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方法、手段和载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依托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华 《道德与文明》2007,(4):84-85,88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方式等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集中体现为时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大众文化在文化功能上的悖论存在,使其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针对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通过提高对大众文化的认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应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手机成为人与人公私往来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工具理性的盛行、人文精神的失落等现代社会"文明病"对高校学子价值观的建构造成了一定困扰。如果从高校各大教育门类寻求有效手段,艺术教育不应为人们所忽视。在当代社会,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涵育主要通过影视艺术教育、音乐艺术教育、环境艺术教育等方式进行,有助于大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人际和谐关系的培养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道德扫描吴方乙,郭人们的道德观念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就反映出时代变革所留下的痕迹。一方面在他们身上保留了传统教育,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如仍有60%多的学生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38%的学生坚信共产主义能够...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随着我国对生态与民生问题的关注,风景园林专业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包括了保护环境的爱国精神、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人文关怀等三个方面的内容。面对当前学校教育在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文章提出了从凸显社会责任的课堂教学、倡导社会服务的专业实践两个角度进行风景园林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主体意识是对大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着力提高主体基本素质,不断提升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7.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即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儒学是一种带有强烈入世色彩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系统,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强调整体至上,公利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儒家士大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但是,这种社会担当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时代氛围中弱化了。关注自我、及时行乐,成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的风尚。这一风尚对于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具有积极意识,但对于社会秩序的整合与重建来说,却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丹  徐晓滢  李正云 《心理科学》2011,34(6):1360-1366
在生命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以上海四所高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的812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造句和模拟遗书等投射方式,并结合小组访谈等形式,旨在测查大学生对生命过程与死亡现象的认知特征,及对生命意义的价值取向,以此探究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价值取向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以表达态度为主,具有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特点;而在对死亡的认知上,则主要采用本质认知的方式进行表述,以中性、概括、简洁为主要特点;(2)总体来看,女生比男生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认知更为积极,体悟更深;(3)在生命价值取向方面,当大学生更多地表现出关顾他人的价值取向,并伴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生命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通过自我教育增强责任意识、通过生命叙事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意识、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培育生命道德观念、重视生命责任在社会法制中的回应等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长江大学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尊与情感温暖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与偏爱被试无显著相关;2.高自尊大学生与低自尊大学生在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父亲的过度保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方式受城乡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父母应当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的自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