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不赞同某些研究者片面地强调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相同、相通之处,而闭口不谈两者之间在内在精神上的实质性差异,指出:中国哲学精神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哲学精神,中国哲学传统是一种理性的理想主义传统,此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不安、躁动、无所归依、平面化、虚无、非理性等等,不可同日而语。文章特别深入探讨了它们有关语言与存在之关系的不同认识,指出:尽管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都十分注重语言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但西方哲学自现代而后现代,是不断地走向语言自身,最终把语言上升为本体,凸显语言形式本身的创造性;中国哲学则注重语言与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旨在肯定“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前提下,寻求一条通过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道路,以期最终实现对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作者认为,中国哲学统一了理性与理想、真理与价值的“中道”智慧,将对于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和理想主义的重建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姚燕 《哲学动态》2004,(5):43-43
哲学分析可被追溯至芝诺的悖论、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辩证法以及亚里士多德"拯救现象"的方法.现代分析哲学运动始于弗雷格对关涉世界的语言的探究,用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取代古典三段论.同时皮尔士在美国也为哲学分析奠立基础.从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到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希尔伯特、哥德尔等,都将理想(人工)语言的分析置于哲学的中心地位,但它和还原论的"证实"原则都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哲学.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而艺术是人类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她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并表示对世界和自身及二者关系的看法.她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表现情感和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哲学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心理主义,一是语言哲学。自从二十世纪哲学界发生“语言转向”之后,语言哲学大行其道,但是心理主义的潮流并未消声匿迹,它们是互相批判、互相补充的。不管今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中国哲学而言,在心理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并将对今后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不是把目光投向世界,解决世界的存在问题,或本体论、认识论问题,而是回到心灵,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当然,在解决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心与物、心与道一类主客关…  相似文献   

5.
论坛荟萃     
哲学具有世界观功能与一般方法论功能,这两个方面既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又是有差别的。这一区分反映了哲学信息的两种流向:从对象到主体和从主体到客体。哲学的世界观功能,就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建立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具体说来表现为五个方面。1、世界图景功能。哲学图景是普遍的,包括整个宇宙,同时也包括主体与客体、本体论关系和认识论关系。2、人生观功能。哲学是同人们的日常经验、同人对整个生活的了解、同力求理解它的意义相联系的,又是对待人类社会、对待其它人的态度的总的原则。3、价值评  相似文献   

6.
《古兰经》的美学世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兰经》〔1〕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经典,是穆斯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是伊斯兰国家的思想旗帜,在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东西方学者历来重视对它的研究。在我国,从政治、哲学、经济、历史等角度研究《古兰经》的成果相对丰富,而从美学角度的研究相对薄弱。《古兰经》是内容博大精深之美学世界,从它的文本语言之美、对美的本原的探讨到对人的完善的关注和自然美的描绘,均表达了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宇宙观、人生观及审美意识,表达了对人性不断完善的理性思考和审美理想。笔者想就此做一初步探讨。一、文本语言的庄严华…  相似文献   

7.
孔子哲学是西周末年中国文化由神本走向人本过程中产生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孔子对西周礼乐文化进行哲学反思而形成的仁的观念。孔子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人的世界,这是孔子哲学与西方古希腊哲学根本不同的。古希腊哲学主要探讨世界的本原、构成及规律,人们称之为自然哲学。而孔子哲学面临神权的衰落并由此导致人的价值观念失落的局面,要重新在现实世界中为人的生命找到一种价值理想及人生依托。本文在考察孔子仁学的形成及其对人生终极理想的设定过程中发现,从礼乐文化中反思出来的仁,具有社会群体性的特点。把仁作为终极理想和本体追求,…  相似文献   

8.
刘怀玉 《学海》2014,(2):201-205
<正>众所周知,"语言哲学转向"是20世纪以降世界哲学的一大基本发展趋势。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不会忘记美国当代哲学巨擎里查德·罗蒂的一段名言:"所谓语言哲学,我意指这样一种观点,它认为哲学问题是这样一些问题:它们要么可以通过改善语言而得到解决,抑或不解决,要么可以通过更好地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而得到解决,抑或不解决。这种观点被支持者中的许多人看作是我们这一时期,甚至确实是这一时代最重  相似文献   

9.
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出发,应把理想看作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首先,对理想的一般涵义应给以哲学层次上的理解,即理想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体现,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未来“应该怎样”的构想,它是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进程紧密相伴的不断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人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批判其唯心主义实质和吸收其辩证法思想上,而忽视了它在哲学发展史中由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化的中介地位。首先,它把传统哲学推到了最高峰——将其对思维全体自由性的追求上升为人类思维的反思活动,将其追求统一性原理的对象归结为思维与存在统一的逻辑先在性,将其辩证法升华为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方法,将其发展成果对象化为概念的有机组织,将其发展历史提升为概念圆圈运动的具体内容;同时,它又不自觉地为现代哲学指出了一条走出传统哲学的迷宫的现实道路——哲学视角由客体性原则转换到主体性原则,哲学对象由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转换到概念(文化)世界,哲学功能由解释和说明世界转换到规范和改变世界(当然,绝对理念的唯心主义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市场经济与唯物史观的若干问题王锐生市场经济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而且也必然导致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等其它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动。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唯物史观需要从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概括这些变化,对它们作哲学的反思。这是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限于篇幅,本文的反思只涉及若干问题。一、市场与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理想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即唯物史观)所要论证的,是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形态学说,是对这一理想的本体论论证。以人的异化、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关于人的学说,则是对同一理想的价值论论证。市场经济的提出能与这一理想相容吗?在马克思的传统论证中,人类解放的对立面是人的异化(劳动异化),其根源恰恰在于商品货币关系对人的奴役。恩格斯认为,人类要彻底脱离动物界必须经历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劳动把人从其他动物界提升起来。这是物两种关系上的人的解放。第二次,是在社会关系上把人从其他动物中提升起起来。这个解放远没有完成。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社会关系(旧式分工。商品货币等)仍在支配和奴役着人自己。在马、恩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是一种“动物的生存条件”。在“一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经验教训 ,同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提供的新的观念的背景下 ,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对传统的基因治疗设想进行了反思 ,在此基础上就基因治疗的伦理态度和伦理规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意向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显学,特别是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思想核心。它关涉到许多基本的哲学问题,深入到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结构前提和逻辑预设。近年来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过目前多数学者主要还是从当代西方哲学诸如现象学、语言分析哲学和心灵哲学等思想框架内来理解和阐释意向性理论,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西方哲学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工作还很少有人做。刘景钊博士的《意向性:心智关指世界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年7月第1版,以下该书简称《意向性》)一书则从具体问题入手,进行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4.
本体的反思与表征--追问和理解哲学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我看来 ,追寻本体是哲学存在的根据 ,对本体的反思与表征则是哲学存在的方式。一、追寻本体哲学为何存在 ?这是对哲学的最朴实无华而又最切中要害的追问。这个追问不仅直指哲学存在的根据 ,而且直接把哲学存在的根据诉诸于人类的存在。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在人类创造自己的生活世界并实现人类的自我发展的各种基本方式中 ,哲学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独特价值何在 ?这就是对哲学存在的人类性根据的追问。这种追问 ,把对“哲学为何存在”的追问诉诸于对“人是怎样的存在”的追问。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  相似文献   

15.
在古希腊,人们把逻辑看作是鸡蛋的蛋壳,把哲学看作是蛋黄,因而逻辑和哲学属于一体。到了本世纪,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逻辑从哲学分裂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且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我国第一部数理逻辑史专著,张家龙的《数理逻辑发展史—一八莱布尼兹到哥德尔》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简称《史》)系统地洋细地研究介绍了从莱布尼兹提出建立“普遍语言”和把推理转变成“演算”的设想,经弗雷格建立第一个一阶谓词演算系统,到哥德尔建立不完全性定理,数理逻辑这三百多年来,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波…  相似文献   

16.
叶峰 《世界哲学》2016,(5):72-82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路之成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人类语言是一维符号系统,但世界是四维的,因此语言难以有效地记录事物的时空结构信息。人类大脑中的表征系统很可能是多维而非一维的。人类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在大脑间传递对世界的多维表征而不是用一维符号序列去表征世界。分析哲学中的所谓语言转向夸大了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幅关于人类认知活动的不真实的图画。  相似文献   

17.
评“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哲学,这是本世纪西方哲学最值得注意的时尚之一。这一点尤以英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为甚。英美哲学家把研究哲学的方式和风格的这一重大转变称为哲学中的“语言转向”,这似乎来自于罗蒂(R.Rorty)编辑的“The Linguistic Turn”一书的书名。采用这个称呼,细究之下会涉及到“语言学哲学”(Iinguistic Philosophy)和“语言哲学”(philo-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科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分析,这是分析哲学的教条之一。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明”。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综合的说明”。具体到伦理学,在这个领域,哲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善”这个伦理学根本词语的意义的澄清,这就是所谓元伦理学的方向。对于一个真正打算让伦理学既能通达天理(形而上学)又能脚踏实地(指导人类的生活和行动)的学者来说,这样的立场当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转识成智──冯契对时代问题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要回答时代的问题,都要表现时代精神。科学与人文、知识与价值、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近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中西方哲学家们各抒己见,展开了长期的论争。在这种论争中,冯契先生以他独树一帜的关于“智慧学说”的哲学体系,通过“转识成智”的哲学沉思,为我们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新思路。           一冯契的哲学沉思是以对时代问题的体认为出发点的。但是,这种体认又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感性的层面来看,冯契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 2 0世纪哲学的最伟大成果说成是关于语言在哲学中功能的研究 ,那就大错特错了。维特根斯坦揭示语言与世界同构 ( 1,P38,“命题是现实的形象”) ,其实只是给逻辑实证主义打了一支强心剂 ,它不仅仅告诉世人可以用逻辑的万能性证明世界的实在性 (这个难题被康德称为人类与哲学的耻辱 ) ,维特根斯坦也因而名声大噪。然而 ,后来哲学的实践完全和维特根斯坦宣言背道而驰 ,世界的实在性不仅和逻辑无缘 ,而且这种实在性甚至和哲学无缘。但是 ,必须看到 ,维特根斯坦开辟的元哲学研究给哲学留下的隐喻的确不可低估 ,人们看到了语言的作用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