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尼教兴衰因缘及其罗山草庵遗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尼教在公元 3世纪由南巴比伦人摩尼创立 ,后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公元 6、7世纪传入中国 ,并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摩尼教的教义在古代曾经对下层人民起到了鼓舞作用 ,但因遭到上层统治者的诋毁 ,在世界上已经湮没。在我国尚存的福建罗山草庵摩尼教遗迹 ,引起了世界宗教史研究者的浓烈兴趣。笔者多次造访罗山草庵 ,研讨有关资料 ,认为其所存文物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代希腊罗马的死亡哲学及其历史演变林中泽本文集中探讨古希腊罗马不同时期的死亡观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作者认为,古典时期希腊罗马人的死亡观具有积极向上和自然主义的性质,它的兴起是古典社会开放政治与外向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古典时代的结束和元首...  相似文献   

3.
回顾伊斯兰教的历史,世界上第一次举行圣纪活动,不是在先知穆罕默德(求主赐他福安)时代,也不是在四大哈里发时期,而是在公元十世纪法蒂玛王朝时期的埃及举行的。到公元十二世纪,伊拉克国王穆孜菲尔·艾卜·赛义德下令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举行圣纪活动。此...  相似文献   

4.
正一、古典物理学和牛顿主义之世界观1.科学革命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的这一个半世纪被认为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分水岭。自哥白尼于1543年发表《天体运动》一书开始至牛顿之《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发表,一系列激进的思想家们完成了对物理世界之学科式研究的革命。这些早期科学家的成就包括:建立了更为简单的太阳系之日心说模式,以取代当时人们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个性,中国古典园林与法国式园林和阿拉伯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意趣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早在七八世纪已传到日本,18世纪又远传欧洲,引起英、荷、德、法等园林设计者的纷纷效仿。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6.
说象数思维     
<正> 象数思维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思维模式。几千年来,它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各个方面,沉积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点。象数思维包括八卦思维、象数思维、太极思维三种类型。一、八卦思维八卦思维是象数思维模式的基本形态,它见之于中国古典《易经》。它是在占卜、巫术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观思维。八卦思维对于我国民族思维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八卦思维是古代巫术宗教思维的高级形态。在古代,世界各国都发展出了一套巫术系  相似文献   

7.
修拉是19世纪法国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用科学的态度从事绘画研究,表现色、光,创造了艺术史上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继承了印象派的绘画成果,在绘画形式上将古典绘画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时代观念相融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对绘画本质的探索进入了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医学人才培养要区别不同需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告别了知识迅猛积累的20世纪,人类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怎样的时代呢?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展望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类将在21世纪逐步取代传统的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建立一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型经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那么21世纪必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如江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时曾强调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  相似文献   

9.
关于同性恋的病因,临床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恋(homosoxuality),从操作上来定义,就是在相同性别的人(不管是男人或女人)之间产生恋情,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还是一个陌生、新奇、讳莫如深的话题, 并非少见——流行状况 同性恋并不是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才有的独特现象,事实上,不仅在古希腊,古代中国就有,而且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洲、任何一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都存在着同性恋这种人类性爱的变异形式。  相似文献   

10.
早期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著名苏菲及其思想马中平公元八、九世纪,苏菲主义已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此前虽已有不少虔诚的穆斯林过着清贫、苦修和禁欲的生活,但苏菲主义尚未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形成气候。公元九世纪初,由于伍麦叶王朝当局的奢侈腐化和对各地起义...  相似文献   

11.
鲍永玲 《世界哲学》2012,(3):118-128
在"人居领地"时代,反映实在整体之大全结构秩序的概念随着人类宇宙意识的孕育而萌生,而人类世界视野的扩展进一步催生了对人类此世和内在秩序的观照。在此背景下,汉语概念"世界"既脱胎于本土"宇宙"之时空相融的内涵结构,又借机印度佛教传入中土而成为一个颇为新鲜且具佛教渊源的词语。在公元二、三世纪的佛经翻译里,它与"世"、"世间"、"世上"等一起,对译于梵语和巴利语的loka、loka-dhātu和laukika等印度小乘和大乘佛教的术语。"世界"在汉语概念史上的缘起、滥觞和流变,深刻反映着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借助古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而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和宇宙的。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拥有丰富的古典美术遗产。意大利美术史中世纪时虽一度衰落,但仍然是西欧各国接触拜占庭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前沿。到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成为西方美术最发达地区,其领先地位从14至17世纪历数百年而不衰。18世纪后,法国才逐渐取代意大利的地位。因此,不仅在美术史研究上,而且在一般美术教育和博物馆陈列中.意大利美术皆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美术遗产中十分珍贵的部分。但是自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一直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美术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地区性的流派各有特色,使意大利美术在其长期发展中呈现复杂交错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英国美学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现代英国生活中许多别的东西一样,英国现代美学的形成期也在19世纪。无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实践及其力量给英国思想的其它方面带来什么影响,在美学领域它的直接影响就是打断了标志着18世纪结束的哲学对艺术及美的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余波19世纪头几年还有。美学中那一发展的思维传统就此打住了,被维多利亚时代崇尚宗教教旨而鄙视哲学所取代。在18世纪的伯克(Burke)、休谟及沙夫茨伯里伯爵之后,美学变成了一个看来与当时极待解决的问题毫不相干的和学术兴味很淡的论题。更为消极的看法是,有人认为它是异国欧洲大陆学者的趣味所在,对哲学家及整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西方人接触佛教是18世纪以后的事。其实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故事,传入欧洲,最早发生在公元之初的几百年间。我们猜想这同古代的商业贸易与文化交往有  相似文献   

15.
一摩尼教(Manicheism)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创立,约于6至7世纪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据宋代文献《佛祖统纪》记载,摩尼教正式传入中原地区则是在武周延载元年(694)。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5):157-164
旧约圣经是古代犹太人创造的经典,也是其信仰之源与生活之道。但在犹太人流亡欧洲时期,《塔木德》逐渐取代了圣经,成为犹太人信仰的基础,与圣经原典发生偏离。直到18世纪下半叶,以门德尔松为代表的德国犹太启蒙主义者为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乃复兴民族文化遗产,试图唤起犹太人对圣经的兴趣,开始重译圣经。19世纪,一些欧洲犹太学者在欧洲现代圣经批评日新月异而犹太人对圣经知之甚少的语境下,倡导"回归圣经"。其意义既包括"回归圣典",即研读与阐释圣经文本;也包括"回归圣经时代",即复兴或重建圣经时代的某种历史与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于无意间偶然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第17窟),从中出土了公无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日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中古的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不久后,西方探…  相似文献   

18.
老国家,新关系中国和埃及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同是世界的伟大古迹。两国在经济和文化上对于人类都有辉煌的贡献。这是值得两国人民自豪的。中埃两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傅统友谊。在古代,尽管交通艰难,两国的交往不多,可是两国人民是互相了解,互相关怀的。即使从残缺的史料里,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两国往返和相互影响的蛛丝马迹。还在公元二世纪,埃及天文学家兼地理学家多禄梅  相似文献   

19.
觉光 《法音》2006,(5):47-50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成为地球村已成为事实,生命之间彼此忧戚相关。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由此产生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暴力仍然存在,丧失理性及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整个世界孕育了一种不安和的气氛。宗教因人而产生,也为人而存在。履行宗教的社会责任,拯救人文精神的衰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缔造和平繁荣的世界作出贡献,是时代赋予佛教的神圣使命。香港佛教历史可追溯至公元五世纪初,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法源流长,生机盎然。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香港佛教…  相似文献   

20.
十八世纪中国哲学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十八世纪欧洲是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生长的时代,这时代的特征,是反对封建的特权者,反对封建的社会制度,反对僧侣,反对上帝。反映在意识形态上面,则在积极方面,主张理性,主张自然法,主张资产阶级的自由权利,并且拥护自然神教或无神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