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托马斯·阿奎那的道德神学思想代表中世纪道德神学发展的高峰,其良心观念是其道德神学思想中的组成部分,并在《神学大全》和《论真理》中有充分的说明和阐述。《神学大全》大体上是对《论真理》的总结,本文将以《神学大全》为主要材料分析阿奎那的良心观,主要内容包括人的理智、自然法、良心和良知、服从良心的义务等。良心被认为是伦理道德判断的一种机制,对良心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自然本性的目的,规范人们的世俗道德生活,引导人们行善避恶。  相似文献   

2.
—部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创新著作罗国杰《道德接受论》一书是张琼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道德接受理论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我作为该项目的鉴定组组长,在结项鉴定时已审阅了初稿。我认为,《道德接受论》是一部有关道德教育方面的创新著作,也可...  相似文献   

3.
李奇同志的《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一本赋有时代感的著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值得一读。此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十篇和一个绪论。从内容上,大致可归为三大方面:即道德与经济(利益、产品分配)的关系;道德与其它社会意识(包括科学)的关系;以及道德与婚姻家庭和人生观的关系。通过对道德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的论  相似文献   

4.
论对现实道德状况的评价标准─—兼评《道德爬坡论》刘光明《光明日报》1994年11月27日在《精神文明》栏刊出了《道德爬坡论》一文。该文认为,当前的道德状况不是“滑坡”而是“爬坡”。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二是“一系列社会道...  相似文献   

5.
伦匆攀若本理论 共产主义道德蓬劝碳翻止和规范钓根据究竟是什么(周原冰)《江淮论坛》1985。3 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王玉山)《政治教育》1985.4 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王兴洲徐桂媛)《东北师大学报办1”5.2 论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藏乐源)《齐鲁学刊》2985.2 论共产主义道德中的纪律范畴(王伟等)《道德与文明》i,55 .3 论道德祛则(陈楚佳)《关侧时大学学报》19 85 .2 简论道德的社会本质(马搏宣)《东甚汽仑丛》1蛇5.2 论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陈建坤)《东岳论丛)) 1985。2 利益一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秋路)《道德与文明》1985。2 谈谈利…  相似文献   

6.
韩东屏教授的新著《人本伦理学》于2012年8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集作者三十多年伦理学研究之所思、所悟、所得,通过道德本体论、道德建设论、道德践履论三大部分,建构了一套“人本伦理学”理论体系.其中,道德本体论是关于道德本身诸问题的论述,道德建设论是关于社会主体的道德实践的论述,道德践履论是关于个体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庸》作为《论语》"学"论,是对《论语》之"学"作为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的合法性做哲学证明。本文通过对孔子一以贯之"为学之道"是"仁且智"的中庸之道的讨论,对《中庸》"学"—"德"—"道"、"道"—"德"—"学"的天人双向回环路径的构建,对中庸之道"不可能"与"不可离"的悖论的分析,开启了"学"作为道德生活何以可能的论题。在《中庸》中,构建了"天"-"性"-"道"-"教(学)"的整体"为学"境域,为"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何以可能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并对《中庸》中的不同类人对中庸之道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分析,论证了"学"作为道德生活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王联斌(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在来稿《军营道德研究论纲》一文中提出军营道德建设的内容为:①一个核心、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②八大群体道德规范:军事集体主义、军事民主主  相似文献   

9.
刘秀芬同志主编的《政治道德实现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红旗出版社出版)一书,重点研究的是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的问题。这是一本勇于面对现实的政德建设的力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深化改革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黄勇先生根据《庄子》提出的"差异伦理学"及"道德铜律"极具创造性,然与《庄子》思想有一定差异.《庄子》道德论不是以行为对象为中心的.《庄子》否定基于特定立场之行为的道德属性,反对"中心化"的行为.《庄子》并不提倡"站在他人立场"的做法,否定主客二分的行为之道德价值."道德铜律"的两个原则——"人所欲,施于人"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全然是《庄子》的主张.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上想问题"的做法,仍然解决不了《齐物论》所讨论的"评判者难题".尽管"道德铜律"或"差异伦理学"有异于《庄子》思想,但推进了《庄子》研究的方法论创新,能够反映出《庄子》道德论的超越性特点,有助于揭示《庄子》思想的价值.用这种极具创意的方法论分析《庄子》思想得到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差异伦理学"和"道德铜律"本身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宝贵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少绵、许建良在1992年第5期《江海学刊》上发表的《论贯彻道德原则过程中的双向选择》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是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道德原则,其根本特征是个人利益与  相似文献   

12.
文摘     
道德信仰与宗教信仰 任建东在其出版的《道德信仰论》一书中谈到,从宗教特别是世界性的几大宗教与道德信仰的关系来看,宗教信仰不等于道德信仰,但在宗教信仰中的确包含着道德信仰。由宗教信仰而来的道德信仰依附于宗教神学,通过道德的“神启论”,使社会道德通过对神的信仰而得以确立和实现;使人在对神的崇拜和信仰中接受所谓神所颁布的清规戒律,这些戒律有宗教活动所特有的规定,但更多的是指向人的社会生活,用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在宗教信仰的框架之内为人提供着道德生活的准则。在现代社会缘于人精神的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性自命出》关于"心"的思想不是心性论而是心术论,代表了前心性论时期儒家对心的看法,同时又为后世的心性论奠定了基础。心术论没有预设一个形而上的心性本体,而是将道德的产生视为自然情感向道德情感提升转化的结果,促成这一转化的是诗、书、礼、乐的教化过程。在"道始于情"而"终于义"的理路下,通过内在心术与外在礼乐教化的有机结合,《性自命出》不但实现了道德基础与道德原则的统一,也实现了道德的主观精神与客观教化过程的统一,是周代礼乐文明道德实践的思想总结,与后来以理学为代表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成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网络道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互联网迈入新时代的自觉意识,对新时代网络空间属性、网络行为属性和网络道德属性深刻把握的反映。一"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简称"狗论I"),《纽约客》(1993年)的一幅漫画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似乎外在于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近期,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王磊先生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一书.此书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节选了近二百段与伦理、道德问题相关的论述,全书有二十余万字,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该书除了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目录之外,还按专题分类编排了"内容索引".这样,既能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学者提供方便,又能为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及现实道德问题的学者提供方便.这对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研究、教育、宣传的人们也都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系统。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呼唤着经济伦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由吴灿新、孙志东主编的《市场道德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一书,是一部立论新颖、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论述深刻的研究市场道德建设的力作,是经济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可喜成果。这部书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梁任公以公私分判道德的理论运思,旨在推动群体与个体的双重转化以建立民族国家和国族认同.《新民说》以道德关系的性质为判准区分“公德”与“私德”,其中《论公德》一文力主“公德发明论”,《论私德》一文力主“私德推衍论”,二者代表着转化个体和群体的两条迥异路径,其前后转变表明粱氏对于中西新旧的认识从对抗走向了融贯.但由于以道德关系的性质区分“公德”“私德”存在缺陷,导致了人们对传统道德伦理的诸多误解,也潜在使得百年来公私道德的讨论始终跳不出文化决定论的窠臼.当前,基于社会结构变迁、时代任务转变、文化出现断层等原因,走向“公德养成论”可能才是保证社会公德建设理想效果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人间宣言     
本期论坛集中刊发了一组有关社会人生审美的论文。《新人间宣言》立足于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高瞻远瞩地提出新世纪新文明的构想。王益先生的论文就人类诗意地栖居这个话题作了新的阐发。司马云杰先生的《大道运行论》等系列著作,已经陆续探讨了合理社会秩序与文化的建构,而其《道德本体论·自序》是其论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纲领与提要。李晓峰先生的论文则阐述了审美与艺术素养是美的人格建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郭店竹简最早从心性论上探讨道德生活何以可能的问题,《中庸》和孟子循此路向,将人的道德需求上推到超越的形上之天,为道德生活确立了最高的理据,解决了道德的终极根源问题,建立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郭店竹简最早把刑法与礼乐并列为教化民众的手段和内容,开始了对传统儒家政治主张的重大变革,并在道德评价的层面上肯定了人的自然本性的合理性,这些都被荀子所承袭,并最终形成了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的礼法互补的治国模式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南工业大学曾钊新教授的《道德心理论》出版了。欢悦之情,难以育表。对曾教授的这本书,几番阅读,深感它在如下几方面为伦理学研究作了拓新工作。 一、选择观察道德现象的新视角 众所周知,伦理学长期以来仅仅被认为是“道德哲学”。我国目前的伦理学是直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解释社会道德现象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毫无疑问,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去研究道德,澄清了几千年来在道德起源和历史演变、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的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