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自"图灵测试"提出以来,关于机器能否真正具有人类智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批评者多认为机器可以具有工具意义上的弱人工智能,但不具有主体意义上的强人工智能。以珀尔为代表的因果推断学派主张因果推断能力是机器具有强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旦机器获得因果推断能力实现强人工智能,机器就可能在后续发展中远远超过人类智能,并达到其发展之奇点。我们认为:如果能让机器人具备因果推断能力,那么强人工智能就是可以实现的,奇点的存在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但是可能性不等于实际性,要想在实际上获得这种高于人类的智能,人类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传统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  相似文献   

2.
由于有关智能信息加工模式的传统思路不很适宜于揭示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关键特征,并行分布式加工(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的思路应运而生。本文将说明如何运用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来研究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这些特征。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又称为联结主义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这类模型的一个关键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利用阶梯的或连续的信息。我们将指出在当前开展的某些联结主义人工智能项目中,如何运用这种加工梯度信息的能力,文章还将说明怎样运用梯度信息的机器来扩展基本运算机的类型,并介绍阶梯状态机的概念,指出这种机器具有联结有限状态与递归运算器的特点。仅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日益加快,人类仍然在各种基本、自然的认知任务上远远超过计算机,例如,言语识别、语言理解,以及从记忆中提取适合于情景的信息。其原因是传统的计算机结构并不很适合于这些自然的认知任务。  相似文献   

3.
李阳崔鹏  吴明证 《心理科学》2022,45(6):1436-1442
本研究旨在探究智能机器的道德决策速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人们对其的信任程度。研究分别以智能机器与人类为道德决策主体,采用2(决策速度)×2(决策内容)的被试间设计进行研究发现,对于智能机器和人类,道德性决策均会使人们对其信任,而快速道德决策提高了人们对智能机器的信任程度;此外,研究发现能力感知是智能机器道德决策速度影响人们对其信任程度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人们对智能机器与人类的道德决策速度知觉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人们对人类和智能机器在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的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相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对其期望行为及实际行为的道德评价(责备度、许可度、正确性)完全相同。(2)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相比于人类,有更多人希望智能机器做出功利主义取向行为,对其功利主义行为的道德评价也更高。  相似文献   

5.
黄明理先生在《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一书中,提出了“智能动力观”,认为人类智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丛大川先生的书评代表了一种看法。欢迎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这是我们应当从历史与现实中汲取的一个教训。农民当前的根本需求是较好的谋生手段或谋生能力的获得。人的谋生能力有两大构件,即体力构件与智能构件。后者创造价值的作用远远超出前者。农民谋生能力恰恰缺乏良好的“智能构件”,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公共服务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智能观即智能独立论进行了考察。认为智能独立论不同于西方的和前苏联的智能观。它肯定智能包含智力与能力,是二者的合称;认为智力与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指出智力独立论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智能理论,包含着12种智能。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3):49-5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当智能机器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时,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合作就成为智慧社会治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人机合作前所未有,而人机合作能够持续进行的前提是之一就如何解决因为人机合作而产生的责任难题。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集体行为的特性使得责任很难区分。智能机器的加入,不仅增加了智慧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使责任区分变得更加艰难,到底是政府、智能机器还是生产机器的厂家来承担责任?而责任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关键在于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就是如何面对智能机器能否与人相提并论,甚至超过人类,成为超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晓明 《世界哲学》2005,63(4):97-105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引起哲学范式的转换,从而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纲领.逻辑机器哲学是传统哲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人与计算机的类比,探讨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心智的可能性以及有关的哲学问题.从本质上看,勃克斯的逻辑机器哲学及其人=机器人论题建基于心智的计算观,而心智的计算观不断地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人工生命的进化研究成果表明,心智的计算观的困境是可以摆脱的."人工意识"的计算机生成和进化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将为拯救和发展心智的计算观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软智能体的认识论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人类已经开始创建一个崭新的世界———虚拟世界。如今 ,它不仅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更具意义的是其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软智能体。尽管目前这类系统的认知能力还很有限 ,但正在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这将使人类认识进化的轨迹发生深刻的变化 ,同时对认识论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一、虚拟认知主体的涌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文字的发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此 ,人们不但可以将知识或信息记录在一个人工媒介上而超越时空的隔阂 ,更为重要的是突破了以往那种主要依赖人的自然记忆系统保…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产生智能:制造出具有智能的机器、培育出具有智能的产品、驯教出具有智能的生物……。远景是如此诱人、怕人,使得它在哲学、伦理、宗教领域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过,人工智能只是一个科学部门的名称,名称不一定能如实反映它的研究内容。如果按上面所述来理解“人工智能”这四个字的话,可以说,这三十多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不算太大。  相似文献   

12.
智能机器的责任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智能机器不具备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因此不是道德能动者。从责任的他者视角出发对智能机器道德自主性与意向性的质疑,并不能否认其具有道德责任能力。从他者期望型道德责任的角度看,智能机器由于人们的期望偏见、智能偏见和地位偏见而不被承认具有道德责任能力。如果智能机器想要在现代技术社会的责任网络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就需要我们如实地期望智能机器人的道德责任,摒弃事后立场、语境不匹配、人类中心主义等经典责任伦理面临的问题,从而生成新的他者期望型道德能动者。  相似文献   

13.
近来Shavinina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结构观,认为智能主要包含两个部分:认知经验和智能表现。在此基础上,他们分析了未来智能测验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并进行了初步的测验编制尝试,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测验方法,如“完美计算机”、“概念整合”以及“问题建构”等测验。Shavinina等人所提出的新智能观以及关于智能测验的新技术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代表了智能研究的又一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世界就分为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尽管严格说来,意识、思维无非是一种高级物质运动的功能人类的智能活动,即也是一种物质现象。但是,具有意识能力的智能活动一经出现,它就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提出著名"理想计算机"理论的英国数学家阿兰·图林在机器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探索了二战前他对智能计算机研究的开端及一些思想来源,分析了他1947年在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智能机器"的报告以及1950年关于"机器智能可能性"的著名论文,并探讨了图林智能计算机思想与维纳等人控制论思想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机器能思维,而且已经在思维,并追赶人类思维,还可肯定地说,终会有一天超过人类的个人思维能力,按其思维能力完全可以统治人及人类。 这是本文的命题。 人类用几千年的聪明智慧创造出机器人,又教会了机器人学习与工作。人类是机器人的老师,机器人是人类的学生,而青出于蓝必胜于蓝,所以机器人必超过人甚至人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在人类认知系统中,语言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为我们审视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思路。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产生于人类交往实践,在人类认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人工智能中语言问题的探究发现,人工智能存在语义理解的形式化缺陷、机器思维的意识难题、人类知识的表示困境和人工学习的社会化瓶颈等问题,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根本分野。正如人工语言的工具性那样,人工智能也同样是工具性的,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对人类智能的辅助和强化。  相似文献   

18.
初看起来,个别性似乎是同科学──所有科学迥相对立的。语云:“无普遍性,则无科学”。从这样的观点来看,科学别无选择,只有借助普遍性来表明它之作为科学的价值;换言之,只有借助普遍性来求得它以为能够表明自身价值的解释。科学领域里赋予个别性的状态,完全出自这一立场。个别性是同罕见的和例外的性状,同个体──不论是物抑或人──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来看待个别性,它一开始就有害于按照上述原则──科学应达到普遍性──所设想的科学解释。就此意义而言,科学解释即是揭示能够通过推演解释一类物体的共同特征。这种共同特…  相似文献   

19.
由藩菽同志主编的《人类的智能》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合作出版。现对该书内容简介如下:心理学在科学的行列中,就学科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程度而言,还只能是个“小弟弟”。然而它在人类的活动中已占有着相当特殊、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  相似文献   

20.
一 这个题目充满着悖谬,它由某些未曾有过的思想连线组成,考验着有史以来人类智力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它竟然肯定浪漫主义精神是理性的甚至是科学的.这个立场的科学根源,竟在于追溯数学真理的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起源"过程中的两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