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景 《法音》2020,(2):70-73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印文化交流中,1924年泰戈尔访华是个分水岭,之前去往印度的人非常之少。许丹(许季上)和万慧法师是这少数人中的翘楚。薛克翘先生在《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一书中提到,1928年之前去过印度的中国人有曾圣提与许季上两人。许季上作为学者是1919年去的印度。许季上作为鲁迅在书信中经常提及的人物,其印度之行值得关注。需要补充的是,许季上去印度的时间不是1919年,而是1920年。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但其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3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11.67%,基督教徒2.32%,锡克教徒1.99%,佛教徒0.77%,耆那教徒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祅教、犹太教等。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它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成员,与印度教一起构成印度文化的基石和主体。…  相似文献   

3.
印度掠影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 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1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占11.67%,基督教徒占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祆教、犹太教等。这表明,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他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组…  相似文献   

4.
了解一点印度佛教的人都知道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他的帝国版图一度扩及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阿育王是公元前三世纪时的人,他为我们今天的人,尤其是为今天的佛教徒称道,主要因为他大力扶持佛教的行为,还因为他在位时,曾经以施行人道和仁政的统治形式,宽容的宗教政策造成了印度次大陆的文化繁荣。他  相似文献   

5.
事件回放:印度教派冲突不断 月27日上午,一列载有75名印度教徒的 火车在古吉拉特邦的戈特拉镇遭遇袭击,造成58人丧生,43人严重灼伤,遇难者全是印度民族主义团体“世界印度教大会”的成员。他们刚刚在阿约提亚参加完一场重建罗摩庙的集会。事件发生后,印度教徒采取报复行动,从而导致了蔓延整个古吉拉特地区的严重的教派冲突,在这次冲突中死亡的人数超过了800人,财产损失无数。这次冲突实际上是10年前 “阿约提亚寺-庙”之争的继续。阿约迪亚是印度北方一座城市,这里曾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巴布里清真寺。印度教徒认为,该清…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印度大陆是其西北方诸民族进攻掠取的对象。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等用武力征服了印度次大陆的土著居民。有着较高发展程度的外部入侵者一次次改变着当地原有民族的命运,同时也造就了当今印度次大陆特有的社会面貌——信仰复杂,教派  相似文献   

7.
从教徒的人数上来看,印度教可谓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据1991年大英百科年鉴统计,印度教徒有7亿多人,约占全世界总人口52.9亿的百分之十三以上,仅次于基督教徒(17亿多)和伊斯兰教徒(9亿多),但多于佛教徒(3亿多)。在尼泊尔,印度教被奉为国教,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在印度,印度教属第一大宗教,其信徒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根据1981年印度政府人口普查的结果,印度教徒为5.5亿,约占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现今的印度教徒早已超过7亿大关。广大的印度教徒遍布于印度的各个地区,有的邦百分九十以上的居民崇信此教。印度教徒最多的邦为北方邦,高达9千2百万人;  相似文献   

8.
点粪成金     
他出生在印度恰尔肯德邦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传统的印度教把牛视为神,拥有几头牛,足可以使家族成员俯视那些家里没有牛的人。所以,在印度,即使再穷的人,一旦有了点儿积蓄,想到的大多是先养牛。他从小就在牛群中长大,但那仅仅是帮别人放牛。长大后,他  相似文献   

9.
恩惠 《天风》2011,(3):61-61
印度1月14日晚发生严重踩踏事件。警方15日说,踩踏事件已造成至少104人死亡,另有50人受伤。相关数据显示,这是2008年以来,印度发生的第173起重大踩踏事件。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说的“印度教” (Hinduism)一词 ,并不是印度人本身对自己宗教信仰的称呼 ,而是近代西方人进入印度后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一种称谓。现在 ,“Hinduism”这个词被各国学者所接受 ,用来特指南亚印度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以区别于佛教、伊斯兰教和耆那教等。“Hinduism”一词 ,起源于古波斯文“Hindu” ,它是由梵文“Sindhu”演化而来的。古代印度和波斯在地理上相距很近 ,两个民族很早就有交往。我们知道 ,古印度人称印度河为“Sindhu” ,但是波斯人在发音上习惯于把“S”读成“…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水资源的短缺是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我渴了”这句话据说是耶稣被上钉十字架时所说的。前不久的印度之行让我更深刻地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其实,人岂止因缺水而渴呢?当今社会,人们心灵的干渴以及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匮乏而导致的精神干渴,正是教会和社会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一块神奇的土地──印度!印度的宗教非常复杂,80%的人信奉印度教,20%的人则信奉基督教、回教、锡克教、耆那教、佛教(令我们惊讶的是,佛教的发源地居然少有信佛教的人)、拜火教。印度教…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但其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3年  相似文献   

13.
印度伦理学     
Ⅰ人、神、人生的四个目的我所谓的印度伦理学,是指在哲学、宗教和文化的整个印度传统中所阐明的伦理观点;这个传统代表着《吠陀》、《奥义书》、《薄伽梵歌》,并包括耆那教和佛教在内的古典印度哲学流派。本文打算既从实践上又从理论上来考察印度伦理学的、可称之为“精神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同时,还将当代印度伦理思想作为传统印度伦理学的  相似文献   

14.
印度,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那么神秘、陌生。我对印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泰姬陵和电影《流浪者》上。在真主的默助下,去年底,我作为云南省教育代表团的成员之一,有幸访问了印度。可以说印度之行是我海外旅行中最难以忘怀的。 伊斯兰教在印度,曾一度贵为国教,现在仍然是印度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口达一亿多,他们 大多数人居住在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安得拉邦等地。14世纪初,穆斯林几乎统治着整个印度。使许多印度教徒和其他教徒,纷纷皈信伊斯兰教。印度教是多神教,而伊斯兰教是认主独一。印度教奉行种姓制度,认为人生是不平等的,而伊斯兰教则提倡: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主张所有穆斯林都是兄弟。印度教徒相信轮回转世,而穆斯林相信世界末日的审判。穆斯林有吃  相似文献   

15.
S.C.克劳福德(Crawford)著《印度伦理思想的发展》一书比较适时而清晰,然而内容不够充实。最后一章“印度伦理思想概要和简评”是其精华所在。这章结论就象是一篇绪论,深刻而细致地统观了包括人生目的、人生各阶段的责任、种姓责任以及一切人应尽的责任的印度伦理学。作者把伦理学分成客观责任伦理学、主观美德伦理学,以及一种超越的人生,这种超越的人生并不是有意追求德行,但又从不背离道德方向。他根据印度人的思想,有  相似文献   

16.
印度的宗教五花八门 ,思想错综复杂。印度宗教思想的形成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阿特曼”作为印度思想信仰的一种 ,是奠定印度有神论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是确立印度人具有不同于其他东方民族的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思想来源。它既是宗教的立宗之本 ,也是哲学交锋的焦点所在。历史上除了顺世论及佛教等少数几种宗教哲学外 ,几乎所有的印度宗教或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承认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潜存不灭、绝对永恒的精神实体———“阿特曼”。古往今来 ,印度的思想界斗争异常激烈 ,人们对“阿特曼”的认识 ,总…  相似文献   

17.
朱感恩 《天风》2003,(11):20-21
印度修女德兰是世界上获得各种重要奖项最多的人之一,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她是一个矮小瘦弱的人,腰弯背驼,浑身疾病,却被称为“印度之星”、“慈悲天使”,她的爱心行动给予数百万陷于痛苦和绝望中的人以喜乐和希望,她的一生使世界多了一点爱,多了一点光。  相似文献   

18.
上帝的宠儿     
残疾和伤痕,也有另一种解读,可以说成是厄运,也可以说成是上帝的恩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暴自弃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奋发图强的契机。辛格尔是当今印度最为著名的软件开发商。在印度,他是软件开发的代名词,也是财富的代名词,同时也以热衷慈善和教育事业为社会尊重。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人1757年征服印度后,为了有效实行殖民统治,颁布了很多法规。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规管法案》,首次规定设立印度总督职位,沃伦·黑斯廷斯成为首任总督。黑斯廷斯做了印度总督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印度的蛇太多了。走在路上,草丛里会忽然窜出一条蛇;坐在船上,水中会忽然冒出一条蛇;甚至上厕所,门框上有时会爬着一条蛇。黑斯廷斯手下的人经常受  相似文献   

20.
张海沙 《法音》2008,(8):14-18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南宗禅在中唐时已成天下流布之势。禅宗标明自己是教外别传,从印度传到中土来并非是通过典籍的承载,而是以心传心——禅宗的传宗是在人与人之间完成的。从印度到中土,禅门推出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菩提达摩。他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