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社会生活》(李奇)上海《简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唐凯麟)湖北《伦理学简明教程》(魏英敏金可溪)北京 大学《伦理学基础》(张善诚)黑龙江《伦理道德一百题》(李惠让等)山西《伦理学法学与德育》(德育丛书)四川《共产主义道德讲话》(陈劳志)吉林《共产主义道德问答》(冒君刚)陕西《漫谈集休主义》(尹继佐鲍宗轰)河北《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河北省十所理工科 院校教材编写组)河北《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基础》(林远主编)华东 师大《高等师范院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程》(胡庆 云等)湖南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修订本〕(沈忠俊等 编…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沈忠俊、吴亦仙、江汀生、唐宏中编著)最近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它不仅是一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试用教材,而且对于当前反对和抵制精神污染,也是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第一,本书始终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本书围绕着共产主义思想这  相似文献   

3.
沈忠俊等同志1983年编写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一书受到学术界的一定重视。1984年《中国哲学年鉴》介绍了这本书。今年,他们根据原教育部的教学大纲重新编写,定名为《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概论》,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在保持了原书优点的基础上,更突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这个中心思想。与原版相比,新版书有如下两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4.
伦匆攀若本理论 共产主义道德蓬劝碳翻止和规范钓根据究竟是什么(周原冰)《江淮论坛》1985。3 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王玉山)《政治教育》1985.4 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王兴洲徐桂媛)《东北师大学报办1”5.2 论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藏乐源)《齐鲁学刊》2985.2 论共产主义道德中的纪律范畴(王伟等)《道德与文明》i,55 .3 论道德祛则(陈楚佳)《关侧时大学学报》19 85 .2 简论道德的社会本质(马搏宣)《东甚汽仑丛》1蛇5.2 论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陈建坤)《东岳论丛)) 1985。2 利益一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秋路)《道德与文明》1985。2 谈谈利…  相似文献   

5.
我在《观察与思考》2012年第1期上发表的《再论理直气壮地讲共产主义理想》一文,第二部分“共产党就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的党”中有这么一段话:“《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便是毕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最早、  相似文献   

6.
由林建初、王伟和戴扬毅三同志合写的《简明共产主义道德原理》一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明原理》),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不息热潮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于向群众普及共产主义道德知识,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俗化、大众化,是《简明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在广大人民和青少年中普及,就需要有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而《简明原理》一书正是与现实生活紧  相似文献   

7.
于光远同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再认识》(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3期,以下简称《再认识》)和《马恩严格区分“公有”与“社会所有”,不应都译成“公有”》(见《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第1期)两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笔者认为此论极是。但是,笔者又认为于光远同志对社会所有制的理解与马恩的论述相悖之处甚多。究其原因,于光远同志是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共产主义所有制  相似文献   

8.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本人以为需做到以下“四要”:一.要摆正思想品德课程的位置从整个教育系统来说,都必须霞新摆正思想品德课程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首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学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三日至八日在太原举行。廿所大专院校,廿三所中等专业学校和重点中学,有关社科单位的代表九十五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了三十七篇论文。北大副教授魏英敏、人大副教授许启贤,北京德育学会付会长王殿卿应邀到会作了学术报告。会议主题是研讨高校、中专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对大学、中专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及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队伍的建设等问题也作了探讨。一些同志还就德育和美育和体育的关系,道德教育和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第二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以及新的苏共纲领通过以后,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更加注意研究现代生活的迫切问题,首先是有关共产主义建设的问题。在已出版的专题论著中,集体著作《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有重大的意义。参加这本书写作的有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社会知识其他部门的代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极重要的和光荣的任务:创造性地总结苏联人民和共产党建段共产主义的经验。《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一书循序渐进地研究了一系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共产主义发展史上,《哥达纲领批判》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之后最重要的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预言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形成、本质和两个发展阶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辩证法来说,《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最重要的著作。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共产主义形成时期就已经指出,从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和解  相似文献   

12.
胡汝泉著的《共产主义基本知识》一书于1985年4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紧扣时代脉膊,密切结合当前改革和人们的思想实际,针对十年内乱中搞乱了的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共书共分五章,重点论述了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是科学的革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九八二年开始给政治系本科生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课的。在开课的初期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还是有兴趣的,热情也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这门课却比较冷漠了。经了解他们的意见主要有两条:一是认为重复的内容多而新知识少;二是大道理多而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少。这“两多”、“两少”就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仔细研究我认为他们的意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以下简称伦理课)课,是师范院校在高年级开设的必修课,是在其他专业必修课基本都已开完的情况下开设的。特别是近两年来学校里又普遍的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课,伦理课的内容有一大半在这门课程中  相似文献   

14.
周莹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34-13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过:“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3页)。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这种最高尚的美德。这次整党对广大党员来说,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努力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性,做合格的党员,进而争取成为优秀党员。要达到这个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认真进行道德的修养和锻炼,做遵守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共青团辽宁省委集体编写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在诸种有关共产主义道德问题的书丛中有自己的特色,在八三年全国通俗理论读物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该书以生动的语言,活泼的形式,密切联系实际,简明通俗地介绍了共产主义道德知识。 全书采用“讲话”的形式,一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 使学生懂得中学阶段将为人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需要认真地进行修养;中学生加强思想修养主要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学好《青少年修养》,按照《中学生守则》的要求,不断学习和实践,争取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我们必须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美国著名婴幼儿教育和心理专家库德与波尔松认为:兴趣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当一个人对一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发现他乐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26页,下引此书均只注页码)这就是说,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坚持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任务,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的意义。后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理论上的进一步阐发。报告中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共产主义思想建设保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前阶段讨论“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问题,还是近期来讨论美国电影《冰峰抢险队》中麦克唐纳的道德与雷锋的道德的高下问题,都对深化我们对共产主义道德的认识起了推动作用。显然,如果把共产主义道德理解为脱离人类历史上各种道德形态,脱离各种具体的社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