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希腊诸神与中国诸神在形象的整体历史演变中呈现出内在同一性。把握中国与古希腊多神信仰的关键在于梳理出两个神话体系中具有发生学意义的大神,在古希腊,这一大神为酒神;在中国,这一大神为傩神。神的演变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类认识发展同步。古希腊神话能为理解中国民间诸神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民间诸神亦可为理解古希腊神话提供有益的启示,这样的双向启示对认识古希腊与中国宗教乃至世界宗教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本土宗教的虚神信仰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逐渐形成的。虚神既是虚无的假名,又是实在的大全;既是无形名无位格无意志的自然法则,又是有化身有感应有善念的道德之根。当前,中国宗教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既迎来了有序发展的契机,也面临着需要应对的失序挑战。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势力,对中华文明复兴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构成的威胁;另一方面,要突破前苏联宗教学理论和政策的羁绊,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为导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这是新时代交给中国宗教学者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笔者对民间问神的形式以及问神的目的,作了简单叙述。由问神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宗教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个侧面出发进行简单地分析并探讨其内在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原本是牧民之称号,“戎”是农耕民之称号。“羌”是牛羊崇拜和信仰的组合体,代表了羌人对牛羊神灵的自然崇拜。羌族宗教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是多神崇拜。羌绣以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为常用的题材,是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在手工艺术上的反映,表达了羌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崇敬心情。 赵晓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拳文试着从整个人类的发展略谈原始宗教的起源及发展,侧重从自然环境的影响到人格化的影响,再到由原始部落的崛起使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等一步步层层深入的分析了藏族出现多神信仰的原因,最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论证这种信仰是社会历史的真实现象在某一段历史意识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柯国龙 《天风》2003,(6):44-44
婚姻乃人生一大事,但一些人对婚姻的严肃性不重视,对婚姻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未婚先孕,未婚同居、婚外恋等现象屡有发生,结果使许多人受到伤害,落在痛苦之中,今天藉几处圣经来看看神所设立的婚姻的几个方面: 1、婚姻是神圣的、圣洁的 希伯来书13章4节说到婚姻是神圣的,因为是神所设立的,也是圣洁的,人人都要尊重婚姻的事,若不尊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祠庙碑刻,对明清时期张掖的民间信仰进行考察,发现其最显著的特点有三:第一,祠庙林立,神祗繁多,民间信仰兴盛;第二,职掌雨旸的神祗在张掖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具有消除寇盗、保边安民功能神祗的信仰极其繁盛.这些特点的形成,既与当时政治背景有关,又与张掖的地理交通、自然气候和社会历史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8.
山西贾村赛社《排神簿》抄本是祭祀蝗皇时行赛所用的神祇排位册子,《祭文簿》是祭祀文本的集合,二者能较全面地反映当地的民间信仰状况。通过对咸丰、光绪朝《排神簿》及民国《祭文簿》的分析,当地道教、民间信仰的一些特点得以呈现:这一时段的信仰体系是比较稳定的;道教、民间神信仰的广泛性远超佛教;它是以道教为中心的多神灵、多派别、多区域中心的信仰体系;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道教及民间神成为信仰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神王信仰作为探讨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切入点,立足于王国起源神话,提出神王信仰的本质是君与民的“契约”,并通过比较两位吴哥君主的统治活动与起源神话的相似性,论证神王信仰在不同历史宗教情境下的稳定性,展示外来文化对神王信仰的作用与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君主的国家符号性质,阐明神王信仰在现代柬埔寨政治活动中的导向性意义,同时指出,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有必要继续推进对神王信仰的研究,以不断增进和修正对于柬埔寨社会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性行为本身并不是禁忌,关键是要看它发生的时间、场合和对象,有些民族把性行为看成是危险、不洁的或神圣的事物而加以禁止.性禁忌是种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诸多性禁忌,并且他们对于性禁忌的认识也呈现出一个从神秘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各种性禁忌观念虽然产生于迷信思想,但在实践的层面上也起着规范人们性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而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  相似文献   

12.
耶利米先知以善于在传达蒙召使命的同时表述个人情感而著称。其五篇自己的“忏悔文”贯穿于《耶利米书》中。这些忏悔文表达了上帝的意旨与预定及个人的意志回应和理性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斯宾诺莎是一位有着犹太背景的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思想本质上与传统犹太教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从自身的犹太根源中获得了营养,尤其受到了迈蒙尼德等中世纪犹太哲学家的启发。本文从斯宾诺莎的世俗化犹太人身份着眼,通过对照分析迈蒙尼德《迷途指津》与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相关篇章,考察二者论“贞爱”和“对神的理智之爱”的内在相似之处,揭示斯宾诺莎并非与犹太思想传统完全切割,而是吸收了中世纪理性主义犹太哲学的精华,并在世俗化处境中对其加以改变和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地藏菩萨信仰的建立与发展地藏菩萨文化产生于印度,但地藏菩萨在印度并未受到普遍的崇奉,因此,在印度并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地藏菩萨信仰。公元4世纪末,如今可知的第一部出现地藏菩萨名号的汉译佛典《佛说罗摩伽经》传入中土,自此地藏菩萨法门中的经典、仪轨与文献系统开始在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濮文起先生新著《关羽——从人到神》(以下简称《关羽》)一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上溯三国,下及今天(2019),全面梳理了关羽从人到神演变的历史进程,并回应了关羽崇拜研究中的基本议题,可谓目前关羽信仰研究领域最为全面和重要的学术著作。除序、跋和附录外,该书分上下两篇共计十二部分。上篇由人变神:关羽的神化进程,下篇护国佑民:关帝的诸种神职。上篇又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刘莉 《美与时代》2007,(6):36-38
"和"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力促使中国智慧在保留原始"诗性智慧"审美因子的基础上,将审美风格发扬光大并深深浸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修身之道、治国方针、宇宙观、艺术标准等方方面面,构建起以"天人合一"、"体用不二"、"主客同构"、"情理交融"等为代表的和谐化审美风格的中国智慧大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分水岭,援用大量原始史料,具体分析了主要以外交官和考察游历官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神道的态度的转变,及这些官员基于不同的人生观、政治立场,而产生的不同的神道观。这些变化生动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变化,预示着新的社会变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林 《学海》2004,(5):75-80
在“无我”说前提下如何安立“轮回主体”的问题和业报轮回之有无问题 ,乃是印度和中国佛教构建自身业报轮回理论不同的问题视域 ,而此一差异 ,蕴含了相当深远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周易>的占筮功能出发,认为阴阳观念表达了一个限定性含义,从而使阴阳所范围的一切对象具有了非自在的性质,而这之中的例外就是"神"."神"在<易传>中既是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同时又具有主体意义.从作为客观的自在之物的"神"转化为主体意义下的"神",必须通过道德践履;而道德践履所以可能,正在于"神"的保障.这样一个双向过程正是<易传>本体论和工夫论合一的德性领域的开启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华西教会新闻》(1889-1943)是由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新教差会主办的英文月刊,曾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国西南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章,使各地传教士和西方读者由此了解到中国西南的宗教信仰,也为西南宗教史研究保存了珍贵的史料。本文以这些文章为基础,考察传教士群体对中国宗教信仰的理解,并分析其研究视角与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