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气质情绪特性理论框架下,编制《青少年儿童气质情绪特性问卷》,并对小学至大学共5831名学生的气质情绪特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学段女生情绪产生的速度都要快于男生;小、初、高三学段与大学阶段相比,情绪变化速度更快且更外显;本科生比专科生情绪更外显且更易控;文科生比理科生对情绪更敏感、产生强度更强、产生速度更快、变化速度更快且更外显。此研究为深入探索个体的情绪特征,拓展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张文海  卢家楣  张庆 《心理科学》2011,34(4):834-838
青少年情绪调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但环境变量是如何通过个体内变量对情绪调节施加影响还不清楚,我们现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教师情感能力在青少年学生气质影响其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选取7-12年级1385名男女学生,和对应的36名班主任,分别施测学生问卷--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和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结果表明:在学生水平,认知重评与气质维度的努力控制和亲和性正相关,与激情负相关;抑制只和负性情感正相关。在教师水平,教师的情感管理减弱了激情和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而教师的情感沟通增加了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教师的情感管理增强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反而教师情感理解降低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因此,气质的不同维度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不同,教师情感能力的不同方面对这种影响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提示在开展情感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气质学生选择不同的情感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自编的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和儿童气质问卷(PTQ)对幼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除自我安慰外,其它各种情绪调节策略都与气质的某些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在问题解决和被动应付这两种调节策略的运用中存在显著差异.此外,5岁的难养型幼儿对替代调节策略的运用显著多于同年龄的易养型幼儿.  相似文献   

4.
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俊升  桑标 《心理科学》2011,34(5):1095-1100
采用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以及情绪调节外显态度问卷对134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测验,考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对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随年龄的增长,其积极程度逐渐下降;(2)情绪调节外显态度表现出不依赖于年龄发展的稳定性,同时情绪调节外显态度的性别差异显著;(3)情绪调节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呈较低程度的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的心理结构,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41名学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任务测查,考察了父亲情绪表达、儿童气质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亲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社会能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对外显、内隐行为问题有正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积极情绪性对其外显行为问题与社会能力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消极情绪性对其社会能力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对其外显行为问题有正向预测作用;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外显行为问题有较强地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社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父亲情绪表达与儿童努力控制、消极情绪性对儿童社会适应有显著交互作用,父亲情绪表达对不同气质特点儿童的社会适应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际情绪调节是重要的社会性情绪调节方式,为阐明其与积极情绪的关系,采用人际情绪调节量表、内隐与外显积极情绪量表、表达抑制量表和情绪调节困难量表进行了调查。1159名被试的分析结果表明:(1)人际情绪调节显著正向预测内隐与外显积极情绪;(2)且情绪调节困难是人际情绪调节预测内隐积极情绪的调节变量;(3)表达抑制是人际情绪调节预测外显积极情绪的中介变量。这表明运用人际情绪调节可增加积极情绪,但是其作用效果与个体的情绪特质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引  贺雯  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82-1888
不同的情绪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表现过程中塑造着不同的心理环境, 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一致性。正性情绪增加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联结, 然而负性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一致。单一考虑情绪的正负效价不足以解释具体情绪影响的差异性, 情绪的确定性、情绪与直觉信任的交互作用均会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联结产生影响。理论方面, 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及情绪-信息模型对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特定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 并考察情绪是否会对内隐刻板印象与外显刻板印象的联结产生调节作用, 以及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联结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8.
问题行为作为儿童期的异常行为妨碍儿童正常的社会适应, 通常包括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儿童情绪调节功能的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关成因亦源于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 从气质的四个维度出发(积极情感/接近、恐惧/行为抑制、愤怒/烦躁、努力控制)分析了情绪调节与常见调节策略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相应的情绪调节训练干预。未来研究应结合儿童气质特征, 深入探讨气质各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儿童情绪调节以及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并在纵向研究中加入神经生理相关技术, 考察三者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此外还应开展国内本土化研究, 开发适合我国问题行为儿童的实践干预方案, 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基于视听双通道的音乐情绪冲突效应、冲突情境下的优势加工通道和音乐经验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音乐表演视频为材料,比较音乐组和非音乐组被试在一致型和不一致型视听双通道下的情绪评定速度、准确性及强度。结果发现:(1)一致型条件下的情绪评定更准确且更强烈;(2)不一致型条件下,被试更多以听觉通道的情绪线索为依据进行情绪类型评定;(3)非音乐组被试比音乐组被试更依赖视觉通道的情绪线索。结果表明:通道间情绪信息的不一致阻碍了音乐情绪加工; 听觉通道是音乐情绪冲突情境下的优势加工通道; 音乐经验降低了情绪冲突效应对音乐组被试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根据James R.Averill(1997)等人的观点,从整合的角度探讨了情绪问题,阐述了情绪分析的框架。此框架由6个情绪变量组成,分五个水平。在阐述了这五个水平及其关系之后,又从下向上论述了处于不同情绪组织水平上的成份反应、情绪状态、情绪症侯群和气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情绪刻板印象,并分析内隐和外显测验的关系,对280名大学生进行了外显连线测试,对87名大学生进行了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发现: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中,男女大学生均存在性别情绪刻板印象,将男性名字更多地与愤怒词相联系,将女性名字更多地与高兴词相联系;男女大学生的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女生更明显地表现出"男性更容易愤怒、女性更容易高兴"的偏见;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相关不显著,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旨在编制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通过增添对日常情绪诱发情境的描述,增强关于对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测量的生态效度,获得更具有现实意义且真实的结果。根据访谈(n=30)获得诱发青少年日常情绪的典型情境,编制了问卷的项目;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n=268)确定的正性情绪调节问卷项目为15个,负性情绪调节问卷项目为20个,皆抽取了四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认知重评"、"认知沉浸"、"表达抑制"、"表达宣泄"。经验证性因素分析(n=269)以及信度检验,问卷的各个心理测量学指标均符合要求,表明该结果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可用作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外显与内隐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Yonelinas等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对再认记忆测验中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分离的方法,以96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诱发抑郁与非临床抑郁状态下外显和内隐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诱发抑郁组和非临床抑郁组对抑郁词的外显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对中性词和愉快词;对抑郁词的内隐记忆成绩亦显著高于对中性词和愉快词,且显著高于控制组对抑郁词的内隐记忆成绩。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在非临床抑郁个体和诱发抑郁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中均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具身内隐情绪和外显情绪之间的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实验采用情绪视频启动范式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同时采用面部表情操纵技术诱导其具身积极情绪或具身消极情绪,然后要求被试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替代使用任务(AUT)与顿悟字谜测验。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下,情绪相容组的AUT流畅性得分显著高于情绪不相容组;而在消极情绪下,情绪相容组的AUT原创性得分与顿悟字谜得分显著高于情绪不相容组;灵活性在两种情绪条件下的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面部表情和外显情绪的相容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下的情绪相容性分别影响着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成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教师评定的3~9岁儿童气质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文  杨丽珠 《心理学报》2005,37(1):67-72
该研究采用理论推导、开放式问卷和个案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对744名3~9岁儿童的气质进行理论建构,自编儿童气质教师问卷,采用AMOS技术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3~9岁儿童气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3~9岁儿童气质是由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和专注性五维度组成的多维整体;研究所编制的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唾液皮质醇和日志记录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的方法, 考察新入园的59名幼儿皮质醇变化与两个月期间患URI次数、持续时间的关系, 同时检测了幼儿气质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新入园幼儿在国庆小长假后的第一周内, 其皮质醇变化的整体趋势表现为下午的皮质醇水平比上午的皮质醇水平高; 上、下午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幅度与其患URI次数显著负相关, 注意分散度与患URI次数呈显著正相关,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其患URI的平均持续时间显著负相关; 趋避性能够调节上、下午皮质醇水平变化幅度与URI的平均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幼儿面对新入园这一急性压力事件时, 皮质醇水平的暂时性升高对免疫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来抵抗URI。幼儿气质的认知、情绪的或注意的不同过程与URI以及对皮质醇变化水平与URI关系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旨在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情绪情景事件以及内隐和外显两种测量方式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选取自闭症和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各21名,以序列图片的方式呈现从动画片中截取的不同效价的情景事件,外显任务要求被试直接判断事件主角的情绪、内隐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事件的一致性。结果发现:1.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判断正确率均显著不如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负性情绪上存在明显的理解缺陷;2.在内隐任务中,正常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自闭症儿童的正性情绪都表现出更弱的相对于中性情绪的理解效应;自闭症儿童的负性情绪理解则在两种任务中都接近于无。这些结果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在外显和内隐任务中都存在负性情绪理解缺陷。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旨在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情绪情景事件以及内隐和外显两种测量方式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选取自闭症和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各21名,以序列图片的方式呈现从动画片中截取的不同效价的情景事件,外显任务要求被试直接判断事件主角的情绪、内隐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事件的一致性。结果发现:1.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判断正确率均显著不如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负性情绪上存在明显的理解缺陷;2.在内隐任务中,正常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自闭症儿童的正性情绪都表现出更弱的相对于中性情绪的理解效应;自闭症儿童的负性情绪理解则在两种任务中都接近于无。这些结果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在外显和内隐任务中都存在负性情绪理解缺陷。  相似文献   

19.
梁亮  吴明证 《应用心理学》2009,15(4):334-338
探讨了婚姻关系中自尊、情绪表达、情绪表达冲突与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86名被试完成了自尊、情绪表达、情绪表达冲突与婚姻满意度问卷。结果发现:低自尊导致了高情绪表达冲突,且高情绪表达冲突不利于伴侣的情绪表达和婚姻满意度;自尊通过情绪表达和情绪表达冲突影响婚姻满意度;男性的情绪表达冲突高于女性,且自尊通过情绪表达冲突影响婚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在男性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静华  郑勇 《心理科学》2014,37(1):40-47
通过行为实验(点探测)和ERP实验(情绪Stroop)两个实验任务,考察了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及其脑机制。结果表明:高外显攻击者对愤怒面孔存在注意偏向;高外显攻击者在愤怒面孔上的N100波幅显著低于中性面孔,表明其注意分配和调节能力较弱;高外显攻击者较之低外显攻击者的P300波幅更小表明其存在注意等方面的认知加工缺陷,N400波幅更小表明其对愤怒面孔进行语义编码时加工更为流畅;外显攻击组与内隐攻击组在FCz和Cz电极点上不同。这为内隐/外显攻击二者有着独立结构提供了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