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中的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不仅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格局,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伦理维度上以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的矛盾现象凸显出来。面对全球化中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并存的复杂态势,合理的战略选择应该是:理性审视和反思全球化中的伦理认同和伦理冲突,以生态价值观引导下的伦理多元主义应对全球化的文化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文化发展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如火如荼,“西方中心论”愈演愈烈。本文通过对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内在本质的探析,认为伦理文化发展始终以中国儒家文化的“和而不同”为黄金定律。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活的顽症,是阻滞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是引发世界各类矛盾、纠纷与战争的主要根源。当今,全球化及信息化虽然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但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贫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数以亿计的人民仍然忍受着贫困带来的饥饿、疾病、灾难、战争的痛苦与折磨。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中国穆斯林居住相对集中的中西部地区较之东部地区仍显落后,贫困情况依然存在。政府为消除穷困进行了很大努力,专门设立了扶贫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每年下拨专门的扶贫款项。怀着帮助广大中西部穆斯林脱贫致富的夙愿,我们伊斯…  相似文献   

4.
应对全球化态势下价值冲突的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在世界各国之间不仅发展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性,而且呈现出更加尖锐的价值矛盾和冲突。这种复杂情况,使一些人大惑不解。有人片面强调相互依存而无视、否认价值冲突,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是各国、各民族和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甚至称“仇必和而解”是全球化态势下世界格局中普遍通行的客观规律;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价值冲突,却因此而对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产生了怀疑,甚至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忧虑。产生这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的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只要民族国家的时代尚未过去,民族国家的特性就在于维护、坚持这一界限。这个超越与维护、坚持的矛盾始终贯穿于现代生活之中,并表现为人们之间各种利益冲突以及反映这些冲突的各种相互对立的观念。本文试图对此矛盾及其表现作一简略评述。一、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中,哪些因素导致对民族国家界限的超越?1.商品的运动。商品总是要不断寻找市场,它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是扩大,就越要不断超越旧有的界限──从超越县界、省界到超越国界。当代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者的商品跨出国门…  相似文献   

6.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大学哲学系、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主办的“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研讨会,于今年9月21日至23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召开。这次研讨会得到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和各地的60多位代表,以全球化的实质、如何从本质上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考察全球化问题的方法论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问题是当代最为重大的前沿性课题之一;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新的世界话语。全球化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 ,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以至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全球化使世界文明出现了新的组合和新的构建 ,既促进了世界文明间的交流、渗透与融合 ,又进一步催化、强化了各国文明的本土化倾向。文明 ,尤其文化 ,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 ,也与国家、地区、民族密切相关。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引发了文明间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跨文明对话 ,超越利益纷争 ,以维护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企求。在全球…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众多褒贬不一的理解中,往往存在着把经济全球化进程抽象化、单一化的现象,即把“全球化”进程理解为同质的、和谐的、稳定的过程,而忽略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进而对全球化的历史作用作简单化的解释。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对经济全球化的规律、本质和历史意义的把握,离不开对经济全球化内在矛盾的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全球化过程。对现…  相似文献   

9.
程小强 《天风》2006,(1):34-36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无情的竞争给原本就非常复杂的人和社会带来了诸如“道德滑坡”、精神空虚、信仰危机、人情淡薄、诚信危机等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因此对宗教的诉求、对爱的渴望也就为现今试图使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信仰与理性的冲突在现实的社会中得到整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刘挺 《学海》2004,(6):65-69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起点的不平等造成了结果的不平等,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南北之间、发达国家社会内部、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剧。全球范围内愈发明显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造成了一种“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现象,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由此引发。对此,在全球范围内促成一种新的劳资妥协的形成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社会发展呈现两大明显趋势:经济全球化;文明一体化。全球化与一体化使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各种文明空前开放,也使同一文明中的各类因子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空前整合。各文化之间的开放和文明内部各因子的整合在文明演进中必然导致的文化现象就是价值冲突。在所有价值冲突中,伦理价值的冲突表现得最为深层也最为激烈。在开放和整合的文明背景下,现代中国伦理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中西伦理的价值冲突和伦理与经济、社会、文化等文明的诸种价值形式之间的冲突。由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以上两类价值冲突又聚合为古今伦理的激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东西方宗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东西方宗教的种种变化。作者从传统宗教的复兴、民族宗教的冲突、宗教与政治的结缘。宗教的普世化与本色化、新兴宗教的异军突起及东西方宗教的交流与融合等6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东西方宗教的这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价值追求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依循市场的经济原则行事.市场的经济原则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之后,必然带来矛盾与冲突.如何面对矛盾冲突,在接受与正视矛盾冲突之后又当如何作为,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尴尬难题.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两难进路,虽然难于明确地、截然地取舍与平衡,但是基于共同的理性认知能力和共通的对于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我们应该能够做出改变、寻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价值断裂与融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现代化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 ,世界政治在冷战局势结束后即进入了“后冷战”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已不如过去重要 ,取而代之的主要冲突形式是不同文明的冲突。这一断言无疑有以偏概全之嫌 ,然而 ,从文明和文化冲突的特定角度去研究和审视全球化 ,却可以得出关于全球化总体性质的一些普遍性结论。科学地界定文化全球化在全球文化演进过程中的阶段属性和基本内涵 ,是正确理解文化全球化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关于文化全球化 ,学术界一般认为 ,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始…  相似文献   

15.
全球政治伦理的现实基础与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一面是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一面是民族和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它既是一个合作和整合的历时性过程,又是一个分化加快、多样性纷呈的共时性过程。自资本主义诞生伊始的全球化进程,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全世界的支配和控制过程。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日益强盛,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文明冲突论、多元文化论盛行,民族主义势力抬头,本土化趋势加强,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人类进入了多元差异与整合统一并存的新全球化时代。这里的全球化在实质上仍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的主导,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跨国化发展以及对当代世界的总体控制,仍具有阶级、制度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广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文明冲突与哲学对话 :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于 2 0 0 3年 9月 2 6日至 2 9日在桂林举行。来自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术精英和专家 6 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对许多论题从学理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一、全球化语境中文明冲突的本质和效应什么是全球化语境 ?首都师范大学叶险明认为 ,所谓全球化语境 ,是指人类文明和文化在不断超越国家和地域界限基础上的积累、传播、交流和发展的语言环境。全球化语境在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焦文峰 《哲学动态》2003,(11):31-33
全球化不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学术界特别加以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迄今为止,由于全球经济交往日益密切频繁以及这种交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造成了直接后果,关于全球化的讨论绝大多数集中于经济全球化问题.对于文化全球化问题,由于其表现不像经济全球化那样具体、直接和明确,所以一般人对于它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而且,文化全球化经常被一些研究者视为全球化研究中难以攀越的一块高地.韩璞庚等所著<全球化与价值冲突>一书(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以下简称韩著),选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往的一个侧面,采纳了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的研究框架,并另辟蹊径,从这一框架中的核心部分即价值冲突部分切入,全面梳理了全球化与价值冲突、价值融合的关系.这在目前全球化论述中当属有创意之作.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主权--兼论邓小平的国家主权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炳元 《学海》2001,(3):20-24
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复杂过程,其焦点是国家主权问题.全球化的世界性、客观性和进步性,决定了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的相对性、局限性和历史性;全球化的民族性、主观性和破坏性,又决定了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必要性和特殊性.邓小平的国家主权观,对于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在21世纪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全球化背景的世界宗教已进入复杂多元的发展阶段,与国际政治、民族问题形成密切交织。民族、宗教矛盾的突出,使世界进入多事之秋。西方强国以为靠武力就能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结果导致以暴抗暴、以恶对恶、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在这些突发事件中,人们似乎看到了宗教之影,西方国家也因此卷入国际民族宗教冲突。人们处在战争、动乱的恶梦之中,因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重新引人注目。而对  相似文献   

20.
周泉 《哲学动态》2023,(4):23-32
马克思对历史事件常运用悲剧或喜剧的“隐喻”方式加以论述,并以此戏剧化的“隐喻”方式揭示历史现实中悲喜剧转换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不同于戏剧中的悲剧与喜剧,现实中发生的悲剧与喜剧可以从阶级斗争中找到现实性根源。基于这种现实性理解,马克思以“滑稽剧”“讽刺剧”“笑剧”等“隐喻”的叙事方式揭示了现实中不断上演的悲剧与喜剧斗争转换及其内蕴的历史辩证法。悲剧或喜剧冲突本质上根源于现实性与必然性的矛盾斗争。悲剧冲突源于尚未获得现实性的必然性与已经丧失必然性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斗争,喜剧冲突源于已经丧失必然性的现实性与尚未获得现实性的必然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从历史现实性与必然性的冲突中揭示悲剧与喜剧转换深蕴的历史辩证法,既凸显了审美艺术与理性主义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同时也在阐明悲喜剧冲突现实动因的基础上深化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理解,为确立批判与发展的历史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