭支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针对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案例,首先用系统脱敏疗法缓解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恐惧情绪,并帮助其尝试接受现状。接着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改变来访者对自身状况的负性看法,寻找其正向资源,并找到改变的突破口。通过六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情绪有改善,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信心并敢于尝试,自我评价比咨询前积极,达到了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来访者晓月,大一女生,高三时,在语文课上由于没有专心听讲,没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自己满脸通红,感到无所适从,后来发展到害怕与人交往,内心非常痛苦,不想出门见人。本文经过该求助者病情的具体分析,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综合使用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对来访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解释,促使来访者树立合理的信念,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帮助来访者逐渐克服社交恐惧障碍,咨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玫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230-235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的一个完整过程,以一个适应不良引起的情绪问题为例,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抑郁情绪背后的人格、适应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学习用新的方式来体验生活,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及人们建立良好的互动。最后,通过来访者自己负责任的自我探索,使自己的心理状况及行为模式取得许多积极的改变。该案例报告分为八大部分:一、一般资料;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四、评估与诊断;五、咨询目标的确立;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七、咨询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2.
回归内在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与康复的重要机制.很适合在中国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回归内在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与康复的重要机制。很适合在中国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来访者是一名大三女生,因爷爷去世受到心理创伤,出现闯入、回避和高警觉等创伤后的症状。首先通过摄入性会谈和心理测量,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然后采用存在—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对来访者进行干预,减轻并逐步消除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促进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咨询后,来访者的创伤后症状基本消除,情绪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来访者动机: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访者动机是影响行为改变和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是贯穿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的关键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DT)是关于动机行为的一种宽泛理论,将动机看成一个随自主水平变化的连续体,认为来访者自主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并强调治疗师的自主支持对来访者参与和坚持改变的重要性;动机访谈(MI)则是在成瘾行为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技术和策略,遵循来访者中心的原则激发和增强来访者动机。在健康行为领域两种治疗模型有不同的起点、焦点和发展路径,研究者却发现两者可以系统而有机地整合,促进了有实证支持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来访者-治疗方法匹配认为不同的来访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受循证心理治疗思潮影响,匹配有三种思路:根据来访者问题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来访者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心理特征、文化、偏好等选择治疗方法,依据来访者心理特征选择治疗风格。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梳理来访者特征变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评价指标,转换研究范式,将研究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帮助来访者实现个别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在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中,由于彩色的图画比单色的铅笔画更能够反映来访者绘画时的情绪状态和潜在的人格特征,因此,研究分析来访者在绘画前对色笔的选择以及在绘画过程中对各种色彩的具体运用,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来访者个人情绪与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对来访者作出较为全面而有效的心理评估与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介绍了1例服刑人员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周围的服刑人员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在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决定根据心理分析学的情结理论采用剧本图示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征得来访者同意制定了咨询方案,经过几次咨询和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在看到他人由于紧张出现口误、肢体颤抖时,脑中突然浮现自己昔日相似经历,且挥之不去,进而感受痛苦,影响生活学习。本文通过对来访者的症状评估、鉴别诊断、病因分析,制定了咨询方案,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情绪,改变错误认知,较好地实现了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并致力于促使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心理诊断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问题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环节。但是,当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做出了综合评估后,是不是必须要对来访者给出一个“你是什么什么问题”,或者“是什么什么症”的“说法”呢?但这种做法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相反,现实中的“说法”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都造成了一系列的困扰和问题。因此,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应该去掉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