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最开明的爱     
有个吸毒、偷窃、赌博什么都干的日本大学生,某天,在无比的空虚中觉悟了,决心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于是他走遍全世界最落后的角落、最险恶的灾区、做最粗重的工作。在艰苦努力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是怕父母担心,他从来不敢禀报父母自己到过哪些国家、受过什么伤、做过什么事。  相似文献   

2.
论作为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社会与传媒对于诸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等各种“精神”的呼吁和赞扬之声日渐高涨。这是一个让人感到高兴的好事情。毛泽东早就说过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的精神性状直接决定着他生活的方向、意志的强弱和作为的大小 ;而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 ,也都需要人的“精神”来做支撑、做动力。我们今天要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更是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精神”。这应当说是不成问题的。然而 ,什么是“精神” ,我们现在倡导的各种精神的…  相似文献   

3.
调子低一点     
金庸、王蒙在香港论“剑”谈道、漫话人生,作了“做个快乐的书君子”的专题报告。其中快乐第三招是:调子低一点。王蒙说,我常常提倡低调原则,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不要把调子唱得太高,唱得太高了会吊起人家过高的期望值、过高的胃口,但你实际上不一定能做得到。你的调子过高还容易变成一个靶子,变成一个目标。有些写作的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是大的刊物,还是小的刊  相似文献   

4.
也许我们太过于关注自我,只注意到“我”曾对别人做过什么和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并且内心强烈地期待着被感激、被回报和被关注 ,从而忽略和忘记了我们更多地是在接受他人和自然的恩赐。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安宁     
陆道骆 《天风》2008,(12):37-37
罗伯特·米尔是一位德国人,今年109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德国仅有的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据说,他也是目前德国最长寿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教     
<正>我们认识到公民权利的基督教方面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挑战在经济和军事事件中的国家对于信任的错置。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使国家和它的机构的目标倾向宗教的忠诚的诱惑。——《芝加哥宣言》从"一战"到大萧条虽然美国没有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和冲突都没有到达美国本  相似文献   

7.
正家训是一种于亲情中培育规范、生养中予以教化的教育手段,一种于国家正式组织之外的道德教育。家训的内容是关乎人在这个社会"能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起始伦理,家训的目的是使家庭中的成员能够"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成为于己、于人、于家、于国的楷模之人,最终推动民族和国家不断前进。中国儒家文化的起点是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故道德成为国家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一种先"老吾老"然后实现"以及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主导性的规范伦理学都是德性伦理学,即"人是什么"或人"应当成为什么"的问题处于规范伦理学的中心地位.同时,"是什么"包括了"做什么"的问题.对于行为,义务论强调了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功利论强调了后果的重要性,德性论则强调对人的判断的重要性.同时,德性伦理学的重点在于对德性的研究,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性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9.
"按道理讲,我们出家人有事情就去做,做过了,也就放下了.但是这一百零八个罗汉娃,对于罗汉寺来讲,实在太特殊了."素全法师打开电脑,屏幕上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在吃生日蛋糕."这是罗汉娃回来过两周岁生日拍的,我把它做了电脑屏保,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事业发展的初期,最早建立空軍的一些国家,对飞行員的选拔沒有什么严格規定,只要对飞行有兴趣的人均可报名入伍。但是很快就暴露出一些严重的問題。据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协約国的飞行員由飞机中弹而造成事故的仅占2%,由于机械故障而造成事故的占8%,而90%的事故是由于飞行員操纵錯誤所造成的。这样,关于飞行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者一般都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使D.H.劳伦斯发生了由女权主义到反女权主义的转向.如英国学者奚拉里·辛普森指出,"令人十分奇怪的是,在战争结束之际,……劳伦斯的态度突然转变,把男权至上的思想奉为信条.""二十年代,劳伦斯发展了明显的反女权主义倾向,与其早期的作品相比,泾渭分明."[1]有人甚至称其在一战之后患上了"厌女症",在散文、书信、小说中,不断地攻击妇女解放和女权主义运动[2]. 对于劳伦斯的反女权主义转向,中外研究者做了不少描述,但是对其转向的社会和内在原因,还未能进行深入而合理的阐释.为此,笔者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探析,以助于对劳伦斯整个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的德育与我国德育有什么区别?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日益逼近的今天,我们能从西方国家的德育中学习借鉴什么?笔者通过对加拿大德育的一些考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在做中学会做"(learn to do by doing)的现代德育理念;学生管理农场课程(Student Manage Farm)的德育内涵、德育运行机制及其效果;专业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力量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J·柯亨(见《今日马克思主义》六月号)对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异化发生了什么情况的向题感到迷惑不解,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尽管这个问题极端重要,却几乎是马克思主义者完全未曾处理过的。虽然马克思从未明白地处理过这个题目,但他却非常清楚地表明过他自己的看法。主要之点是马克思把异化和分工联系起来,又把分工与阶级划分、剥削联系起来。其结论当然是只有结束分工才能结束异化,而且这又意味着结束由这种分工所产生的一切——商品生产、货币、尤其是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形而上画派是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个艺术团体,它并没有什么组织形式,也没有提出什么纲领和宣言,它与当时未来主义的热闹形成了鲜明对比。按照形而上画派契里柯的弟弟———阿尔贝托·萨维尼奥的话来说,"形而上绘画更多地是一个观察方法,而不是一种形式的流派"。索拜认为:"形而上画派的目的,简略  相似文献   

16.
这一期的<医学与哲学>杂志,集中发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委员会UNESCO(IBC)第九届会议上几篇关于遗传学伦理问题的报告和论文,以供读者了解遗传学领域里伦理学的研究进展,推进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学委员会是联合国重要的生命伦理学的咨询机构,由来自世界各国几十位委员和几十位咨询专家共100多人组成,于每年11月前后举行一次会议,讨论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专门问题.我们所以经常把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推荐给读者,是因为这个委员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加会议的专家能够较多地反映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信息,带来这些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在生命伦理学的决策和动向;同时也因为这个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建议、宣言,都是经过多方准备和研究的.从这些文件和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主流倾向,知道世界生命伦理学领域里发生了什么,了解他们现在做什么,他们下一步打算怎样做.显然,这些对于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指瑕》篇是文坛上第一篇专门的文病论,指出了作文者写作时不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注意避免的种种毛病。在《文心雕龙·指瑕》篇之前,前人对文病也有过相关论述,如《尚书》、《礼记》等,但都是只言片语,没有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毛病进行过专门讨论和研究。《文心雕龙·指瑕》篇承上启下的意义远远大于该篇本身内容所包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蛋糕     
辛迪紧张地瞥了一眼挂在厨房墙壁上的时钟,还有5分钟就到午夜了。“现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她在自己做的巧克力蛋糕上抹上最后一些糖霜时,心里这样想着。这是12年来她第一次尝试做蛋糕,在此之前,她从未做过。而且说实话,她做得并不漂亮。这块蛋糕是……唔,是凹凸不平的。糖霜是苦的,好像缺少什么原料似的。当然,什么都不缺。  相似文献   

19.
“国际间的科学交流是使科学不断保持活力的基本因素。”(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1982,第1页)心理学在体现这一论断方面做得如何呢?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一下美国心理学和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情况。(一)美国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心理学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只专注于心理学在本国的发展,无视或忽视了其它国家的心理学。造成这种自我专注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美国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病人:他们诉说失眠早醒、头昏眼花、浑身乏力、全身不适、腰酸背痛、食欲减退、月经不调、性欲降低、阳萎早泄,曾经到过很多综合性医院,做过不少检查,却没有阳性发现,医生便轻易下了“神经衰弱”的诊断。实际上这种病人并不是什么“神经衰弱”,而往往是“抑郁症”。国内外有人做过多次研究,把一般医生所谓的“神经衰弱”病人,按照目前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