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哲学小辞典》是“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余党直接指挥炮制的一部反革命“帮书”。它按照“四人帮”的黑旨意和他们的反革命政治需要,大肆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歪曲、编造历史,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了一整套哲学“根据”和历史“根据”。《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以下简称《小辞典》)便是这部“帮书”的一个分册,它系统地宣扬“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概念“结构”一词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195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在巴黎举行讨论会,使这个术语精确划一,以便把它纳入社会科学术语辞典;1962年出版了《结构一词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意义和用法》一书,这本书是由一些关于各个知识领域的单篇文章组成的。这部书之所以需要,是因为“结构”这一概念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有多少作者就这一题目写文章,它就有多少种意义。拉丁字“Structura”是从动词“Struere”(构成)来的,本夹是指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方法。后来这个词的意义显著地扩大了,它被看成和“形式”、“系  相似文献   

3.
正宗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会消亡?关于这个问题,西方一直以来多有讨论。这部书名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是无神论者:过去宗教百年与无神论世界的曙光》。在这部书中,作者认为世界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无神论者的世界,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无神论者。人类将进入宗教之后的时代,现在的宗教即将成为人类遥远的记忆。人类将不再受役于宗教迷信和组织。世界将在世俗和非宗教的政府管理之下运行。该书在美国一度十分畅销,很多读者认为,该书才华横溢、富有逻辑地说明了,为什么宗教现在是存在的,而最终又是必然消亡的。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将发行一部名为“伊斯兰”的百科全书。全书载有550篇文章,其中包括500个词条和专有名词解释。这部书已引起大马士革、巴格达、德黑兰等大学学者们的兴趣。这部百科全书与苏联过去在国内外发行的伊斯兰参考书  相似文献   

5.
<正>武汉大学段德智教授主编的《境外宗教渗透与苏东剧变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5月出版。这部专著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成果。该书旨在依据辩证唯物史观,在"历史合力论"的视野下。从境外宗教渗透和境内宗教工作的角度,解读苏东剧变。该书详细地梳理了苏联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宗教政策的演变历程,分析  相似文献   

6.
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他在书中所谈到的对宗教的看法也是坦诚直率的。究竟有没有超人的上帝?宗教是怎么回事?应当如何对待宗教?为什么一些杰出人物也是宗教信徒?为什么有的自然科学家也信仰宗教……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追索,我们从富兰克林深入浅出的有关自述中应当能得到一些发人深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五月底,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了一次讨论“道德与宗教”问题的理论性的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除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外,还有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宗教和无神论历史部的工作人员,莫斯科市各个对无神论的理论和历史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机关的代表。“道德与宗教”问题的讨论是因为它对于当前的反宗教宣传具有特别的迫切性。在我国或外国,宗教的捍卫者企图巩固自己的阵地,在自己的宣传中把宗教道德提到首要的地。现代宗教活动家对道德有如此高的兴趣是因为道德问题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有关,和世世代代形成的家庭生活、劳动、休息的传统习俗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可以肯定,苏联的官僚体制,按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占据着统治阶级的地位。”这句话写在1979年一个共产党国家出版的书中,该书对苏联的制度作了彻底否定的清算。这部书的书名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作者弗兰尼茨基曾多年任萨格勒布大学校长。他属于过去《实践》杂志周围的新马克思主义派。在弗兰尼茨基看来,自斯大林去世以来,苏联制度没有发生任何本质性的变化。他把目前的苏联  相似文献   

9.
苏联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不是一本好书。它既不通俗,又有许多缺点错误,主要是“左”的教条主义。对于该书缺点错误,过去估计不足,大家仍然一直认为这本书基本上是好的,并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参考书。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有的,但并不大,而至今仍受到某种程度的尊崇,这是它不配享有的。  相似文献   

10.
略谈宗教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在我面前的,是带有几分泥土气息的《贵州宗教文化研究丛书》的梗概。细品书名,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宗教”?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文化”?为什么要研究“贵州宗教文化”?一、为什么要研究“宗教”?马克思说,“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也就是说,人在实现彻底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达到“围绕着人自身转动”的漫长的过程中,总有“围绕着人转动”的宗教会与之相生相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于是,观察、研究宗教,就是以改造世界、发展自己为己任的人类,不…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末,“英国自由思想之父”洛克完成了探讨宗教问题的著作《论宗教宽容》。在这部著作中,他总结了欧洲宗教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出:基督教世界之所以发生以宗教为借口的一切纷乱和战争,在于拒绝对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实行宽容。他认为,宗教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错觉》(God Delusion)的书,它很快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经在该榜上保持了超过1年的时间,而且曾一度荣登榜首。这本书在西方可以称之为“另类”,不仅仅是由于这本书对宗教进行了批判和解剖,它的名字本身就包含着对宗教的批判:道金斯使用了“幻觉”一词。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哲学史”一共分为四卷,第一卷已经在几个月以前出版。这里评介的就是这一卷。这部书的头两卷包括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史,后两卷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现代资产阶级各个哲学派别的历史为内容。苏联哲学家编写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的兴趣早就存在了。这一点可以由下列事实证明:苏共  相似文献   

14.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现代形式逻辑的哲学问题》一书。这是苏联最近时期出版的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从下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书在苏联受到重视的情况:苏联科学院前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他的文章“攀登新高峰的苏联科学”(《人民日报》1961年5月25日)中和Е.К.费道罗夫在“苏联科学院1960、年科学活动和科学工作成果运用的总结”(《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1,(12)
宗教能否在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存在?是否应被看作建设社会主义的障碍?这是一个为国内外宗教界人士和有关社会人士从不同角度予以关心的问题。这一问题近几年来在国内思想、学术界大体已有了共识。如《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一书中所说:“三十多年来的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所谓协调,指的是不相同的因素之间互相适当的配合。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的基础,是信教者和不信教者共同爱国守法,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国家能坚决贯彻  相似文献   

16.
佛学书评     
《佛教文化》1995,(3):47-47
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92年出版了一部《佛教思想大辞典》,系由吴汝钩先生独力完成的力作。1994年,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用繁体字原版重印,内容未作任何改动,书名改为《佛教大辞典》。 记得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说过这样的话:“序虽然不断地有人去写,但是却很少有人去读。”可是,我建议要购买和使用这部《佛教大辞典》的读者,一定要把书中的“冉云华教授序”和“自序”这两篇文章好好地读一读。读后,对这部辞典的特点与优点就会心中有数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世界在宗教上和道德上都是多元化的。根据一本最近的书,宗教多元论的观点就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宗教信仰和行为可能甚至应当共存。只有在某一宗教传统在社会上占据主流地位,否认其他流派的合法性,把它们挤到边缘上去,宗教多元化就谈不上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的本质在于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它更多注重在建筑上消除自然与人的差异与隔阂,而不是强化人为的因素。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今天,它可以为当下的宗教建筑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建筑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一“宗教园林”,是指具有宗教意义或者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园林,它是园林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早期的宗教园林,  相似文献   

19.
文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牟钟鉴在《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16日第三版上撰写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在现时代作了新的解读。作者指出,第一,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是“鸦片论”,即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它没有揭示宗教真正的本质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可以概括为两论:唯物的反映论和社会改造论,都是从社会角度看宗教。第二,列宁时期,俄国式、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解释出现了问题,以致于宗教“鸦片论”或“鸦片基石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宗教和谐与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或文明的核心是宗教(包括具有宗教功用的教化系统),基本上可以说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共识。宗教的本怀都是在谋求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提升。然而在当今世界,打着宗教旗号或者以宗教面貌出现的极端主义行为、暴力恐怖活动、不同宗教背景国家之间的冲突却愈演愈烈。宗教似乎成为世界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解决现实的问题、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实现世界和平,宗教之间的和谐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达致文明间的和谐与世界和平,宗教作为和谐的因素怎样呈现呢?我认为,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首先要通过各宗教的领袖们和教职人员以及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