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10—15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所长B.斯杰宾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高等研究员B.布罗夫来广东进行学术访问。1月12日在广东社联与省哲学界人士进行了座谈。会上,斯杰宾通讯院士就俄罗斯哲学的现状作了主要发言,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现将斯杰宾通讯院士的发言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底至 7月初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等学术机构 ,就许多问题与俄国同行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还特别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院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哲学人类学教研室主任符·色·斯捷平 (В.С.СΤΕΠΝΗ)教授、俄罗斯  相似文献   

3.
刘明艳 《现代哲学》2007,(5):139-140
2007年6月5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代表团一行五人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五位哲学家向中山大学马哲所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并和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列克托尔斯基院士在“关于苏联与俄罗斯哲学概览”的专题报告中,围绕“当代俄罗斯对苏联哲学的评价”,“苏联哲学取得巨大成功的繁荣时期哲学的创新点、主要成就及其代表人物”,以及“当前俄罗斯哲学研究的热点和新的生长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当前的俄罗斯,哲学研究正处于新的兴奋点上,几个大的哲学杂志争论激烈,主要的学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作为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俄罗斯《哲学问题》2007年第5期出版了“中国年”特刊。俄罗斯哲学协会主席斯焦宾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学部委员为特刊写了致词。特刊收录了中国学者李景源的《中国哲学的现状与趋势》、安启念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贾泽林的《中国对“苏俄哲学”的研究》,以及俄罗斯学者叶列梅耶夫的《<易经>和语义解码》、布罗夫和费多托娃的《中国现代化经验:理论和实践》等论文。2007年6月13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中国年’特刊发布会”…  相似文献   

5.
今日俄罗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的剧变,苏联哲学70年的发展嘎然中止。那么,新的俄罗斯哲学向何处去?世界哲学界在关注,俄罗斯哲学家在探索、在新建。一、哲学家的共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哲学研究所长斯杰宾教授在苏联解体后不久就曾预见过俄罗斯哲学的未来走向:第一,马克思哲学失去了国家哲学的地位,但是,俄罗斯不会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哲学的一个流派,在俄罗斯会得到公平的对待;第二,未来的新俄罗斯哲学将会突出社会哲学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摆脱历史唯物主义的束缚,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对现实社会哲学诸…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安启念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思想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一场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者以哲学界为主,也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刊物之一《社会科学与现时代》,为此专门开...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7日到9月28日,根据中俄双方的学术交流计划,我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和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等单位,与俄罗斯哲学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会晤和交流。这次访问主要是围绕着90年代以来俄罗斯哲学的状况和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这两个问题而进行的。一、俄罗...  相似文献   

8.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10.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11.
世界第一部三国题材文学史——读李福清《中国的历史演义与民间传统》王长友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福清先生,是俄罗斯当代杰出的汉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对三国题材文学的研究造诣尤深,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历史演义与民间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一行5人,应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的邀请,于1992年6月22日至7月7日对该所进行了学术访问,以“世纪之交的哲学”为题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在此期间,我方代表团还访同了《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圣彼得堡(原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就有关问题与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会晤和座谈。下面,仅就双方学术讨论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看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对中国哲学的研究罗曼诺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高级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即前苏联科学院)远东所于1966年在莫斯科成立,今年恰好是它成立30周年所庆。80年代之后,远东所逐渐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的研究。进入90...  相似文献   

14.
几点建议     
几点建议姚介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哲学动态》创刊15年了,在哲学界前辈和广大哲学工作者的支持下,编辑部的同志们克服人手少等困难,辛勤地工作,逐步使《动态》由一个内部刊物发展为目前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要的学术刊物。特别是最近几年,《动态》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哲学会和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联合于1985年9月24日至28日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高校哲学课改革问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地区38所大专院校、军队院校、党校的哲学教员50余人。中宣部理论局、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教司也来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邀请了三位同志作了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研究》副总编陈筠泉同志作了《当前哲学研究所面临的新课题》的报告,讲了四个问题:1、重新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确定它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问题;2、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认识论研究的问  相似文献   

16.
9月21日,《文学评论》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邀请文学所和哲学所部分研究人员举行座谈会,就哲学和文学研究中共同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如何加强双方的合作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研究》主编陈筠泉同志首先谈了举行这样的联合座谈会的意义。他说,文学与哲学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现在更应该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从世界哲学发展的趋向来看,许多东西方哲学家已把研究的重心从科学哲学移向文化哲学,哲学家开  相似文献   

17.
弗罗洛夫谈俄罗斯哲学研究概况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科学院院士弗罗洛夫1992年12月15日和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介绍了前苏联和俄罗斯哲学研究的概况:本世纪40年代,前苏联哲学界盛行政治哲学。以李森科为代表的一些假马克思主义者,用政治(如无产阶级遗传学、资产阶级遗传学)来干涉自然科学尤其遗传学的研究,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种情况在50年代得到了纠正。随后,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研究自然科学中具有共性、普遍意义的东西,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1994年的世界哲学大会将在莫斯科举行,弗罗洛夫是大会的筹委会主席,这表明前苏联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世界哲学界的重视。8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哲学研究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加强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俄罗斯成立了人的问题研究所,从哲学,生态、文化、遗传和环境、心理、性等方面,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定期出版机关刊物《人》。研究所有一个人的问题研究中心,负责协调各方面的研究。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并非完全一致,如文化选择就不同于自然选择,各方面的专家通过对话,以便建立一种既适合于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伪科学现象日渐猖獗.报纸、杂志、互联网以及电视上到处都是宣传能治百病的医疗器械的广告,宣扬现代科学危机以及摆脱危机的希望等等.那些毫不负责的观点带来了危害,俄<科学与生活>杂志就此多次刊载文章.俄罗斯科学院反伪科学和反科学造假委员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部院士埃·巴·克鲁格利亚科夫就此题目继续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共同发起,于10月12日上午召开小型座谈会。座谈会在诚挚、融洽和热烈的气氛中,就哲学和经济学如何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以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会议由《哲学研究》主编邢贲思同志主持。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董辅礽同志倡议并亲自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前作了组织工  相似文献   

20.
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协会主席C.加诺维斯基在苏联《哲学问题》(1978年)杂志上发表了《马列主义哲学在保加利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一文,全面地叙述了保加利亚哲学界的情况,并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具体任务。他说:保加利亚哲学思想的主要成就在于,对认识论问题和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