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人如花”,这四个字其次是艳俗的,后三个字“隔云端”,忽然就妖娆了就妩媚了就距离了,就无限的惆怅和向往了!想想吧,云端啊,那是多么遥远的唯美的距离,我每次坐飞机都刻意选择靠窗的位置,为的是体会云瑞二字。  相似文献   

2.
蚕语     
1我总觉得,古人很会造字,"蚕"字拆开便是"天虫",意喻上天赐予人类的神虫。蚕,无疑是从高高云端悄悄降临到人间的最纯洁的精灵、最美丽的天使。有了它,才有了精美的丝绸,装扮了精美的中国。在古人眼中,古老的太阳是从一棵巨大的桑树上升起的。桑树是蚕的故乡,由此有了种桑树的地——桑田,有了农桑、桑农、沧桑、沧海  相似文献   

3.
灵感速记     
正一北岛有一首诗,题目是"生活",整首诗只有一个字:网。人称"一字诗"。我觉得这首诗并非一个字,而是三个字,单是一个"网"字不能成诗,必须将题目"生活"也加进来。陶渊明称世俗为"尘网",北岛描述现实生活为"网",两大诗人所见略同。"网"字字形由小篆演变而来。书法家写小篆,基于艺术上的理由,有时在里面写四个×,更是宛如张网以待的样子。古人受道家影响,认为"网"是束缚、是陷害,这个网是网罗;  相似文献   

4.
兰花     
正我收到一个邀请:"周末晚6点,紫峰大厦云端西餐厅,6号桌。敬请光临。"世界第九,中国第四高的紫峰大厦,78层的云端西餐厅。谁会在这么昂贵的餐厅请我?我已退休四年了。事情起源于一篇在网上发表的回忆文章"鼓楼旧事",以实名写了儿时在紫峰大厦原址上的一些往事。"您七十年代住在鼓楼?"一个叫"兰花"的读者留言说,"是否在鼓楼食品大楼边上的一个工行储蓄所存过钱?""是啊,每月都去,"我回答。"那时当学徒,  相似文献   

5.
平安是福     
正古语常说,出入平安,一路平安,平安是福。简简单单"平安"两个字,包含了无尽的祝福和牵挂。"平",由"于"和"八"组合而成。"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气怎么会受阻?因为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气就不顺,"气不顺"就是气受阻。既然气受阻,那么就要设法分解心里的疙瘩,这样才能让气通过。"八",  相似文献   

6.
如果要选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你会有什么选择?有人选"美貌",有人选"财富",有人选"健康",也有人选"生命"和"自由",一个幸福的女人说是"老公"。生活中最重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两个字,难道不是"时间"吗?  相似文献   

7.
草木有本心     
正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国人与"草木"之间早已有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草"是个形声字,我们看甲骨文的"草"字,就像两株小草的形状,这就是"草"的本字。在汉字的构件中,一根草叫  相似文献   

8.
正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赢",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教室掌声雷鸣。我慢慢地说道:"世间最难写的是这个‘人’字,有些人终其一生,却并没有写好这个字。""人"字的一撇代表骨气,一捺代表底气。骨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骨气就有了自尊,有自尊的人就会有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中国人对于羊的推崇,是毋庸置疑的。这从与羊有关的一些汉字,就不难看出。比如:鲜、美、善、祥、羡。羌,更是在商代甲骨文中就留下许多记录的,一个以牧羊为业的游牧部落的名称。古人对羊肉的喜爱,非常生动地体现在"羡"字里。"羡"在《说文解字》中写作"羨",字形下部的"氵欠",文字学家通常认为即"垂涎三尺"的"涎"的本字。"欠"的古文字形,像一个人张大嘴巴的样子,其左边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急才"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了。有一次,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鲁迅被授课塾师出的题目难住了。老师出了三个字的上联"独角兽",学生们思索了一会儿,便有两三个信口应对了,老师摇摇头,不满意。接着,有个学生答"两头蛇",老师说:"勉强合格。"鲁迅在座位上也仔细地想,当他的目光与老师期待的目光相遇时,他心里一下子就急了,恨不得立刻找到一个好答案,可就是想不出来。老师扫视了一下学生们,似乎有点失  相似文献   

11.
无无名     
正道家的最高理想,应该是"被褐怀玉"。"道隐无名",说得很明白。用一个字来概括道家的思想,我觉得应是一个"安"字。"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的"吾乡",不一定做"故乡"解。事实上,能"安",真的是可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的。我们的痛苦,在于我们不安。不安,是因为名利放不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存一留名的念想,心,就安不下来。"道隐无名。"无名,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但刻意追求"无  相似文献   

12.
春撩人     
正春色撩人,真的很难说。似乎,也明白,也朦胧。如果你把"色"仅仅看成"景",春天的景象就摆在那儿,自然是很明白了;然而,那"色",难道只就是"景"吗?就没有人的感受吗?任何事物,一旦有了人的感受,就复杂了,就模糊了,就朦胧了。不过,美的意蕴,也就更丰富了。最喜欢那个"撩"字,像有人用一根细物,轻轻地扫着你的脚心,痒痒的,难以自禁;  相似文献   

13.
锻炼     
正我是一个不爱锻炼的人,但是现在每天会拿出一个小时,到小区的健身操场活动筋骨。这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过因为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也就坚持下来了。你看看"锻炼"这两个字,左边的偏旁,一个是"金",一个是"火",本意象征的是金属的冶炼和延展,都非轻松的工序。右边的部分也很复杂,难以一蹴而就。由此看来,除了专业运动员之外,一般人要想把锻炼身体这件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必得付出持之以恒的毅力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上博<周易>的三个问题:第一,把第一简原释为"击"的字改释为"动",第二,根据第九简"原"字的写法,认定尚秉和先生释"原筮"为"野筮"是正确的.第三,把第十二简原读为"终"的字,改释为"忡".  相似文献   

15.
"艰"有"难治"与"治难"两个基本意义范畴。"治难"意义范畴,后造"垦"字分担,造"垦"之前,"艰"字兼之。"垦"字分担了"艰"字"治难"之义后,"艰"字便只有"难治"之义,沿用至今。《周易》本经的六个"艰"字皆可训"垦",耕垦,开辟,拓荒之义,意即不畏艰难,知难而进,多用其力,掘进不辍。"艰"与"垦",字为古今,语同一源。训"艰"为"垦",乃"艰"字本有之义,无须假借为说。《噬嗑》、《大畜》、《明夷》卦爻辞的"利艰贞"体现了圣人"开拓进取,因时而变"的人生智慧;《泰》九三之"艰贞,无咎"、《大有》初九之"艰则无咎"、《大壮》上六之"艰则吉"诠释了圣人"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每每趣味良多,拆而解之意味无穷,历史上多有趣闻佳话。明朝有个大臣叫万安,在他小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客人知道小万安很聪明,就出了个合字上联,让他对下联: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这个联是个合字联,"日"和"月"合成"明"字。小万安听了马上就对出了下联:  相似文献   

17.
楚简《周易》校释记(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探讨了楚简<周易>蒙、需、讼、师、比、大有、谦七卦的异文,指出"需"字在楚简中实际作"俟",应该是取本义"须待".楚简"惖"作" ",应训为止息.楚简"出事",即"出迕事"、作逆事,也就是"讼".楚简本的" ",较之王弼本、帛书<易经>本及帛书易传<昭力>所引之"次",更近于本字."原筮",即恕免他人的折败.爻辞"厥孚交如,威如,吉",是说其誠信像太阳一样明亮,象父老一样有威望,为人所信服,就会吉利.王弼本的"征邑国",楚简本作"征邦"是有来源的.汉人避汉高祖刘邦讳改"邦"为"国",而"邑"疑从"邦"字"邑"旁来,原本当从楚简本作"征邦".  相似文献   

18.
    
正——流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自来圣贤豪杰都是苦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文人举"墨"字求对,不少人以"笔""书""纸"等字相对,只有一位姓张的文人以"泉"字对之,十分巧妙,一时传为佳话。因为"墨"字上半部为"黑","泉"字上半部为"白",各属颜色中的一种,且词义相反;两字的下半部分别为"土"与"水",同属于五行,也很巧。在名胜中题写一字联的比较少见,因为无论如何一个字无法描绘出名胜的景色。不过,当代联家方克逸为安徽巢湖四  相似文献   

20.
正问心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七个字说明了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心。庄子则用了五个字:"外化内不化。"身可以适应社会,而内心不会妥协。佛陀更简单,就是两个字":觉悟"。其实就是"见我心",不要只见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心。"心学"要理是将儒道佛三家会通与融合:道家主真心,儒家主善心,佛家主美心。尤其是儒家更着重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