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本课堂倡导在教学中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首要责任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借助一种外界的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运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铁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33-133
我们学校实施的“以教导学”框架下的多模式高效课堂,其核心是以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既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又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实现真正的务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也加入了课改的行列。我校制定了“学案导学”来带动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以“自主课一展示课一训练课”的教学模式来推动教学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讲、学生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整个课堂,教师的“教”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学生常常是观众,他们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没有目标方向、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成功体验,有的更多只是疲劳、应付和厌倦。在新的课堂模式中,我们教师要真正把思想转变过来、把我们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甚至要从讲台上退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上好一节课,就我个人教学实践来说,也曾碰到很多困惑,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学生围绕某一议题,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通过信息的多向交流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垄断者,学生则因为知识的不完备而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为本,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师生的平等参与和探究。讨论式教学因其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体现,有师生平等交流、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等特点,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实际运用过程中,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则因为运用不当,使之成为教学中的“花架子”,甚至适得其反。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有感触,现对此谈谈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犹如旱后甘霖,滋润教坛。新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霸权,教师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因此,在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是充分地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的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汪永奇 《美与时代》2013,(11):75-7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能力,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我们借鉴和吸收当前先进课堂模式的优点,以“学生第一”为指导思想,创建“六学”高效课堂模式,变高效的“教”为高效的“学”,彻底进行课堂重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一.核心问题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问题为任务,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让学生有效参与和体验课堂,首先要分析学生情况和教材,恰当设计好“核心问题”,或称“核心任务”,即本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核心任务应渗透恰当的教学三维目标且要表述准确,言简意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  相似文献   

9.
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学生通过体验去认识事物。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地方。教师在其推进的多种可能性过程中要能体现对教学过程的高超把握,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真正唤醒学  相似文献   

10.
一、模式变化,让思路“新”起来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执行教案为手段,以达到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按部就班,教学就是“你讲我听”,干篇一律,呆板乏味,枯索无味。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僵化,模式陈旧,以致课堂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11.
一、对“三疑课堂”的理解 “三疑课堂导学”,是指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学、同伴互动的习惯,以及质疑探究的精神。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由“苦教”向“乐学”转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局倡导我们构建“自主学习,愉悦课堂”,我的理解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自愿自觉的学习,让课堂散发人性的光辉,课堂由“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愉悦体验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思路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回答准确,便被称为一节好课。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欲太强,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是教师设计好的,学生没有自己真正的动脑思考,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那学生又怎样建立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又怎样能提高学习能力呢?一节课只有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才使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被动填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相似文献   

15.
汪英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53-153
“生成”是新课程教学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课堂是动态的,是鲜活的,是情景化的,也是富有个性的。课堂上怎样才能有生成呢?清代学者有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使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课堂生成。几年来参加“疑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促进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16.
试论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湘 《心理科学》2003,26(5):958-959
在学科教育中 ,课堂教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要通过课堂来实现 ;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样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映 ,可以说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从目前情况看 ,课堂教学状况远不能令人满意 ,与其应有的作用相距甚远 ,如何才能使课堂成为培养“人”的场所 ,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 ?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在这个“心理场”中 ,虽然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从不…  相似文献   

17.
陈瑜  何达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35-135
新教育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测,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知识的全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内外多讨论、多交流、多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杨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5):157-157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行为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如何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遵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又反映生物学特色和实际,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理念的教学模式就成为课改的关键。通过自己一年多来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摸索,“引导——探究”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较能体现新课程四大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够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堂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指导学生组织学习活动。但我们常常发现,好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谈谈笔者自己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