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反邪教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新时代邪教隐秘性更强、类宗教邪教成为主流、信息化成为邪教传播和攻击的主要手段、弱危害邪教合法化、思想领域的反邪教成为新时代的主要任务、邪教国际化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反邪教理论研究,要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为反邪教斗争政治定位,站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高度遴选反邪教方法论,站在解决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理解反邪教斗争任务,站在科学普及的角度为反邪教斗争脱敏,让无神论者在新时代反邪教斗争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民社会的社区化,社区表现出治理邪教的巨大潜力。社区治理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为反邪教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社区治理体现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微观治理弥补了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并符合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网格化更易于对邪教的防治。因此,反邪教工作也应依托社区治理展开。在社区治理模式下,要通过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推进反邪教社区警务战略、重视反邪教数据治理等路径,进一步打击邪教的生存空间,实现反邪防邪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不少专家对反邪教法表示了关注.欧美学者多着眼于宗教自由,聚焦于反邪教立法与宗教自由的关系,对反邪教立法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国内学者对反邪教法虽多持肯定态度,但其研究多集中在邪教的社会危害、反邪教刑事立法的理解与适用,对邪教是否属于宗教、反邪教与宗教自由能否以及如何实现两全等基本理论问题缺乏深入思考,至今也没有一部讨论反邪教法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的学术专著.理论研究的不足,人们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时常感到困惑.扬州大学刘正峰、周新国教授的《邪教的法律治理》的出版发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拟从反邪教法的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等方面,对《邪教的法律治理》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4.
农村是宗教传播和邪教势力活动的重要区域。文章选取甘肃省X镇作为西北地区汉族农村的代表,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其宗教信仰状况,分析当前农村反邪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该地区虽然宗教文化较为繁荣,但信教群众不多,佛教已然衰落,基督教发展稳中有进,邪教人员多于正统宗教信徒。基层基础建设与反邪形势不相适应是当前基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地区邪教的防范与治理应当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反邪教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加强反邪教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正统宗教在反邪教斗争中的作用,注重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反邪教斗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反邪教工作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方式方法的转型升级。这需要在认真梳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邪教孳生的历史、文化、社会根源,以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引导和培育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寻求社区反邪教应对机制的新突破。同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引导民众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消除邪教孳生的文化土壤,压缩其存在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6.
由科技文化内涵要素所凝聚成的科学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当前反邪教斗争中具有并发挥着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特殊的社会功能。科技文化的弘扬能够从根本上揭露掩藏在现代科学外衣下的邪教的本来面目.帮助人们认清宗教的实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规避邪教:能够逐渐瓦解、摧毁邪教“亚文化”系统的存在与发展的制度与组织基础;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与理性的观念.从思想深处建构反邪教的心理网关。因此,大力弘扬科技文化是当前反邪教斗争中所必不可少的、无可替代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末起,各种邪教相继出现且祸乱丛生。邪教这种社会现象必须具有社会领域中的特定原因和条件才能够滋长。在中国,这些原因既体现为社会渐变与突变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就业结构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为社会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失衡等主观认识因素的制约,同时以巫文化、教门文化及新造神运动等神秘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要对邪教滋长的必然性、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末起,各种邪教相继出现且祸乱丛生。邪教这种社会现象必须具有社会领域中的特定原因和条件才能够滋长。在中国,这些原因既体现为社会渐变与突变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就业结构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为社会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失衡等主观认识因素的制约,同时以巫文化、教门文化及新造神运动等神秘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要对邪教滋长的必然性、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邪教通常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反党反社会的罪恶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邪教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为了全方位地对邪教及其本质进行揭露,公安院校应该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反邪教课程。反邪教课程设置方式,可以通过区分专业,设置专业必修课、专业通识课和公共基础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在反邪教课程的教师团队建设上,可以校内公安学、法学专家的教师团队为依托,充分利用校外反邪教专家和转化的邪教组织成员。同时,公安院校应该创新反邪教课程形式,将反邪教课程与公安学、哲学、法学课程相关联,通过知识竞赛、实践调研等方式,实现反邪教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邪教渗透具有隐蔽性、持续性和反复性等特征,一旦形成气候,就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邪教渗透的主要群体、方式及特征的分析,提出反邪教社会联防机制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只有突破反邪教组织原有的"单兵"作战情形,形成跨组织、跨领域"多兵联合"作战的反邪教联盟,构建起"群防群治"的反邪教体系,才能彻底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邪教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目标背道而驰,成为稳定环境中的一枚暗雷。当前我国邪教发展呈现复杂、多样、隐秘的特征,与法律相背离和实施精神控制。对邪教的特征认定、存续原因进行探究,应利用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形成反邪教合力,以防为优、防控并抓,适时启动反邪教立法与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2.
《福建宗教》2002,(3):11-11
2002年4月25~26日,由中国反邪教协会主办,福建省反邪教协会、厦门南普陀寺联合承办的以“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打击和防范邪教“为主题的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南普陀寺召开。省民族宗教厅厅长林文斌应邀参加开幕式并致词,他首先代表省民族宗教厅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和福建省反邪教协会在反邪教斗争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绩表示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13.
反邪教运动对立法的影响力。反邪教运动把最初的目光从上帝之子扩展到所有的新膜拜团体、邪教组织,并开始寻求立法工作的支持。早在1974年,忧心的家长说服加州参议院儿童和青年委员会主席、国会参议员召集“邪教对今天的青年人的影响”听证会。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关于反邪教法规的争论,推动和说服立法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处理邪教活动的法案。某些法案提议在解除程序进行期间,允许并认可家长和家庭作为邪教成员的保护者和监督者。在其他方面,反邪教人士还探寻对“非传统宗教团体”约束和加强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强制非传统宗教团体在允许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追述了从1960年代以来的西方的,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反对邪教的民间组织活动,也部分地涉及了其它欧洲国家的反邪教活动。文中思考了邪教运动在西方萌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西方政治制度和宗教观念与人权观念支配的社会中开展反邪教活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遭遇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由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和公安厅、民政厅、人事厅、省人民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塞组织的福建省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中国反邪教协会会员、福建省反邪教协会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本性法师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宗教界唯一荣获此项殊荣的个人。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邪教问题凸显于中国社会,由中国政府主导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邪教运动”震动了整个社会.影响及于国际,学术界也开始把目光投入到邪教问题研究上来。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正式通过了反邪教法律《阿布-比尔卡法》。该法律在法国国内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但是,在国际社会则备受争议。誉之者称其为世界上首部明确打击邪教的立法,毁之者则攻击其为“反宗教法”、“例外法”。与之形成对照,1999年12月,当日本国会针对邪教奥姆真理教通过两项法律:《团体限制法》和《被害人救济法》时,国际社会对之反应平静。导致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具体比较法国、日本两国反邪教法律的主要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问题的答案。一、法律是否设立邪教罪?法律是否设立邪教罪?这是法国、日本两国反邪教法律…  相似文献   

18.
引入社会力量有助于突破当前邪教治理的瓶颈,这也是我国反邪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温州已率先进行试点探索,依托"枢纽型"反邪教组织、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现有资源平台整合与文化生态系统重建,取得了突出的治理成效。同时,探索中也暴露出社会力量松散、不稳定、非专业性的瓶颈,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与配套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应加快提供方向性改革引导,加强可行性运行框架设计,规范操作性项目实施,提升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邪教"法轮功"给人民群众、社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从思想理论上讲,李洪志歪理邪说是一种新有神论;对邪教"法轮功"的斗争是唯物论、无神论与唯心论、有神论的斗争;对邪教"法轮功"斗争的胜利,是唯物论、无神论的胜利。这场斗争证明,科学无神论教育是防范抵御邪教的精神法宝。  相似文献   

20.
邪教"法轮功"给人民群众、社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从思想理论上讲,李洪志歪理邪说是一种新有神论;对邪教"法轮功"的斗争是唯物论、无神论与唯心论、有神论的斗争;对邪教"法轮功"斗争的胜利,是唯物论、无神论的胜利。这场斗争证明,科学无神论教育是防范抵御邪教的精神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