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昌人事魂证正编八卷续编四卷章世臣撰真绕 二年同文书馆排印本贩记、续简目、易庐、安 目每象数理分解八卷谢维岳撰宣统三年币遨需 刻本易庐屁易城八卷周易原始篇一卷周易要终篇兰卷邓菜撰 民国铅印本续简目周.说象二眷张右峰撰民国少六年朱甲麟等 排印木易庐大娜贯解无卷数王尚概撰民国廿一年排印王义 川先生遗书本阪续、南大丛演友轩谈易稿一卷徐步浪撰民国二十六年 排印本易庐、续简目费氏易考无卷攀柳逢良撰答问补正周晶郑注引义无卷数赵坦撰答问补正周肠途礼三卷首一卷巩口撰,又题存几堂述约 宜统间刻本扳记周昌说十一卷王叫运撰光绪…  相似文献   

2.
清读易大旨 五卷首一卷  (清 )孙奇逢撰 四库 大易类聚易酌 十四卷  (清 )刁包撰 道光 2 3年 (1 843)重刻 ,顺积楼藏板易酌 十四卷首一卷  (清 )刁包撰 四库周易内传 十二卷  (清 )金士升著 清杨退思堂 刻本易内传 十二卷 ;易传外篇 一卷  (清 )金士升撰 续修周易广义 四卷  (清 )郑敷教撰 清康熙松月楼刻本 存目象数论 六卷  (清 )黄宗羲撰 广雅书局丛书 丛续 无求备斋易学象数论 六卷  (清 )黄宗羲撰 广雅书局刻本 四库 大易类聚周易说略 四卷  (清 )张尔岐撰 清乾隆 2 7年 (1 762 )三与堂刻本周易说…  相似文献   

3.
易通残稿三种程廷祚撰稿本丛综周易函书四种五十六卷胡熙撰乾隆间胡氏葆璞堂刻本南大丛雕菰楼易学焦循撰稿本丛综春水船易学方本恭撰嘉庆三年刻本丛综  相似文献   

4.
《周易》注疏史上堪称里程碑的重要版本有:王弼、韩康伯的经注本,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南宋越八行本,闽坊刻十行本以及乾隆时期的武英殿重刻本。其中武英殿本的《周易注疏》实现了很多创举,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内容直接来源于南宋八行本;其二,将《经典释文》散入经注之后,成为《周易》注疏系统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经注疏释文合刻本;其三,首次将《周易经传原目》与《周易注解传述人》合入卷首;其四,首次附入校勘记——《周易注疏考证》;其五,首次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句读。  相似文献   

5.
《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刘蕙孙(一)《易》的卦序次第,古代《连山》、《归藏》、《周易》等三“易”文献无征,无可叙述,今言《易》序惟《周易》卦序及宋先天图卦序两种,先天图卦序完全是符号自然变化,简明易解,不论。《周易》卦序,则是两千年一个勘不...  相似文献   

6.
《周易注》,清代栖霞县古镇都村牟庭撰。此书来自于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山东省立图书馆钞本,载于《山东文献集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辑第二册。值得一提的是,据《山东文献集成·前言》所记,“全书初步计划搜集山东先贤著述一千种,主要收入流传未广而又价值较高的稿本、钞本、刻本  相似文献   

7.
民国、辛亥以来 周易辅注三卷;易象明原二卷黄焕钊撰民国15年(1926)石印本 周易说十一卷王闿运撰续修  相似文献   

8.
《周易本义》十二卷,宋朱熹著。熹字仲晦,一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徽州婺源人,事蹟详见门人黄勉斋所作之《行状》,及《宋史道学传》等。生于建炎四年,卒于庆元六年,年七十一,(公元一一三○年——二○○年)于理学能容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  相似文献   

9.
魏了翁谪居靖州期间,对《九经》历代注释加以节录整理而成《九经要义》,以备资教,《周易要义》即《易》类注释文献节录,其成稿于1230年,首刊于1252年,1300年有重刊。印量较小,流传较稀,明清之际已无完整宋本。清《四库全书》本《周易要义》据范懋柱天一阁本抄入,光绪江苏书局本《周易要义》据钱塘丁丙八千卷楼本刊印,两者的底本皆抄本,与宋本出入较大。考今存宋残本,《周易要义》的节录范围主要包括《周易注》《周易略例(邢璹注)》《周易正义》《周易音义》,结合历代监本刊刻体例演变,从《周易要义》卷次结构、《略例》内容范围、《音义》节录体例、疏文格式与出字异文比较,推测其以经注附释文本《周易注》为底本并散插入单疏本《周易正义》完成。因此,宋版残缺部分的复原,重点在经注附释文本和单疏本上,同时应尊重魏氏的节录体例。  相似文献   

10.
葛天 《法音》2023,(1):50-54
<正>《大荐福寺重修塔记》为北宋政和六年(1116)五月二十七日李野撰写。碑为长方形,碑首右上角缺损,断为三截,已修复。碑高173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碑额篆书“荐福寺重修塔记”,四行,每行二字。碑文正书,十八行,满行31字,计543字。虽距今900多年,碑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现立于西安博物院荐福寺古建天王殿基址西侧。小雁塔是荐福寺中的佛塔,原称荐福寺浮屠,  相似文献   

11.
(8)静嘉堂文库藏本(八卷三册)线装本。高二十四点六厘米,宽十七点三厘米。此本,原为青木信寅氏所藏,后为松井简治博士所藏,现为静嘉堂文库所藏。卷一和卷二为一册,卷三、卷四、卷五为一册,卷六、卷七、卷八为一册,以上八卷缀合为三册。外题和内题为“参天台五台山记”。每面九行,每行十八字。各卷页数:第一卷四十五页,第二卷三十五页,第三卷四十四页、第四卷三十八页、第五卷五十三页、第六卷四十五页、第七卷四十五页、第八卷三十七页。各卷第一页均为扉页,记有题名和卷数。卷一扉页里附记有如下的《扶桑略记》,此点与其他各本不同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来,全真道教在山东济南章丘境内盛传,道教宫观遍布,碑文石刻众多。自雍正十三年(1735)至民国初年,龙门派曾在锦屏山留下一段辉煌的历史。其中代表人物有韩阳成、刘来广、王复昌、李合林、孙永平、李永传、张元珠、杨至绪等。锦屏山道教碑刻也多为首次发现,如乾隆二年《重修锦屏山朝阳洞老君堂碑》、乾隆八年(1743)《锦屏山记》、乾隆二十一年(1756)《开山碑》、嘉庆四年(1799)《重修老君堂碑》、道光三十年(1850)《重修锦屏山庙宇碑》、咸丰五年(1855)《重修碑》、同治六年(1867)《重修老君堂碑》、同治九年(1870)《重修文昌阁碑》、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碧霞祠老君堂碑》、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老君堂碑》等。查阅王昶《金石萃编》、陈垣《道家金石略》等相关碑刻文献则疏于收录。锦屏山碑刻内容详尽,文辞朴实,文章完整,篆刻精美,对清代道教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研究《周易》论文篇目。001易哲学之原理及其影响耐庵新民从报 1 901年46、48期。。。2司马迁述周易义刘师培国悴学报19。州乒 4卷2期。。。3伙终释名章绛国粹学报1909年5卷2期。004于氏易说于也中国学报(民元)1012年xl、 12月l、2期。。。5连山归藏考刘师培中国学报19  相似文献   

14.
周易辨     
“周易”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襄公九年记载“姜曰:‘亡,是以《周易》曰:隋,元亨利贞……”;昭公七年记载“孔成子以《周易》筮之”。可见《周易》之名在周代甚或更早便已经存在了。《周礼·春官》有云:“太人……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汉郑玄在其《易赞》中便断定:“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之影响极深,故而后人皆认为《周易》乃周朝之《易》。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一、“周”之辨对于“周”、“易”之…  相似文献   

15.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纲目》、《指要录》,北宋崇宁三年(1104),东京(开封)法云禅寺住持惟白集。收入日本编《法宝总目录》第二册。名为八卷,其中卷二、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各分上下卷,实为十三卷。撰者惟白,靖江人、嗣圆通秀公(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曾于建中靖国元年(1011)撰《续传灯录》三十卷,徽宗  相似文献   

16.
吴鹏程 《法音》2023,(6):52-55
<正>山西天龙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天龙寺始建于北齐。但其山名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大明钦节册封晋府靖安王胤龙所撰《重修天龙山寿圣寺殿阁记》:“蜿蜒如龙跃之势,因之曰天龙山。”又据道光六年(1826)员佩兰总裁、杨国泰纂修《太原县志》载:“方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呼为天龙山,盖因北齐所建天龙寺,而因以名之也。”  相似文献   

17.
《参同契》是我国古代介绍气功理论和功法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魏伯阳,东汉会稽(今绍兴)上虞人.他博学多识,对道学造诣尤深,传说他得古人《龙虎经》,领悟其中妙旨,将周易、黄老、炉火三家学说融为一体,以易为经,以阴阳为纲,阐养生之道,述阴阳变化之理,创炼丹之功法,故亦称《周易参同契》.该书语言质朴,借事设喻,寓义宏深。书成后,秘而不传,后为其友所得,加以注释,遂公诸于世.由于文理深奥,历代注家蜂起,先后有后蜀彭晓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宋代朱熹著《参同契考异》、明代王文禄撰《参同契疏略》和清代李光地作《参同契注》等……;足见历  相似文献   

18.
正寇方墀著,中华书局2018年2月、3月先后出版,两书是作者三卷本易学系列丛书中的两卷(另一卷为《全本周易诵读本》),共839页,计96万字。整套丛书是作者参考八十余部文献资料,历时八年在易学领域埋头耕耘的思想结晶,丛书的出版将有益于中华易学在新时代的普及与发展。《全本周易导读本》53万字。该书面向当代广大易学爱好者,从《周易》的基础知识开始  相似文献   

19.
《归藏》非殷人之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山><归藏>不见于<汉志>,历来学者大惑不解.其实,二书就包含在<汉志·数术略>"蓍龟家"所录"<周易>三十八卷"之中."三代之易"为东汉"近师"晚出之说.汉人所见<连山><归藏>皆为<周易>的衍生物,其成书与<易传>的时代相先后.此外,对"殷人用卜,周人尚筮"、"易"之所以名"易",以及周代易筮之法的衍变等相关问题,亦作了尝试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周易尚氏学》是尚秉和先生的重要著作。尚秉和(1870~1950),字节之,号滋溪老人、石烟道人。其主要著作除《周易尚氏学》之外,还有《周易吉筮考》、《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易说评议》等。尚先生的弟子黄寿棋,字之六,号六庵,著有《易学群书平议》、《群经要略》、《周易译注》、《六庵诗选》等。黄寿棋先生1929年至1935年在北平中国大学师事尚先生。师生相遇,知爱莫逆。黄先生刻苦钻研易学,成为尚氏易学的传人。黄寿棋先生辞世已有八载,近日笔者细读其《周易尚氏学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深感获益匪浅。为了让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