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体肝移植术虽部分解决了供肝短缺问题,但需从活的供体身上切取部分肝脏,使其承担手术创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故存在诸多伦理问题。本文应用质性研究,对7名与活体肝移植相关的不同领域专家及6名手术相关者进行访谈,采用 Nvivo9.0软件辅助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审查、供体选择及心理评估的相关伦理问题。结果显示,尽管活体肝移植手术仍在全国多家医院进行,目前政府对活体肝移植伦理审查和监管更加严格,伦理审查缺少对供体、受体的心理综合评估。因此,建议建立健全并推广死亡器官捐赠注册系统以增加肝源,减少活体肝移植对供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并开发适用的心理综合评估工具,评估结果应列入伦理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对被害人心理损害进行分类和评估,有益于建立更加公平、科学的补偿制度,帮助被害人得到最适合的救助,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被害人心理损害的评估可以从犯罪类型与严重程度、被害人个人特征、社会支持系统以及社会对被害人的认知和态度几个维度进行,与之相应的可以从信息获得、实际帮助、情感支持三个方面制定综合救助方案。  相似文献   

3.
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ISM)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危机干预体系,涵盖了当代整个危机领域的多种危机干预内容,综合考虑到在个人、团体、家庭、组织甚至整个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CISM的功能、核心内容以及该体系在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情况与效果,并提出了CISM对我国建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远程心理服务(Telepsychology)是利用远程通讯技术提供心理服务的新兴心理服务方式, 虽然在COVID-19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仍缺乏相关行业应用规范及专业培训体系。现有的远程心理服务三维模型以应用环境、应用领域、应用方式为服务框架, 结合九个应用领域开展远程心理服务。我们根据已有研究提出了以咨询师、治疗方法、远程技术手段为主要因素、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远程心理服务应用模型。人工智能在远程心理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机器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与情感分析、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目前, 远程心理服务正以蓬勃的态势极速发展:其在提高心理服务督导效率、减少服务成本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同时在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对远程心理服务的接受度、来访者的适应性、重视程度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未来远程心理服务可以在监管体系、从业者培训、远程应用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ISM)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危机干预体系,涵盖了当代整个危机领域的多种危机干预内容,综合考虑到在个人、团体、家庭、组织甚至整个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CISM的功能、核心内容以及该体系在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情况与效果,并提出了CISM对我国建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魏勇刚  李红 《心理科学》2007,30(6):1514-1516
心理账户是普遍存在于个体心理中的一套或者多套记账体系。这种体系往往是以非预期的形式存在,并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潜在的影响。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使得个体在行为决策时往往无意识地偏离正常的价值判断或者计算法则,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作用机制可以解释儿童心理理论、价值判断、情感决策以及自我控制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政策逻辑, 分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应该采取研究视角、学科体系和研究取向等的多重整合, 包括个体、情境和社会视角的整合, 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整合, 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整合。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 整合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治理的机制和过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建构影响社会发展的心理环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构需要社会发展的视角, 应该探索社会发展心理学的路径来承担整合学科体系和社会治理实践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语言学领域,情绪信息加工是语篇理解的重要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读者在语篇阅读中可以在线地、自动地推测出语篇情绪信息,追踪情绪信息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更新。语篇理解相关的模型及一些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实证研究表明语篇情绪理解至少包括两个重要的加工过程:一是对语篇情绪信息的实时监控,二是对当前情绪信息的评估与更新。相关的功能磁共振(f MRI)的研究表明语篇情绪理解除了需要经典的情绪加工网络,还需要多个脑区网络的参与,如,语篇理解网络、心理理论(To M)网络。未来研究还需更加深入地、更加细致地探讨语篇情绪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也可以为情感计算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心理矫治方法在中国监狱得到了普遍应用。这是因为,导致犯罪的心理原因较突出,罪犯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需要开展心理矫治,以提高改造质量。心理矫治通过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善用罪犯寻求改变的心理,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帮助其调节不良情绪,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改善或消除异常心理,达到完善其人格(个性)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0.
蒋多  何贵兵 《心理科学进展》2017,(11):1992-2001
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将产生不同结果的多个备择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无论决策结果涉及的是金钱、健康、环境或是其他事物,它们都同时具有多重属性,如发生的概率,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在谁身上等,这些属性会和结果量一起影响人们对结果效用的评价和对备择方案的选择。以往有关风险决策、跨期决策和社会决策的理论分别探究结果的概率属性、时间属性和人际属性如何与结果量一起共同决定人们的效用评估与选择,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决策模型。然而,心理距离理论则认为,决策结果的概率、时间、空间、人际等属性本质上都可被表征为结果在决策者心中的心理距离。这意味着风险、跨期和社会决策模型有可能经由心理距离而得以统一。近几年来,众多研究围绕这一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了各种心理距离的同质性,探索了基于心理距离的心理折扣现象及其规律,探讨了时间、概率、人际、空间距离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未来研究还应更加重视对多特征决策的研究,探索心理距离之间的替换率和通币问题,探究心理距离的本质及其整合方式,以期形成统一的决策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吕小康 《心理科学》2012,35(6):1502-1506
假设检验思想的提出者Fisher与Neyman–Pearson在统计模型的方法论基础、两类错误的性质、显著性水平的理解、以及假设检验的功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 使得心理统计中最常用的原假设显著性检验模式呈现出隐含的各种矛盾, 从而引发了应用上的争议。心理统计不仅需要检讨现有检验模型的模糊之处和提出其他补充性的统计推论方式,更应注重反思心理统计的教育传统, 以建立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统计应用视野, 使心理统计为更好地心理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2.
心理解剖是一种综合性、回顾性的研究方法, 指的是通过访谈死者的知情人或信息代理人, 收集死者生前和死后的相关信息, 重新构建死者的社会、生理、心理状况, 以推定其自杀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 心理解剖对自杀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是自杀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心理解剖的研究过程, 为该方法在自杀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另一部分论述了通过心理解剖研究得到的自杀的危险因素, 帮助更加详细地了解心理解剖在自杀研究中的研究进展。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心理解剖的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同时有必要应用心理解剖进一步探索自杀的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 罗夏综合系统不断发展, 新增了XA%与WDA%、知觉−思维指数PTI、GHR:PHR等多个指标, 修改了8个群变量, 删除了精神分裂SCZI指标。这些新调整虽然不是本质性的, 但使得罗夏综合系统内容更加完善, 信度和效度不断提高, 更加精确化和标准化, 成为西方不可或缺的心理测验工具。尽管罗夏综合系统不断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操作过于复杂、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罗夏综合系统作为一个代表性的投射测验, 与其它客观测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心理测量体系, 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广告业的发展,广告界对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方面给予了愈来愈高的重视。广告设计师应该从契合消费者的心理为出发点,通过在广告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从而实现更大的广告效应。为使广告的效果更加突出,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的选择组合,使广告不落俗套、更具个性、更为深刻、更加表现出企业产品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ED术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微创治疗前的心理状况,对442例行MED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术前心理评估。结果显示MED微创治疗前患者SAS、SDS测量分明显高于常模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程长短等都与心理状况的改变相关。有34.9%的患者SAS得分和36.7%的患者SDS得分显示阳性。因此,临床骨科医师应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在MED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并对心理状况较差的患者进行术前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围绕如何建设绿色养老住区,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养老住区的标准和评估体系。这为我国建立绿色养老住区评估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养老住区发展现状,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住区的技术评估、绿色底碳技术评估和住宅性能认定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认知评估、自我调控和网络社交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需求量表、网络利弊权衡问卷、自我调控问卷和网络交往问卷对5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需求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交;对上网的好处和代价认知评估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自我调控在心理需求和网络社交间起调节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显著影响网络社交,对上网的好处和代价认知评估在二者间起中介作用,自我调控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心理需求影响网络社交的内在机制,可为网络时代大学生进行健康网络社交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心理评估是指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共同指导下,综合运用谈话、观察、测验的方法,对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分析的总称。心理评估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标准化测验,另一类是非标准化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辉 《心理学报》1988,21(1):72-78
新开拓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心理学史已经宣告建立。它填补了世界心理学史的一项重大空白,为国内外心理学界所瞩目。它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划清了一些基本的界限;基本范畴与术语的研究更加深入,整理出了一套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体系;开展了中西比较研究,更有说服力地确立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建立和发展了国际学术联系,扩大了中国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了国内外心理求助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将心理求助视为一个内部决策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问题知觉阶段、自助评估阶段、他助评估阶段。在不同的求助阶段,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这个理论模型所作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