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各维度与厌学现象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a.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b.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分离现象;c.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 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d.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00名中学生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315份。结果发现: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正向预测人际信任;中学生人际生活满意度能正向预测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描述问卷和学业倦怠问卷对120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了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及其三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业、非学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学业、非学业自我概念显著负相关;学业、非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倦怠及其三维度都具有显著负相关;(2)学业自我概念与非学业自我概念在积极、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学业倦怠状况及量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学生学业倦怠的研究,编制了中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并分析了中学生学业倦怠状况。结果表明:学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和行为不当4个维度;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以363名初中阶段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学业自我妨碍在流动儿童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与学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认同整合的调节作用。结果如下:(1)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学业倦怠;(2)学业自我妨碍在流动儿童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与学业倦怠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认同整合会调节个体歧视知觉、学业自我妨碍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自我评价是Judge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他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目的:本研究采用Judge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研究了中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进一步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方法:我们采用自行翻译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由研究者本人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33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结果:①生活满意度、正性和负性情感在核心自我评价的高、中、低不同得分组中差异显著。②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正性和负性情感相关十分显著。结论:本研究支持了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很好地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运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儿童希望量表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对934名青少年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希望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希望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希望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核心自我评价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也通过希望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希望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学生生活状况:态度和行为调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39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发展资源、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发展资源、核心自我评价及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2)核心自我评价在发展资源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发展资源与消极情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到生活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存在性别差异,核心自我评价对男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李晶  张杰  朱莉琪 《心理科学》2011,34(3):619-624
目的:考察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使用About me问卷与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来调查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选取语文、数学英语和总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指标,对自我评价和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1)初中生的学业自我评价要好于高中生;(2)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学业努力程度和学业能力与学业成绩间存在正相关,尤其是自我评价的学业能力对各种学业成绩的正向预测作用都较大。长处和困难方面只有总分对数学成绩的负向预测作用较大。结论:不同年级学生在自我评价的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初二年级在学业自我评价和长处困难上的得分都较高;学业自我评价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较明显,本研究中发现对困难方面的自我评价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较弱,但困难总分对于数学成绩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仍没有实证研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稳定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以1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于三个时间段分别测量被试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核心自我评价稳定性以及生活满意度,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稳定性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能够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但稳定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稳定性在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9名师范生进行施测,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目标定向、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存在显著差异;(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分别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师范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班级集体效能问卷,选取26个班级的1125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影响。在控制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倦怠具有直接的关联:班级正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班级负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情绪与生理的消耗越严重;班级优秀成员的效能越高,则其他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越低,师生关系越疏远、生理消耗越严重;而班级成员的自我效能越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情绪的损耗越小;(2)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级的正向和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就越弱;班级的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情绪耗竭的负向影响就越小;优秀成员效能越高,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习低成就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大;而成员自我效能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也强。  相似文献   

13.
孙兰孟慧  仲伟佶 《心理科学》2014,37(5):1232-1237
本研究以245名企业员工为被试,从感知到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角度探索了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生活满意度不同领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家庭、朋友、工作和自我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家庭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朋友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朋友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能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的非关系型领域,能通过各类社会支持分别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的各类关系型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采用整群抽样以1293名中学生为被试,并对其中531名进行纵向追踪,探讨以生活满意度和内化问题构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的可行性、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以生活满意度和内化问题为指标的DFM在中国中学生中适用;(2)完全心理健康组的学业和社会功能最好,疾患组最差;(3)完全心理健康组的稳定性最高,有症状但满足组最低;(4)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和学业情绪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和内化问题。结论:以生活满意度和内化问题为指标的DFM为复合指标DFM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和学业情绪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中学生自尊、学业自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随机选取初一到高三学生共592人,用一般自尊量表(SES)、一般学业自我量表(G-ASCS)和主观幸福感量表(SWB)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业自我是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部分中介,且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具有跨样本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鉴于此,中学生积极的学业认知、体验和评价对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石雷山  高峰强  王鹏  陈英敏 《心理科学》2012,35(6):1393-1397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139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学业自我效能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 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接近定向与学习倦怠具有负向联系,而成绩回避定向与学习倦怠具有正向的关联;(2)学业自我效能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在学习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成绩接近定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学业自我效能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效果较为明显;而在成绩回避定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学业自我效能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性,对北京市四所初中697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进行了班级地图量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测查。结果表明:(1)总体班级环境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女生在学业自我决定上具有小效应量的显著优势,男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核心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班级行为自控可以显著预测学业压力,两者共同解释学业压力12%的变异;(3)男生和女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4)女生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男生群体,说明性别对此中介效应存在调节作用。最后对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机制及其对女生群体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5所公立小学的1161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成长型思维模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小学生学业成绩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成长型思维模式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3)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4)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190名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以及相关家庭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1)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亲子关系满意度、对父母婚姻幸福程度的评价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2)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3)亲子关系满意度、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型教养方式是预测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有力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主观幸福感和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翻译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对江苏省南通市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在延缓状态和获得状态下均差异显著;延缓和获得状态在主观幸福感的三维度上均差异显著;(2)相关分析表明,延缓状态和获得状态下的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正性和负性情感的相关显著;(3)回归分析表明,自我同一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在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自我同一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均可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变量,核心自我评价是自我同一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