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欢出发     
不要犹豫,不要驻足,始终要喜欢出发。喜欢出发就如同喜欢一种氛围,喜欢出发就如同喜欢一片明媚。喜欢出发就是喜欢夜空中吹起的号角,喜欢出发就是喜欢晓风中翻飞的旗帜,喜欢出发就是喜欢震落星斗的马蹄嘚嘚的鸣响,喜欢出发就是喜欢岁月的脚步又一次踏向初旭的晖光。  相似文献   

2.
生命琐语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它如一张弓,弓弦是梦想;它如一口井,能量就是井里的水;它如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尚未摸到窍门就转错了弯;它如一次旅行,是由一分一秒和一厘一米所组成的。所以,不要负担过重,不能在旅途中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旅行包里。  相似文献   

3.
好标题能吸引读者,这不,手头就有一篇:《不要向富人借钱》(作者杨白,载《中外期刊文萃》1999年第15期)。因为与我原本的观念相左,于是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当读到“富人无闲钱。……一个铜板如同一枚在孵化中的蛋,在主人心中,它是一只长满利润羽毛的鸡。……...  相似文献   

4.
钓云朵的人     
人就是这么奇怪,天生就喜欢垂钓。我一直怀疑,人是被吃给吓怕了,凡事都是喜欢从填饱肚子出发,然后,才想到喂饱精神,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钓鱼应该是人类最聪明的捕猎方式了,他们逐渐改变野蛮的  相似文献   

5.
北风乍起,她的短信随风而至:“天冷了,注意多穿点。”暴雨未至,她的短信抢先而到:“要下雨,记着带伞。”至于大雪时节,她的短信更是如影随形:“雪天路滑,不要骑车了。”“下班别急,路上走慢点……”一直以来,她的短信就如同一位贴身的保姆,时刻跟随着你。  相似文献   

6.
智慧语丝     
正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培根不要愁老之将至,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朱生豪人生就是一万米长跑,如果有人非议你,那你就要跑得快一点,这样,那些声音就会在你的身后,你就再也听不见了。——黄永玉  相似文献   

7.
学会欣赏     
人生需要学会欣赏,而不要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欣赏就是赏识和领略,就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  相似文献   

8.
轻装上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出远门,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儿子从家里带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一路上,儿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全都往包里装,没走多远,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儿子累得实在走不动了,求父亲停下来休息,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停,走了几天几夜,他们离出发的地点依然很近。这时候,一直一言不发的父亲说话了:“儿子,你不要忘了我们出行的目的,如果你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难以割舍,全都要带走,你永远也不能到达要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也许你50岁了还一事无成,也许你60岁了还不名一文,也许你70岁了还目不识丁,你是不是认为你这辈子完了? 不!我要告诉你,只要你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下定决心,朝着自己的目标,不管它看上去有多远,道路有多曲折,现在就行动。对,就是现在,就是行动,不要再找种种借口苟安干现状,不要认为已经太迟,只要行动起来就不晚,永远不晚。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编写“编年史”的历史学家只是把记载的年份中那些特别值得注意的事件写下来,事件在其中以严格的编年顺序呈现,就如同串成一串的珠子,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现代史学理论家在指出过去那些世纪里西方史学的进展时,常常喜欢提到这种编年史。  相似文献   

11.
德君兄是我众多艺术家朋友中很有特点的一位。他不似前卫艺术家那样装疯卖傻,装神弄鬼;也不像某些画家动辄以画家自居,吹牛摆谱。他说话不紧不慢,办事从容不迫,一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表情。可以说,喜欢他的画是从欣赏这个人的性格开始的。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不写不画的业余艺术评论者来说,喜欢读画就如同在街头欣赏美女一样,纯碎是心灵向往真善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1记住,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因此,不要认为你是孤独的疼痛者。也不要认为,自己经历着最疼的疼痛。尘世的屋檐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事,就有多少痛,就有多少断肠人。活着,就是要痛一痛的。有声有色地活过,其实就是有滋有味地痛  相似文献   

13.
生命琐语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它如一张弓,弓弦是梦想;它如一口井,能量就是井里的水;它如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尚未摸到窍门就转错了弯;它如一次旅行,是由一分一秒和一厘一米所组成的。所以,不要负担过重,不能在旅途中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旅行包里。  相似文献   

14.
浅谈伊斯兰教的人生观海永龙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就如同对爱情的咏叹一样,被奉为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之一。那么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怎样生活才育意义呢?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享乐。因而盲目地追求荣华富贵,醉生梦死,沉浸在...  相似文献   

15.
清代养生学家石成金有一首《知福歌》,“人生堪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苫,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谜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石老先生的这些格言平实质朴,耐人寻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许多人都喜欢靠短暂的灵感与天赋,成就一时的辉煌,但后半生就销声匿迹了。但如果我们用心血与勤奋打磨一项长久的技术,让它永远发光,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就如同韩国著名围棋棋手李昌镐一样。李昌镐屡屡在世界大赛上夺冠,创下"神  相似文献   

17.
正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当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条信息后的没几分钟,就会挂念收获了多少枚"赞"?渐渐地,我们或多或少对"赞"上了瘾。也许你不好意思承认,其实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这种情况还算正常,因为当我们收获一个"赞"所产生的快乐与我们吃巧克力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更多。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曾在其博文《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中说,年轻人对待点赞的态度如同喝水,而每点赞一次顶多就是"小啜"一口,  相似文献   

18.
葡萄与人生     
假如人生就是吃一串有酸有甜的葡萄,那么,有怎样的吃法,就应有怎样的人生。好象钱钟书先生说过:世上有一种人喜欢先吃酸的,然后揣着美好的希望再吃甜的;另有一种人喜欢先吃甜的,然后怀着美好的回忆再去吃酸的。据说第一种吃法较古典,现代人偏爱第二种吃法——挥霍...  相似文献   

19.
简单生活     
生活能简单的时候就不要复杂。因为我们的世界原本就是简单的,从红黄蓝三种基色出发,“生产”出一个绚烂多彩的社会。人的形成也是简单的,从一个“爱的过程”开始,经过十个月的孕育生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简单启程,简单而终。  相似文献   

20.
成就自己     
成就自己不是世俗的成功,它是一种永不停息的人生事业。它永远的主题就是完善你自己。 成就自己意味着发现自我,孤独但不是寂寞地与自己交流,倾听自己內心的呼声。即从内心中微妙的、纤弱的、易被忽略的低语中探寻自己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需要什么,不要什么;相信什么,忧虑什么;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