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丁主教所著的《怎样读圣经》是一本深受教牧同工和信徒喜欢的书。丁主教用十八个小标题阐述了基督徒如何读好、读懂圣经。书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灵性经验,新的时代亮光,又有平信徒所能明白、看得懂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丁主教深邃的神学思想。《怎样读圣经》不仅回答了弟兄姊妹在读经时的困惑,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些读圣经必不可少的方法和途径。对弟兄姊妹明白圣经、丰富灵性生命、挖掘圣经中的宝藏、抵制异端邪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对书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10)
<正>"爱实在是整个宇宙、整个现实、整个存在背后的最后最高的动因,最后最高的原则,一切能源背后的最后最高的能源。"这是《丁光训文集》里面的一句话。丁光训主教对"上帝就是爱"的认识比许多人更为深刻。该文集的韩语版用"爱永不止息"作为书名,既是引自圣经,也是对丁主教一生之追求的高度浓缩。正值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怀念这位中国基督教坚定  相似文献   

3.
丁光训主教访谈录□丁光训主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韩松摄)●1997年1月3日,本刊记者在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期间采访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丁光训主教。丁主教就中国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新老更替、基督教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4,(9):22-22
各位嘉宾、主内同工同道们: 我觉得很荣幸,能再次来到香港,并且参加"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开幕式,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会让更多海内外朋友真实了解中国教会,进而真实了解中国。为此,我们共同预祝《圣经》展圆满成功。 中国基督徒大都拥有自己心爱的《圣经》。中国基督徒是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圣经》在中国基督徒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圣经》和其他书不一样,它告诉我们上帝要我们做什么。上帝要帮助人理解上帝的教训,努力地追求认识上帝、理解他的旨意。  相似文献   

5.
丁光训 《天风》2004,(7):25-32
2004年8月5日,一个被海内外同工、同道称之为历史性首展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将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揭幕,为了使海内外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教会圣经事工的发展,本期特刊发1990年11月丁主教在美国宗教学会和圣经公会联合年会上的演讲"中国基督徒怎样看待圣经"一文,以飧读者,希冀在"独特而令人向往的信息"中,使更多的中国教会的牧者,在处境发掘和宣讲圣经在新的时代的亮光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的著名领袖,是爱国爱教的楷模。丁主教一直为中国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提出了"宇宙的基督"、"上帝就是爱",以及"和好共生"的神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丁光训主教的神学思想,总结这些宝贵的思想对基督教中国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金容福博士是韩国基督教汉尼儿大学校长兼神学院院长,韩国基督教新教民众神学运动的一位理论家 今天能够负责审阅丁光训主教的《文集》,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作为专门研究亚洲神学的学者,有机会集中阅读了丁主教的著作,并加以审阅、思考和评价,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我平时只读过丁主教的英文著作,像今天这样接近丁主教的著作和他的生平、活动及思想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我觉得很荣幸,也觉得责任重大,今天要我谈谈中国基督徒怎样看待圣经,尽管我讲的都是关于中国基督教新教,我希望在座的犹太教学者和伊斯兰教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的宗教气氛.  相似文献   

9.
今年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中国天主教与中国基督教应“加中友谊”组织的邀请,组成一个联合代表团,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一次世界基督徒神学讨论会。我们代表团成员共11人,天主教方面有傅铁山主教、王子澄神父和我本人,陆薇读教友因病未能成行;基督教方面有丁光训主教、赵复三、江文汉、韩文藻、陈泽民、蒋佩芬、沈以藩等同道。会议以“主召唤作一个新的开端”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事实上这次会议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开端,因为有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基督徒会议这是第一次。其次,会议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天风》1997,(9)
记者:丁主教,请您就美国国务院签署的《美国支持宗教自由的政策:以基督教为重点》谈谈您的看法。 丁主教:读到美国国务院1997年7月22日签署的《美国支持宗教自由的政策:以基督教为重点》,包括国务卿麦  相似文献   

11.
黎新农 《天风》2006,(1):30-33
圣经观的问题,看似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实际上,教会的圣经观关系到教会如何看待和解释圣经,如何用圣经的真理指导教会的灵命实践。所以,圣经观代表了基督徒和教会的上帝观、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真理观。基督教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如何诠释圣经的历史。丁主教提出的上帝是爱的圣经观,使中国教会不再重走西方教会思想史上每每陷于复杂的教义争论的老路,而是引导中国教会重视圣经的中心信息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创造和救赎最终目的是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因为上帝是世上一切真善美的源头。所以,丁光训主教提出上帝是爱的圣经观及神学框架,教导我们在一种动态的爱中去体验上帝与人的关系,去体验基督徒与世界的关系,而不再去争论教义的细节,不再人为地给教会设置一道无形的围墙;教导我们敞开胸怀接纳世上一切美好的真理,使教会作出更加美好的见证。丁主教的圣经观,为中国教会在今天的处境中解释圣经,并用圣经诠释引导教会的实践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丁光训主教(英文名:K·H·Ting)的《丁光训文集》的翻译文。我想(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中国大陆教会所著的神学书籍中,在韩国正式介绍的第一本书。 丁光训主教在过去的40年间,领导了中国教会。一直为建立符合中国人民心性和历史的神学(中国本色化神学)而奋斗。丁光训主教是基督教学生运动家、神学家、牧会者,又是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领袖,  相似文献   

13.
于汉语语境中阅读具有中国原创意义上的基督教著作,在我看来非《丁光训文集》莫属,因为《文集》凝聚了丁主教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人信奉基督教的独特处境和信仰生活变迁轨迹的神学思考,尤其是对近二十年来处在社会转型特殊阶段的中国基督教如何构建自己的神学体系,并尽快改变中国基督教神学的人文学研究在社会知识结构中的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的古老历史和宗教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构成的世界,不同时代的社会处境也对他们的信仰提出了各种挑战,会创造怎样一种阅读圣经的方法,用来诠释基督教经典并确立自己的身份意识。本文选取吴雷川与赵紫宸为个案的研究对象,以他们读《圣经》的原则与方法为例,考察中国现代基督徒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和阐释经文,试图以此为亚洲处境下的圣经诠释学提供研究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10)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对中国基督教来说,意义特别重大。丁光训主教一生历经近现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他始终以人民为念,以教会为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坚持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懈努力,为中国基督教的健康发展殚精竭虑。他坚持爱国爱教,荣神益人,是深受中国基督徒爱戴的教会领袖,在国际基督教界  相似文献   

16.
爱德基金会救贫济困、服务社会许多感人 事迹的初次了解主要来源于一些地方来稿。此后,我应邀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爱德基金会第二届常务董事会,并随董事会部分成员考察了爱德基金会在苏北的援助项目。通过考察活动,我对“爱德”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爱德基金会是中国基督徒发起成立的民间团体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爱德基金会董事长丁光训主教在谈到“爱德”时有过一个评价。他说:有人认为,基督教就是做祷告、做礼拜、唱诗、读《圣经》,以为这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丁主教的上帝观的形成及其内容的分析,指出丁主教的上帝观的核心内容是"上帝是爱",上帝是一位眷爱人类世界的上帝。这样的上帝观为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王作安 《天风》2013,(1):7-9
最近几年,丁主教身体一直不好,时常住在医院里.我到江苏出差去看望他,尽管他意识已经不太清楚,但表情还是那样慈祥和蔼,有时还能认出我来,这让我非常高兴.近日收到基督教全国两会邀请,准备参加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我想正好去看望丁主教,并精心准备了礼物.没想到,还未动身,先传来噩耗.尽管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当丁主教真的离我们而去,我心里仍然十分悲痛.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在教会圈子里的文章中,"辩证"一词吸引我注意的,是在丁主教论述西方神学家怀德海的"过程神学"的文章中。~([1])这使我不由得想到,在我们基督教的群体中,是否常能用辩证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甚至思考《圣经》?生活中充满着辨证,没有人能否定我们有"辨证思维"的存在。当人们说"要实事求是"、"要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时,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辩证法来处理和指导我们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11)
<正>丁主教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世界教会领袖之一丁光训主教研究专家魏克利博士在其《丁光训主教与中国教会——在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上的讲话》一文中说:"丁主教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世界教会领袖之一。"魏博士肯定丁主教在世界教会的地位,原因是由于他对20世纪教会有深度的认识和研究,从而对丁主教做出如此评价。由于丁主教是世界教会伟大的领袖,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才有意义,对丁主教的神学思想和所建立事工所做的研究才有价值。丁主教既是"最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