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敏 《天风》2008,(14):26-28
上次我们查考了耶稣在地上的最后的经历:被卖,被抓,受审,被钉和安葬。综合符类福音的相关叙述,尤其是关于耶稣受审的叙述,一幅耶稣在世上完整的最后时光图被清晰地勾画出来。面对无辜的代罪羔羊—耶稣基督,加略人犹大为了几个银子无情无义地出卖他;犹太人无故恨他并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相似文献   

2.
伏永红 《天风》2005,(11):8-9
约翰福音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七个神迹,在第9章中记述了耶稣医治一个生来瞎眼的人,约翰用了整整一章圣经的篇幅记述这件事,那么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呢?使徒约翰告诉我们这些事的目的是要叫人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作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相似文献   

3.
谢劲松 《天风》2002,(5):19-20
有一个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路9:57-62) 什么叫跟从?当耶稣在时,可以跟从在他的身边身后,当耶稣钉上了十字架后又如何跟从?这里有如下问题值得思考: 跟从耶稣,是跟从耶稣那个人。但跟从有没有止步处?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还如何跟从?也走上十字架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10,(3):24-26,27
成功的教育 要是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去看福音,我们不难发现圣母给予耶稣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是叫人啧啧称羡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圣母的遗训     
圣母是耶稣的母亲。耶稣是天主子降生成人、代人是赎罪的救主,由圣母取得了人性,当他受苦受难时,圣母在精神上分担了耶稣的痛苦。圣经上记载:耶稣在加尔瓦略山被钉时,圣母在旁痛苦的陪伴着;耶稣被悬在十字架上数小时的痛苦不堪时,圣母站在十字架下与耶稣一起痛苦悲伤;耶稣死后圣尸被卸下时,圣母接抱在怀中,哀伤万分。  相似文献   

6.
上次我们查考的经文是关于耶稣要从伯大尼上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耶稣在城门口被犹太人夹道迎接,最后,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的事件.以及在耶路撒冷时耶稣最后的公开讲论.其间,几个希腊人求见耶稣,标志着人子得荣耀的帷幕拉开了.虽然犹太人中还是有人不信,但是,耶稣把他剩下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门徒.也就是说,耶稣接下来的宣讲和传道都是对门徒而言的.今天,我们要查考的内容是耶稣替门徒洗脚,以及耶稣给门徒的新命令.  相似文献   

7.
颜敏 《天风》2008,(2):30-32
上次我们查考的经文是关于耶稣要从伯大尼上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耶稣在城门口被犹太人夹道迎接,最后,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的事件.以及在耶路撒冷时耶稣最后的公开讲论.其间,几个希腊人求见耶稣,标志着人子得荣耀的帷幕拉开了.虽然犹太人中还是有人不信,但是,耶稣把他剩下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门徒.也就是说,耶稣接下来的宣讲和传道都是对门徒而言的.今天,我们要查考的内容是耶稣替门徒洗脚,以及耶稣给门徒的新命令.  相似文献   

8.
颜敏 《天风》2007,(14):26-28
耶稣在撒玛利亚的宣教事工(约4:1—42)上一次我们查考了耶稣和尼哥底母谈重生以及施洗约翰为耶稣又一次作见证的两个故事。今天要查考的经文显示,耶稣的事工地点从犹太地切换至加利利。从犹太地去加利利,耶稣途径撒玛利亚并且有机会对撒玛利亚人宣教。以及后来到了加利利,耶稣又行了一个神迹。以上两个事件就是我们这次查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华圣母     
圣母玛利亚既然是天主之母,教会之母,世人之母,也就成了中华之母。天主耶稣来到世界上是为救人的灵魂,我们的救主基督不愿意丧失一个人的性命,愿意所有的人都能得救。正如福音所载,耶稣说:“不是无病人的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需要医生;我来不是为了拯救义人,而是使罪人悔改。”救主耶稣不会弃舍任何人,因此耶稣不会舍弃中国教会,更不会舍弃中华儿女。圣母玛利亚是耶稣救赎工程的偕同教赎者,圣母也一定像耶稣一样眷顾中国教会,爱中华儿女,保护中华儿女都能战胜三仇,稳度人生。保持忠贞纯洁的信仰,在追随耶稣指示给我们道路…  相似文献   

10.
颜敏 《天风》2007,(22):26-29
在耶路撒冷耶稣更多的医治和教训(约9:1—10:42)。上次我们查考了耶稣在住棚节临近时去耶路撒冷圣殿守节,并在圣城发表了活水江河等的讲论。犹太人对耶稣的认识产生分歧.群众就耶稣到底是谁的问题争论不休。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敌意则日趋加深,以致于接二连三地下手捉拿耶稣。然而,耶稣每一次都因时候未到得以避开犹太人的捉拿,  相似文献   

11.
救主为我们诞生了,让我们同整个人类一起欢乐庆贺吧。人类开始充满了希望,走出黑暗,迈向光明。耶稣的降生是人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陪伴人类走向新的生命。道成肉身,寓居我们中间。耶稣降生人类,是我们每个人的蒙恩之日,让我们彼此互祝圣诞快乐!圣诞节不只是纪念两千年前发生在伯利恒的一次单一事件而已!每年圣诞节,我们都要从三方面庆祝耶稣的来临,那就是耶稣来临的历史性、奥秘性和光荣性。一、耶稣来临的历史性、奥秘性和光荣性1、耶稣来临的历史性我们的救主耶稣在两千年前来到世上时,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小婴儿,跟一般人的出生没有两样。…  相似文献   

12.
耶稣治好胎生的瞎子黄志芳福音书中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1-3...  相似文献   

13.
李世峥 《天风》2014,(6):38-39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圣子耶稣的道成肉身,目的在于将不能看见的上帝展示给习惯于用视觉和感观认识事物的世人,以便让人藉着他认识上帝。为了更好地"表明"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给人间带来两样礼物,一样叫"恩典",一样叫"真理"。《约翰福音》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相似文献   

14.
跟随     
利百加 《天风》2007,(4):20-21
耶稣在复活后对彼得说“你跟从我吧!”虽然这句话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是耶稣用生命所发出的。古往今来,无数的基督徒为此而活,立志成为一个跟随耶稣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信仰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曾几何时,在追随耶稣的道路上,我们显得摇摆不定;曾几何时,在追随耶稣的道路上,我们让主伤心不已。所以每当在《约翰福音》中读到耶稣的这句话“你跟从我吧”!我们应该一次又一次地再思我们的信仰,叩击我们的心灵。我们对比以色列人的跟随,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一个用信心跟随主的人。  相似文献   

15.
天主,天地万物的创造者耶稣之父,也是我们的父我们的天父、上主,你应受赞美,我们身处困境时,你大发慈悲,屈尊降贵,来拯救人类,你派遣了圣子耶稣,生于童贞女,把他赐与我们,作我们的救主和朋友,慈善的天父,为这大喜年的恩惠,我们感谢你,赞美你;请使这一年成...  相似文献   

16.
颜敏 《天风》2008,(4):30-32
上次我们查考的经文是关于耶稣要从伯大尼上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耶稣在城门口被犹太人夹道迎接,最后,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的事件.以及在耶路撒冷时耶稣最后的公开讲论.  相似文献   

17.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多默宗徒,圣经上虽记载的不多,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极为鲜明、深刻。一提到他,脑海里就会出现多默宗徒的那种倔强、固执的神态。若望福音记载了一些他与耶稣的对话,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认识这位耶稣特选的门徒。耶稣前往伯达尼,复活拉匝禄的时...  相似文献   

18.
陈志华 《天风》2013,(10):53-53
一位少年财主,潜心寻道,实在难得可贵,"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参可10:21)。但面对耶稣叫他"变卖家产分给穷人,积财宝在天上"的要求时,他却变了脸色,忧忧愁愁地走了。面对此情此景,耶稣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参可10:24-25.)读罢此言,我们也会像门徒一样发出相同的疑问:"这样,谁能得救呢?"到底如何理解骆驼穿过针眼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感召与回应     
感召在信仰中通常是指天主对人的召唤,它不断进行着、不断变化着。天主通过各种方式来呼唤他的羊群归向他、爱慕他、侍奉他,同时人们的回应也是千变万化的。 耶稣对玛窦说:“来,跟随我。”(玛9:9)于是玛窦就放下手里的帐薄跟随了耶稣。《圣经》上耶稣的门徒大都是这样回应他的召叫的。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是这样听到耶稣的召叫:“来,跟随我。”于  相似文献   

20.
你们要什么     
江竹 《天风》2004,(7):10-11
经文:约1:38;弥6:8 耶稣最初呼召门徒时,向他们发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要什么?"今天我们愿意撇下手中要做的事情,到教堂来做礼拜,我们想要得着什么呢? 在约翰福音3章到11章的经文里,从"你们来看",我们看到耶稣所接触的人大多是弱势群体,他关注这些人,爱这些人。耶稣从没忽略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耶稣教导门徒的祷告中就有生活的需要,"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日用的饮食涵盖了人类生存基本的衣、食、住、行。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如果说我们仅仅为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