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教育方法模式化、家长观念程式化、教育环境僵硬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结合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尊重儿童独立个性的发展,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育体系,从而适应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尊重平等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梭在18世纪最先提到儿童教育中的尊重和平等对待原则,以后蒙台梭利和杜威把这些原则付诸实施,逐渐形成当代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思想.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缺乏尊重与平等,制约了我国教育改革.尊重平等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包括弗洛伊德、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以及笔者提出的两颗种子的观点.过去10年间,笔者在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过程中,提出了一套实施尊重平等教育的具体方法,在全国近200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进行实验,取得明显效果.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教师树立尊重平等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尊重平等;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态度的培养;德育的自我-他人模式;加强外控,引导内控;激趣、启思、导疑的教育原则;加强对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教师的前尊重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特殊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弹性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特殊儿童的心理弹性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学习障碍儿童、身体功能障碍、情绪或行为问题儿童等特殊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厘清其研究框架及问题范畴,寻找和明确促进儿童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及危险因素,并据此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特殊儿童的弹性发展之策略,以期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家庭教育在儿童行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儿童的自理行为和品行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应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方法如合同法、隔离法等能有效地帮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自理行为和品行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5.
解军 《心理科学》2001,24(5):634-635
依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在对儿童个体发展起作用的遗传、环境、教育等三个方面中,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学前时期和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刚刚开始发展,生理机能发育没有定型,外界对儿童的身心成长影响极大,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极其重大。这两方面教育适当与否就会看到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如何。所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必须首先从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村4-6岁幼儿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国彬  范存仁 《心理科学》1993,16(6):333-337,368
本文研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4—6岁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要求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分别对儿童的性格特点评分,并要求家长对家庭教育方式评分。结果表明,儿童的一些优良性格品质与父母的某些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在调查的性格特征上,没有发现独生与非独生予女之间有明显差别;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评分之间有高度相关,说明本调查信度是高的。  相似文献   

7.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但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200名1—10岁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探讨其家庭教育观念的一般特点。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儿童的家长均把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心以及学校对孩子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看作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遗传和环境都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方面,发展的决定因素不同;在对儿童的培养方向上存在性别差异。本文还讨论了父母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在一起的一个集体,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孩子一出生就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着,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的一切教育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教育才得以实现,这是由情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时期,家庭给予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以后接受其他类型教育以及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因此作为家长应为孩子负责,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很多家庭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至于媒体上的负面报道时有发生。其实,科学的家庭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逐一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通过《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表》,了解幼儿园中班孩子家庭教育的情况,以其使幼轩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素质教育,使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贫困儿童弹性发展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后基于处境不利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并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贫困儿童的弹性发展与社会干预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与贫困相关的风险累积作用对个体的适应性影响最大,严重妨碍儿童健康发展。这些发现有助于政府制订儿童社会政策以及贫困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对提高人口素质,消除社会贫困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2.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般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和标志之一。研究创造力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找到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从而尽可能地挖掘人类的创造潜能。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的研究多数从外部入手,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等,而忽视儿童内部心理因素的研究。创造力是蕴藏在儿童身上的“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离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心理发展。本试图分析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心理阻力,以达到充分开发其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颜之推(公元531~590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晚年所著《颜氏家训》是留传至今的主要著作,是“产生于六世纪的一部教育史和学术名著””,也是“魏晋南北朝门第教育的产物”o。颜之推的一生虽未介入教育活动,但其教育思想尤其是家教伦理思想是颇具辩证性的,这些思想不仅对古代土大夫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尤其家庭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因此,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对颜之推的教育伦理思想尤其是家教伦理思想进行探讨,尤具现实意义。一、颜之推家教伦理思想的两个基本出发点颜…  相似文献   

14.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85,18(2):32-41
本研究是通过对儿童类比推理发展水平的探讨,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思维这一方面有无差异,并分析儿童类比推理的发展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关系。 研究对象是400名3—6岁儿童,分四个年龄组,每年龄组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各半,或按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该年龄中的比例选择一定的数量。 研究结果表明:3—6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三种类比推理的平均成绩及发展水平,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同为独生或非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家庭教育条件下,类比推理的成绩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多种相互联系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因素,对儿童智力的发展起着连接的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5岁至3.5岁为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年龄,了解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家庭教育倾向,有利于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背景,以便巩固发展家庭中的良好教育,培养、训练家庭教育中忽视的幼儿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儿童逻辑关系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踪研究和横断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7岁、9岁和12岁儿童的逻辑关系认知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儿童的认知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项目间差异很大,而且不同实验项目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儿童间的个别差异也很大,这主要与儿童的家庭教育程度以及城市与郊区不同学校教育条件等因素有关,并且儿童的逻辑关系认知能力与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儿童的智力水平有很高的相关。另外儿童的物理逻辑认知并非都按固定不变的顺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儿童发展和家庭教育领域内,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一般指对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作用和规律的探讨与调查分析,该类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家庭交往,以及家庭教育的实质与效果,及其对儿童各方面成长的影响作用。我国近年来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使传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激励着有关研究者的深入探讨。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的模式结构也日趋复杂。本文在博览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亲子关系研究的各类模式加以概括与分析,旨在揭示各类模式的特点与利弊,为广大研究者改进家庭关系研究的漠式与方法,提供某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强 《心理科学》2008,31(2):483-486
本研究通过比较采用不同教育方式的蒙氏组和普通组4~6岁三个年龄段的180名温州地区幼儿园儿童数认知能力以探查蒙特梭利教育方式对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数的认知成绩都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2)3种不同的认知条件下,采用蒙氏教育法的幼儿认知成绩均优于同年龄阶段普通教育方法下的幼儿;(3)蒙氏组的解题水平均优于普通组;研究结果为蒙特梭利教育方式在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是否值得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教子》的家庭教育心理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榕 《心理科学》1998,21(4):369-370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教专著,为南北朝时期“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颜之推所著,其内容涉及教育、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以家庭教育的论述为重点,对我国传统家教影响很大,古人评价“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本家训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几乎每一本教育史都要谈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如毛礼锐、沈灌群的《中国教育通史》、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等都把它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心理学领域,吴凤岗的《中国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就对《颜氏家训》有所阐述;在杨鑫辉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中,也专…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生命力,当今世界,谁拥有蓬勃的创新力谁就能获得更快速的发展,就能领先世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全社会都应充分重视学前儿童创新能力教育,做好学前儿童创新能力培养。学前儿童创新能力培养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学前儿童创新能力培养,树立培养学前儿童创新能力思想;(2)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3)改革课程内容,融入创新课程教学;(4)营造良好家庭教育,促进儿童的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