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的热点问题,美术教育具有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特殊作用,因而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美术教育审美活动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价值观的作用。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美术教育活动,为审美教育提供新的发展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美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美术教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美术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高校美术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其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要将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到高校美术教学的始终,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文章简单分析了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内涵以及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并且在国内大范围开展,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变。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当中,对于学生个性以及自主性的培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应当适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美术教育占据关键地位,对学生人格塑造与审美意识能力的强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其发展的重要时期,塑造性极强,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推动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将美术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具备美的意识以及想法,使其未来的生活中更具艺术性。基于此,文章将审美艺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措施,希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总结蛋雕艺术的工艺种类和艺术特色,分析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蛋雕艺术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将蛋雕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是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现高校教学特色,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是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美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分析美术教育的作用,提出了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术是学校美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当代学生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基于此,阐述高等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高等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目标与定位的准确,高职人才培养走入了误区,即社会需要的就是要培养的,而例如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学生软实力在高职教育中体现不多,尤其是在高职美术教育中。针对这样的困境,分析高职美术教育中自身蕴含的人文精神,详细探讨了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中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使美术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得以体现。运用美术教育的艺术美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以审美要求引领学生的人格美的树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杨晓坤 《美与时代》2007,(8):115-116
高校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专业的必修学科.当前,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与社会实践及人才需求相脱离等问题.怎样运用更活跃、更具创造力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营造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环境,为我国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美术实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美术教育在不同时期、各个地区发挥的作用良莠不齐。由于杭州市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层及教师、家长等的重视,新课改在此地区发展深入,杭州市美术教育发展较快,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较高,从而形成了较高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被冲淡,而且教材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发挥不了培养审美文化素养,传授审美文化精神的作用,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绘画内容的份量比构成及工艺美术设计的内容份量多。必须更新,改变这种面貌,从美术课等于绘画课的观念中走出来,让基础美术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加强构成及工艺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被冲淡,而且教材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发挥不了培养审美文化素养,传授审美文化精神的作用,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绘画内容的份量比构成及工艺美术设计的内容份量多。必须更新,改变这种面貌,从美术课等于绘画课的观念中走出来,让基础美术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加强构成及工艺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美术鉴赏课作为主要的公共课程之一,其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等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集中体现,对其的继承、延续、发展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探讨在继承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美术教育结合的可行性方案——美术兴趣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音乐这类艺术课程实现的。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的。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之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其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信息传递与呈现作用,因此其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相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来推动,现代教育应该多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潜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段,高师美术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指导小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及教育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小学美术教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除了对文化水平的教育,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被家长们重视起来。为了培养孩子的全面才能的发展,美术的教育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美术学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素质教育,这就涉及到了备受关注的审美素质教育,新的美术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对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无论是中小学美术课还是一些高等院校的美术课,基本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这种教育模式其实与我国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存在很大的偏差。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不是单一性的绘画技能训练,而是通过美术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及自我发展能力等非技能性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的美术教育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来阐述一下美术教育的非技能性目的:一、美术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门类,其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以美为对象,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形成人正确的审美观;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蔡元培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一、审美教育的必要性1、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承担着从感觉——知觉——情感——分析——判断——表现全方位的审美的教育,是提高人认识美、辨别美、表现美的基本途径,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