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没有美好的憧憬是可悲的。然而。如若把憧憬化解为无休止地期待,这幢憬也就变成了绞索,使人生失却了构成生活要素的每日的洒脱,丧失了构成人生姿态的每时每刻的目如.则是更大的可悲。不如把人生的憧憬视作一种富于弹性和回旋余地的牵引力,使人生该拼搏的时候拼搏.该小憩的时候小憩。拼就拼出个名堂,歇就歇出个模样儿。要使人生获得完全的感受.既有精神的追求,又不失肉体的欢娱,让紧张与松驰搭伴.让劳苦与享乐相陪.使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人生的主体,而不是人生的陪衬、祭坛或牺牲,将期待化为现实的操作,有价值的践履。而…  相似文献   

2.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3.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而追求幸福,应该是普遍的真理吧。但人们往往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那幸福一开始也被错误地定义为"我的快乐以及我的幸福"。但不幸的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独享的快乐与幸福。快乐与幸福,绝不是仅仅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没有朋友分享的快乐,没有家人共  相似文献   

5.
“人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处于中心地位的无非是两个问题,即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人的本质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人的价值主要回答人生的意义,这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古代阿拉伯哲学并没有自觉地、系统地把人的问题区分为这两个方面,但阿拉伯哲学家只要论述人的问题,仍然是围绕着这两个中心问题展开的。阿拉伯哲学从其产生、发展就深受希腊哲学、东方古波斯、印度哲学的影响,因而,它的“人论”思想,也同时具备东西方的特点。一般说来,古代东方哲学着重探讨人生的意义,具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  相似文献   

6.
情感与人生:伦理学视野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情感的动物.人的情感是以本能和欲望为基础,受理智影响和控制的心理感受.人的情感是一个多彩的、复杂的天空,存在着性质、广度、深度和强度的区别.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可以根据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从是否健康、是否丰富、是否持久、是否高尚、是否美好五个维度对人的情感进行价值审视.这五个维度也是情感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的五条标准,其中是否健康是底线标准,规定着情感的好坏善恶性质.情感对人生有全面、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可以成为人生幸福的源泉,也可以成为人生痛苦的渊薮.情感需要理智的合理导向和控制,理智与情感以更好生存为取向实现和谐,才会有完整意义上的真正人生,才有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一、人生与目标 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都是有理想、有目标的。如果没有,那就如同浮云一片,随风摆布、飘荡、消逝。这样的人,心灵无处安放,精神无从安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终极意义上说,人生具有本然的修炼意味,只是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没有意识到。但不管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人生总不外乎呈现向上或向下两种生命状态。向上为火,向下为水。因为火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向上燃烧的,而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总是向下流淌的。向上具有阳刚的力度,向下则有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9.
旷宇长宙,漫无际涯,人生不过一叶小舟,将何处停泊?钱穆先生说得好:“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人生之向往处,即人之生命理想。也就是人生的真实意义与真实价值之所在。安顿人生之生命理想,是古典儒直至当代儒的主要关怀,也是人类恒久关怀的安身立命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孔子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孔子思想典籍中,没有出现“人生价值观”一词,但是,围绕着“人”的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论述,却时时涉及到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实际上阐述了现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对于这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仅限于“批判地继承”这样一句抽象的口号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实要求我们用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传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辨其中的良美,用现代意识去汲取其精华。(-)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怎样的人生价值目标。所谓人生价值目标是指人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确立的行为指向。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于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人生观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与根本态度(或观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而活着?(2)人生的理想,即人应该怎样生活?(3)人生的价值,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性质与地位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生的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无人生价值可言。有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从伦理学角度来讲,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12.
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最佳风景在别处。别处在哪里?在你心向往之、期望达到还没有达到的地方。 旅游时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此处风光旖旎,但最佳风景肯定会在下一个景点。这种旅游时的感受其实也是我们人生的感受。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永远是最神秘的,希冀与梦想的目标永远是最美妙的。于是我们期待着成长。  相似文献   

13.
生命何为?生命的意义又是如何生成的?中国文化的圣人孔子的人学思想穿越绵辽的时间隧道,给予当今审美生命的构建以深刻而有意义的启迪。诚然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但他也是一个热爱人生、钟情艺术的审美大家。他不但十分重视诗书礼乐的艺术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地感受艺术美、欣赏自然美、体验生命美。请看《论语》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并提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表现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情景文融、物我统一的和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碎片     
1.尊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份额,是生命的血液和基石。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可以失去尊严。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落后,但是不可以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1,(3)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谓之人生观。只要是个智力成熟、精神正常的人,便不会没有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存在理性审察的结果,持有人生观,可谓人这个被亚里斯多德称为“理性生物”的东西,与低一等的畜类之重要区别所在。愈是智力发达的人,愈是严肃认真地审视反思人生,确立自以为是的人生观。柏拉图说过:“一种未经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说,我们正经历着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这是一个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人生的前景和意义问题越来越成了我们时代思想大辩论的中心问题。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里,造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的人的任务越来越具有更大的意义。在我们时代里,各国人民正在积极地为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没有战争和社会压迫的生活而斗争。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人在自己所参与的社会生活中的态度问题,是人在我们时代的生产过程中和伟大的运动和斗争中的行为动机问题。对于人生意义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即真正进行着的、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着的人的生活过程。而人的真正的、客观的生活过程,最根本的是生产的社会劳动。因此,社会主义新人首先是在社会主义劳动中发展的。生活的真正内容,人生的意义,就是前进着的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生活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而人做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他自己的主人,也就是做完全自由的人,这就是社会主义时代人的理想。最后,文章对资产阶级喜欢谈论的今天人类主要遭受的“思想空虚”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里威胁人类的危险、危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同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给了人们新的生活理想,给了人们一个有科学根据的人的图景。今天各国人民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向关于人的生活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但是,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从事这一工作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并有必要进行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18.
选择     
正选择有时候确实是很难的,譬如男女情爱中的悲欢离合,人会在选择的困难中纠结起来,感受十分痛苦。但我常常感到选择还不是最考验人的,最需要做好准备渡过难关的还是在选择之后;再艰难、艰苦的选择放在人生里看,也只不过是一个节点、拐点或者转折点,选择长不过人生,也难不过人生。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语摘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仁者之乐",是人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意义的显现。中国美学在先秦儒家肯定生命真谛之乐的思想滋养中,也将人生作为美学思想的起点和归宿,赋予人与自然更多的生命意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一体的和谐,在审美意境中不断探求一种完美自由的、道德与审美并存的乐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