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弥陀佛     
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右面,供奉着一尊大慈大悲的彩色佛像,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名阿弥多佛、阿弥跢佛、阿弥亸佛,略曰弥陀。梵语Amitayus,译曰无量寿。又梵名Amitabha,译曰无量光。《阿弥陀经》曰:“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佛,彼佛寿命及其  相似文献   

2.
西藏佛教的传统中,两种阿弥陀不作一个尊格即“阿弥陀佛”来称呼。作为报身的无量寿(Tshe dpag med,Amitayus)和作为变化身的无量光(’Od dpag med,Ami-tabha)始终被区别开来。笔者曾在《西藏撰述的净土教系佛典》(《佛教大学大学院研究纪要》第七号)一篇杂文中谈到这一问题,这里想再次就两者在图像方面的差异叙述一下。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都只是座像,即结金刚结跏趺座(rdo rje skyi mo drung)  相似文献   

3.
肖越 《法音》2004,(9):27-34
三、阿弥陀经变相此幅曼陀罗也是豪尔德·史特多尔特(HaroldStewart)先生三十年前在京都购入的,该图为长128厘米、宽58厘米的真丝挂轴作品。曼陀罗的作者用绝佳的手笔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再现了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与《佛说阿弥陀经》的梗概,图中的极彩部分更以纯金为饰。如此华美庄严的“阿弥陀经变相图”至今仍罕为世人所知。保存曼陀罗的箱子上印有“一八六七年之色彩”的字样,据此推断该图大约创作于一百四十年前。曼陀罗的顶部正中用金粉书有“佛说阿弥陀经变相”八字。这里所谓的“变相”,是指用“开权显实”的善巧手法,将鸠摩…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7)
《传法宝纪》,一卷。唐京兆(长安)杜(月出)(字方明)撰。有敦煌写本三种,现藏于法国国民图书馆。第一种保存了杜(月出)为《传法宝纪》作的序言、目录及菩提达摩(亦作“磨”)章的部分,其余的并皆亡佚。此为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的本子;第二种仅存道信章的后部分至法如章的前部分,凡二十五行,余并亡佚;第三种为全本。由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在1936年发现,1943年在《续禅宗编年史》上作“附录”发表,后由柳田圣山校订、注释,编入《初期禅宗史  相似文献   

5.
甘露津绀园 (显通寺) 甘露:甘甜味美的雨露。《老子》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管子·小匡》:“时雨甘露不降,飘风暴雨数臻,五谷不蕃,六畜不育。”古代迷信认为降甘露为太平瑞兆。津:一为过渡,引申为传授。《刘子新论》一  相似文献   

6.
念佛法门     
《法音》1990,(5)
佛教净土宗以念佛为正行,依据佛教经典有四种念佛: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一、持名念佛.即《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具体念法又分多种,从出声与否而言,有出声念、金刚念(微动口齿,其声在口耳之间)、默念.从摄心方法而言,有计数念,  相似文献   

7.
<正> 印度佛教以它本来面目初传入中国时,是与中国人民固有的伦理观念相矛盾的。释门关于“无始以来一切众生,于六道中互为父子”“识体轮迴,六趣无非父母”(释法琳《广弘明集·辨正论》《大正藏》五十二卷)的主张和唐彦悰在《集沙门不应拜俗论》中否认东土君  相似文献   

8.
真言     
佛教用语.梵语mantra意译,又称"曼荼罗"等,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咒陀罗尼,是真言教(密宗)中三密之语密,乃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大乘义章》曰:"菩萨依禅定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萨依禅定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神咒之言句总持无量之文义、无量之功德,如《佛地论》曰:"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本和修法二个角度,对明代汉译藏传密教短篇仪轨《阿弥陀佛临终要》做了汉藏比较研究。《阿弥陀佛临终要》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普贤十大行愿,述拔济众生脱离烦恼苦海,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思想。而其修法是典型的藏传密教无上瑜伽部本尊禅定的究竟定,故它是一部显密圆融的本尊修法。所谓“临终要”,则指它是一部指导行者临终修习“坡斡”,亦名“迁识”法的要门。笔者先对《阿弥陀佛临终要》与其相应的藏文本《无量光佛修习义》作细致的文本对勘,然后勾勒这个文本于西番传承的历史,进而对它所传的“临终瑜珈”修法,以及它与汉藏佛教中的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信仰的关系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华严经传记》,又名《华严传》,五卷。唐京兆崇福寺沙门法藏集。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华严经传记》撰时阙载。考本书卷一实叉难陀传中,有唐景云元年(710)十月十二日实叉难陀卒于大荐福寺,“至十二月十三日,本国门人悲智、敕使哥舒道元送其余骸及斯灵舌遂归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复于焚尸之所起七层塔焉”的记载(第155页中)。而法藏本人又卒于先天元年(712)  相似文献   

11.
佛学小词典     
《佛教文化》1995,(2):16-16
净土宗:亦称“莲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说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相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谷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故被后代奉为初祖。次后影响较大的是东魏汾州玄中寺昙鸾,著《往生论注》,认为世风混浊,靠“自力’”解脱甚难,靠“自力”解脱甚难”,而主张“乘佛愿办”(“他力”)往生净土,这种教义为“易行道”;称“  相似文献   

12.
1《吕氏春秋》中的中医学治则思想《吕氏春秋》作为杂家名著兼采先秦诸子各家之说,有些学术观点与《内经》很接近,如其反对用宗教迷信方法抵御疾病,说:“今世上(尚)卜筮祷词,故疾病愈来”(《季春纪第三·尽数》)。《素问·五藏别论》则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吕氏春秋》蕴含有许多中医治则思想,在《内经》中亦有所体现,如《季春纪第三·尽数》曰:“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孝行览第二·孝行》又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养生治国须“知本”“求本”,治病亦须“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  相似文献   

13.
李翎 《法音》2004,(8):20-24,i002-i004
在流传下来的大量藏传佛教造像中,阿弥陀的造像是数量最多者之一,但此佛造像的独特之处,是一佛而具两种身形,两种身形各自独立存在,每一个身形,“都依据不同的神话来表现”[1]并分别供养。从形式上看,造像样式明显分为二种:一是如来相,二是菩萨相。从名称上说:一者称无量寿佛(藏文Thse-dpag-med),一者称无量光佛(藏文vod-dpag-med),也就是说,如来相持钵者是无量光;菩萨相持宝瓶者是无量寿。对于身形的这种确定,从近一个世纪的佛教图像研究来看,似乎已得到了学者的共识。最早关注阿弥陀两种身形的是法国学者爱利斯·格蒂(AlicGetty),他注意…  相似文献   

14.
注经偶颂     
尘缘何所恋?立论”焦依圣,粗明净法妙,注得虚空破,掩门注大经①。得皆在忘情。弥感佛恩深;甘露雨倾盆!谁知六字名,“顿超”与“立断”,已在含元殿⑤,曹山真知有,即是一味禅④。一念本来圆。何更问长安。不询五十三⑥。浑然忘老病,随缘传佛语,莲花不著水,破颜微自笑,誓死报慈恩。即事显举心。金针可度人②。放手扯葛藤③。木叶脱落尽,的的祖师意,佛法无多子,试听无生曲,金风露树身。切切老婆心。知音有几人!窗外黯鼠声⑦。汪:①净士宗称《阿弥陀经》为小经,《无量寿经》为大经。 ②宗门常云“鸳鸯绣出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今反其意。 ③…  相似文献   

15.
从梵文来说,有大小两部不同的经典同名为Sukhāvatīvyūha(极乐庄严);汉文语境中,大小两部经典的古代汉译本都曾以《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之名流传于世,且大本《无量寿经》数十个汉文译本的经名多有不同;敦煌文献中有一部经典虽然题为《大乘无量寿经》,但是与净土三经之一的《无量寿经》内容截然不同。本文辨析不同经名之间的联系和层叠,厘清同名异经、异名同经等情况,揭示大乘经典经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一净土三经(《无量寿经》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经》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经》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宗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经并称为“净土三经”,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经》或《净土五经》。《净土四经》是指三经之外再加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净土五经》则是四经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相似文献   

17.
(68 ) 1 0 89页 :“庐陵太守 ,庐陵本县名 ,属豫章 ,汉献帝兴平元年 ,孙策分豫章立。”按 :《续汉志》扬州豫章郡庐陵刘昭注亦云“兴平元年 ,孙策分立庐陵郡” ;又《水经·赣水注》 :“汉献帝初平二年 ,吴长沙桓王立庐陵郡” ,“初平”一作“兴平” ;又《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四吉州 :“献帝兴平二年 ,分豫章于此置庐陵郡。”考《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周瑜传》及裴注 ,孙策以兴平二年 (1 95年 )渡江。按庐陵置郡当在孙策渡江以后 ,如此 ,庐陵置郡不应在初平二年 (1 91年 )或兴平元年 ,因那时孙策尚未得豫章。郭黎安《读史札记三则》(…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三》注引《吴历》中这样一件事:三国时,东吴孙权的儿子孙亮当了东吴的君主后,一次到西苑去,当时正是吃梅子的季节,便差黄门(也就是宦官)到中藏(皇宫内的库房)取一些蜂蜜来腌梅子。孙亮发现取来的蜂蜜里有鼠矢(即老鼠屎),便召问藏吏(管皇宫库房的官吏):“黄门在这之前,问你要过蜜没有?”藏吏说:“曾经要过。但没有敢给他。”黄门不服,侍中刁玄、张邠启奏:“黄门、藏吏说法不一,请交付司法官署查处。”孙亮说:“此事容易查清。”命令把鼠矢破开,发现里面是干的。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假若鼠矢早先在蜜中,鼠矢的里外都应  相似文献   

19.
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见朱熹集注本《孟子·万章章句上》。 ①《圣经·马太福音》10:35-37。 ②《圣经·马太福音》22:37-40 ①《论语·子路》,朱熹《论语集注》卷七 ②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本,第一册,第132页 ③有学者认为,“如果从深度伦理学上来看,……孔子的直德亦有其根据。”也就是说,有一种深度伦理学,从这种深度伦理学出发,不管父子干什么罪恶勾当,他们互隐都是合理的。(参见《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黄裕生$中国社…  相似文献   

20.
《大宋僧史略》,略称《僧史略》,三卷。北宋咸平二年(999),右街僧录赞宁奉敕撰定(卷题下有“咸平二年重更修治”的小注)。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四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