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具有良好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使用多水平建模,分析了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的心理环境特征对10826名小学4~6年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途径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及学业成绩中分别有10.0%和33.3%的变异来自学生个体以外的学校因素。(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学校学生总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总体和学生个体知觉两个层次的学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影响均显著大于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与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相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相对较强。(3)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受到学校所在地、学校师资水平、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显著调节。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处于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庭年收入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作用;对处于农村、师资水平较低、平均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相对更强的保护性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环境仅部分中介其作用;且学校总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强度受到学校所在地、师资水平和学校学生总体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对其二、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及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的字词流畅性可以预期其二、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性对二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对全国 1 3所大学共 2 0 0 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 )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依次有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 ,大都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2 )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 ,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感均高于一、四年级 ;(3 )女生在择业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高于男生 ,男生在家庭、恋爱、身体健康、适应和挫折方面的压力感高于女生 ;(4)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5)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法,对33所学校初二年级的122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探讨了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学校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著性差异;(2)开放性对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存在不同学校间的差异;(4)学校环境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显著增强开放性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5.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汉语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进行历时6年8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儿童六年级时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呈持续地非线性增长,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是儿童口语词汇知识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表现出差异稳定的发展模式;(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和相关阅读认知技能后,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显著预测六年级时的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且对阅读准确性和阅读理解的预测比对阅读流畅性的预测更强;相对于起始水平,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速度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编制了“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该测验有文字、数字、图形三种测试材料,包括比较分类、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认知、类比推理、抽象概括6个分测验。793名1~4年级小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刘俊升  周颖  李丹 《心理学报》2013,45(2):179-192
使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8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历时三年的四次追踪测试, 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建模, 检验小学2~5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变化趋势, 并考察不同性别儿童孤独感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同伴接纳对孤独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 2~5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呈曲线递减趋势, 递减速度逐渐减缓, 起始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2)女孩起始的孤独感水平显著低于男孩, 而发展速度、加速度则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较高的同伴接纳对当时儿童孤独感的降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孤独感发展的情境观, 并结合儿童认知、自我发展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儿童类别学习中知识效应的年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特征主题的类别学习实验范式,考察了儿童类别学习中知识效应的年龄差异。63名小学4年级学生(年龄范围9~10岁)、65名小学6年级学生(年龄范围11~12岁)和77名初中2年级学生(年龄范围13~14岁)参加了本实验。结果表明:当类别特征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主题时,3个年龄组儿童类别学习的轮次和错误数均显著下降,而且主题突出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统一主题条件下,小学4年级、小学6年级和初中2年级3个年龄组儿童类别学习的轮次和错误数依次减少;而在无主题和突出主题条件下,3个年龄组儿童类别学习的成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149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口语词汇知识进行了历时3年的5次追踪测试, 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1~3年级学生汉语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 并考察了语音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口语词汇知识发展轨迹的影响。结果发现:(1) 1~3年级学生口语词汇知识发展轨迹呈曲线形式, 其中前两年呈线性发展, 三年级时呈加速发展, 发展速度是前期发展的两倍, 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2)语音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均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 (3)只有同形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小学2~5年级儿童基于成功基础率的策略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8名小学2~5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BST实验任务,对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进行控制,探讨了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差异和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在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的情况下,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2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3年级儿童,2、3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4、5年级儿童。(2)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发展存在阶段性,儿童在小学2~5年级内策略适应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一种渐进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为从小学2年级到4年级儿童的策略适应性呈现显著的、渐进的变化,4、5年级之间儿童策略适应性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家楣  陈宁  胡霞  丁志刚 《心理科学》2008,31(6):1291-1295
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地区青少年心理适应的状况,在全国调查的背景下,通过对上海地区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515名青少年的调查和对仝国数据的比较发现:(1)上海市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性总体水平略低于全国;(2)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初二年级的心理适应性最差;(3)适应性在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女生在生理适应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显著高于女生;(4)学校性质、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等因素与青少年心理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业不良学生考试焦虑及考试焦虑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3,26(5):839-842
本研究以小学四年级学生8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157名、高中一年级学生89名,共32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法和测验法研究了学业不良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和考试焦虑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者的考试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学业优秀者,尤其初中学业不良者与学业优秀者之间差异极显著;来自智力与学科学习活动挫折可以导致学生焦虑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3.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特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静  徐芬 《心理学报》1991,24(4):30-37
本文分析了《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特点及其在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认知缺陷中的作用。该量表由三个分测验和七个项目组成。量表的常模取样于浙江省十个城市的333名1~3年级儿童。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表明:(1)该量表能反映出小学儿童认知能力随年级增长的趋势;(2)重测信度表明量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3)该量表有较好的鉴别效度,而且效度检验的结果说明了学习不良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的“多病源”特征。  相似文献   

14.
小学儿童情绪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桑标  王振 《心理科学》2007,30(3):758-762
本研究采用故事情境法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随机抽取60名小学儿童(2、4、6年级各20名),研究他们对五种不同的情绪状态识别、情绪原因认知、情绪外在行为表现认知以及对情绪后继调节方式的认知发展特点。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情绪认知在小学不同年级有明显发展;基本情绪认知最好,其次是积极自我意识情绪认知和冲突情绪认知,对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最差;情绪识别和情绪原因认知明显好于情绪行为认知和情绪调节认知;对情绪表现者的情绪认知明显好于对情绪接受者的情绪认知。  相似文献   

15.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分化与联系。结果发现,6岁左右是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期;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获得情绪解码能力;儿童的二级未知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之间,儿童的情绪解码与二级情绪理解之间,在发展上存在1~2年的差距;二级推理能力是儿童进行二级心理状态认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264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追踪其从学前到学龄低段的语言认知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探索儿童小学1~3年级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以及4岁时的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对上述两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阅读准确性在小学1~3年级呈线性增长模式,起始水平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个体差异逐渐扩大;4岁时的语音意识和命名速度均能预测儿童阅读准确性的起始水平,仅语素意识能预测阅读准确性的发展速度;(2)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呈线性增长模式,起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个体差异逐渐扩大;4岁时的语音意识和命名速度均能预测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仅命名速度能预测阅读流畅性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7.
以西北民族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1所多民族混合学校、1所单一少数民族学校以及兰州市1所普通中学的521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地位量表和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探讨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心理地位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北民族地区藏汉混合学校学生的心理地位显著高于单一民族中学的学生,但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西北民族地区藏汉混合学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单一民族中学的学生,但与普通中学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3)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4)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地位特征能够较好地预测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进行历时三年五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阅读理解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低年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呈非线性发展,其中一年级快速发展,二、三年级时进一步发展,但发展速度变缓,起始水平低的儿童其后发展速度快,表现出补偿模式;句子阅读流畅性呈线性发展,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时间逐渐增大,表现出马太效应;(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语言认知技能后,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预测儿童三年级时阅读理解水平,而句子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不能预测,但发展速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说明字词阅读流畅性和句子阅读流畅性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相比句子阅读流畅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且两者的发展速度均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各项认知能力,就必须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有一个较清楚的了解。因此,我们选用超常认知量表对上海实验学校二年级某班31名被试进行了一次认知能力方面的测试。通过测试,我们试图了解该班每个学生及该班全体学生各项认知能力现有的发展水平,了解各项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36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2)不同年级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不完全一致,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上,一年级学生优于其他年级,而在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上一年级学生最低;(3)女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4)文科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