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音》1986,(3)
本刊讯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中断二十年的祈愿大法会于2月16日至2月26日(藏历火虎年元月初七至十七日)在拉萨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大师专程到会主持,僧俗群众皆大欢喜。祈愿法会,藏语叫做“默朗钦摩”,又名传召。从公元1406年宗喀巴大师兴办以来,历时五百多年,一直是西藏传统的群众性宗教活动。西藏和平解放后,这一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才被迫停止.去年冬天,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从藏历火虎年恢复祈愿法会活动。自治区人民政府还拔出了恢复传召法会所需经费,社会各  相似文献   

2.
宗喀巴(1357-1419),十五世纪初西藏佛教的改革者、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青海西宁湟中县鲁沙尔人(今塔尔寺一带)。湟中,藏语称为宗喀,故名宗喀巴。宗喀巴兄弟6人,他居第4。父名达惹哈伽鲁嘣格,属藏族的默族,是元朝兼管当地军民政务的达鲁花赤,是个较有实力的地方官员。他为人仁和,济贫救苦,敬信三  相似文献   

3.
宗喀巴·洛桑扎把(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生于青海玛氏家族(今塔尔寺),地属湟水流域,古称宗喀,故而大师成名后,为表尊崇,讳其名字,尊称宗喀巴(意为宗喀人)。他7岁出家入甲琼寺,拜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为师,学修佛法9年,打下了坚实基础。1373年赴西藏遍从名师深造,先  相似文献   

4.
法界春秋     
《法音》1987,(3)
据新华社拉萨讯西藏1800余名喇嘛在拉萨隆重举行祈祷大法会。3月6日早晨7时许,当拉萨大昭寺的金顶在晨曦中闪烁的时候,哲蚌、色拉、甘丹等寺庙的喇嘛们徐徐步入大昭寺,盘腿排坐在一起诵经,祈祷法会正式开始。拉萨祈祷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倡导举行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后,每年藏历新年,喇嘛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8,(5)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21日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祈愿法会。祈愿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主要是通过咏诵祈愿经,祈祷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21日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祈愿法会。祈愿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主要是通过咏诵祈愿经,祈祷世界和平,去灾灭祸,利乐有情。法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第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9,(6)
正宗喀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至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357-1419),本名罗桑扎巴,生于今青海省,是藏传佛教变革家、思想家,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3岁,若白多杰为其灌顶加持,授近事戒。7岁,宗喀巴出家进入夏琼寺学习佛法。16岁入藏,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学习《中观论》《大乘庄严论》等佛法论著,并在寺院立宗答辩,毅力和智力非凡。29岁受比丘戒,标  相似文献   

8.
宗喀巴的佛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喀巴在佛教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佛教思想中同样蕴含了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宗喀巴关于动物伦理和环境伦理的思考和解答,构成其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挖掘和梳理宗喀巴所倡导的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加快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接轨并实现转化,有助于充分发挥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拉卜楞寺每年举行许多法会,主要的有正用法会,七日法会,九月法会。正司法会它源于宗喀巴大师于14O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会法,在拉卜楞寺开始于第二世嘉木样活佛久美昂吾(172~1729)时期,法会自正月初三晚站起,到正月十七日止·历时十五天,正司法会的特点是举汗一系列活动。在法会期间,拉卜楞寺的全体增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六次。等一次叫晓会,等二次叫晨会辨诵,第三次叫午时会,第四次叫祈愿会,第五次为晚茶会,第六次为晚辨诗会。正月初八为“放生”节,这项活动在图丹颇章院内举行,摆出寺内珍藏的宝物,供人们参观,随后…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发展到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无与伦比的宗喀巴大师,在系统地了解印度佛教、熟悉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佛教,把西藏文明推向了高峰。宗喀巴原籍青海人,生于1357年。公元1372年遵师命去卫藏学经。20岁在夏住孜钦寺从贡噶贝学《现观庄严论》注解。宗喀巴25岁,在贡塘寺、桑朴寺、孜塘寺等,依  相似文献   

11.
布敦(Bu Ston)是我国减族佛教界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创始人。他于藏历第五饶迥金马年(1290)出生于后藏的夏卜麦(Shabsmad)地方,原名仁钦朱(Rin chen grub),布敦是一个别称,意为“子教师”。其父名喇嘛坚赞贝桑波(BLama rgyalmthan dpal bzang po),亦称帕教(Pha ston),意为“父教师”。据藏文史籍记载,布敦大师生性平和、谦恭、聪颖。五、六岁时,即随从母亲学习文化和读诵佛经,对所学教法能过目不忘。七岁时,向大菩提粗普瓦(B-  相似文献   

12.
甘丹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早建造、规模最大的寺院祖庭,位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该寺是格鲁派开山鼻祖宗喀巴大师于公元1409年在拉萨创立“祈愿大法会”后所建,由此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正式形成,因此,甘丹寺在藏传佛教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寺内藏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御赐该寺的镶满金银珠宝  相似文献   

13.
邢婷婷 《佛教文化》2010,(1):121-121
<正> 本刊讯 2009年12月10至12日,作为陕西省唯一的藏传佛教广仁寺隆重举行"纪念宗喀巴大师古灯法会暨大型开光法会",以此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吧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雍和宫主持嘉木样·图布丹活佛亲自主法。广仁寺主持仁钦扎木苏上师在致词中说,300多年来,广仁寺作为  相似文献   

14.
才吉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每月初十日举行的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活动,在民间影响深远。基于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的预言,以及历代宁玛派高僧撰写的《莲花生大师传》和各种祈愿文等文本,“创造”了初十日法会。法会以特定的时间、空间和仪式活动,不断演绎莲花生大师的历史功绩,强化普通民众的社会记忆,建构莲花生大师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9,(4)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是从噶举派(俗称白教)的噶玛巴希开始的。噶举派创始人堆松钦巴于公元1193年去世。公元1204年噶玛巴希降生。噶玛巴希幼年出家研习堆松钦巴创立的白教教义,造诣很深,信徒们推崇他为堆松钦巴的转世继承人,噶玛巴希乃成为藏传佛教的第一个活佛,从此也就有了活佛转世制度。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俗称黄教)后,也沿用了活佛转世办法。宗喀巴的两个大弟子即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就用转世办法继承。达赖从第一世根敦朱巴到现在的丹增嘉措,经历了14世。班禅从第一世克珠杰到刚刚去世的确吉坚赞,经历了10世。班禅转世一般要经过五道程序。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河北省承德普宁寺于1986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诵经法会,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567周年。当日清晨,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30名喇嘛身披达格木(藏语,即斗篷)依次端坐,念诵经咒。傍晚,供奉宗喀巴大师的段堂内,千灯普照,大放光  相似文献   

17.
桑吉扎西 《法音》2004,(11):48-54
格鲁派大约产生于十五世纪初期,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个教派。格鲁派在吸收其他教派学修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寺院管理体制和循序渐进的佛教教学体系,在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中颇具影响,深受广大藏族佛教信众的欢迎和崇敬。格鲁派自宗喀巴大师创立以来,涌  相似文献   

18.
周之江 《法音》2008,(2):61-61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奚冬琪)2月1日,北京广济寺举行了隆重的祈福法会,佛教四众弟子虔诚祈愿雪灾消弭、国泰民安,并借此号召全国三大语系佛教四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0,(6):I0002-I0003
6月2日,在北京广济寺举行的玉树地震“七七”超荐祈福法会。 会长传印长老作了深情的讲话。 6月12日上午10时,中国佛教协会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慰问团一行在玉树结古寺天葬台与藏传佛教高僧一起举办玉树地震“七七”忌日超荐祈福法会。  相似文献   

20.
号称雪山之乡的青海藏族地区有卫藏佛教之部,多尕人才之部,多梅俊马之部。宗喀巴,本名罗桑智华,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出生在多梅俊马之部亚尔毛滩地方的宗喀十八部落(现青海塔尔寺所在地)的一个世袭贵族家中。父名达鲁哈赤·龙本格,母名香姆沙·阿曲,共生儿女六个,宗喀巴大师居第四。相传宗喀巴生下后脐带包扎时的血滴到地下,这血迹中便长出了一棵檀香树。宗喀巴三岁时,父亲带他到当时作为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