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幽默     
军事家庭杰克是一个典型的军人,他的家庭也有着浓厚的军事色彩。例如,厨房门口的塑料牌子上写着“食堂”;客厅门口挂着“会议室”;儿子的卧室有“男兵宿舍”;女儿的卧室则是“女兵宿舍”。客人们猜想他们夫妻的卧室一定挂着司令部的牌子,出人意料的是牌子上写着:“...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写作时,为让句子和篇幅尽量短些,习惯站着写。修改时才坐下来不厌其烦地精雕细刻。巴尔扎克:写作时,时而大笑,时而悲哭,常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有时竞和作品中的人物大吵起来。大仲马:写作时,善于用多种体裁创作,往往因体裁不同而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写小说用蓝色纸,写诗用黄纸,其它文体用浅红色纸。而且,笔也是分开的,从来不用蓝墨水。涅克拉索夫:写作时,习惯躺在地板上写作。他曾对朋友说:我躺在地板上写,心里倒挺舒坦。福楼拜:习惯白天休息,通宵写作。他房间的灯光彻夜通明,竟成了塞纳河船夫的航标指示灯。…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今世界仅存的十二位书写大师当中,美国的杰克·魏德曼是最年轻也最有成就的一个。他在27岁就获得了"Master Penman"的殊荣。儿时的杰克,最喜欢看妈妈写字。笔尖舞动,漂亮的字体在信纸上缓缓流淌,也流淌在他的心上。6岁的一天,他放学回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被熊熊大火吞噬。朋友们向他家伸出援手,伤心的杰克,收到了  相似文献   

4.
信念无敌     
杰克是一个普通邮差,但是,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并不只是传递信件,他还要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聪明的杰克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话。诸如“享受生命每一天”、“何不笑口常开”、“别再烦恼”、“有你,别人是幸福的”……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把这些留给他们。所以,他走到哪里,就把快乐的种子撒播到哪里。因此,大家都喜欢杰克的造访。  相似文献   

5.
王延辉的作品是借着月亮的光、伴着星星而流淌出来的心底的歌。出版于二十世纪末的散文集《斗生心事》;无疑也是他月前星下的心灵倾诉。较之王延辉的其他作品,我尤独钟于这部反映了作家内心真实感受、揭示他创作原动力的散文随笔,这些微妙精致、亲切恬淡的文章阐释了这位回族作家半世人生的感悟,对半生心事的美好回味。 读这部书最大感受就是只有诗情而没有矫情。从这些散文中我们读出的是哲学意蕴、生活体悟和他的思素方式。王延辉以其极精极细之心,极真极切之情,抒情感怀,似花开天成,云出无心,形成自己优美、纤细的情感表现。写…  相似文献   

6.
巧妙的约会     
一次是小刘让我捎条给小李。我说不怕我看条子吗?他说尽管看。我一看那条子上写的是:“黄昏后,一点前去,洒水尽于奇木之上。”看过条子,我就想,“黄昏后”“一点前去”这不矛盾吗?“洒水尽于奇木之上”,这又是哪呢?可当我把条子给了小李,她一看,先对我说声“谢谢!”然后就会心的笑了。并说,这条子上写的是小刘与她约会的时间、方位和地点。还有一次是小李托我给小刘捎字条。那条子更绝,上边仅写一个“燕”字,我看后真如坠云里雾中,一片茫然。可谁知一入小刘眼里,人家就明白了。他也高兴地向我道谢,并说这是小李约他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8.
美国有名叫杰克的大学生,暑假期间去一家金矿打工。 这座金矿的采矿工人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相比之下,杰克的学历算是最高的了。因为他是“书生”,杰克得到矿长的青睐。 话说杰克打工一段时间以后,矿长有紧要事外出几天。“金矿不可一日无主”,矿长便让杰克在此期间代理他的矿长职务,管理好金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德彪西既是一位继浪漫主义之后集中了印象主义风格、技法的代表性作曲家,可以说他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作品体裁丰富,风格独特,本文从他的生平、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德彪西和他的音乐,并希望为声乐学习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给当地一家报纸副刊做过一段时间的编辑。有一位五十多岁的作者,每次投稿都把自己的资料写得非常详实,他发表过哪些作品,获得过哪些奖,包括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的散文也罗列其上。他以前的作品我没看过,看他投来的稿件质量,实在是很难达到我们的上稿要求。我长时间没用他的稿子,他开始发邮件质问我,说他曾经上过大报,怎么  相似文献   

11.
《思维与智慧》2008,(10):I0001-I0001
诺尔曼·罗克威尔1894年2月3日出生于纽约。罗克威尔被称为插图画家,但他主要的创作是封面画,此外还画广告画、宣传画、年历画。他的作品在结构上写实,在表情、动作上夸张,具有浓郁、生动的幽默感。他的灵感撷取自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插曲,而后凝练地加以展现。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受到一点小挫折而心灰意冷、迷失方向。此时,幽默可令你“反败为胜”。我的一个年轻朋友,因为迟到已受到“最后通牒”,但今天又遇上塞车。也许他可以找个理由———大病一场啦———但他不想用这“家喻户晓”的借口。他叫山姆。9点35分他赶到公司。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山姆的主管过来了,山姆突然咧嘴一笑,握着主管的手说:“您好!我叫山姆·梅纳德。我想求职,那个职位三五分钟前是我的。我第一个来,‘勤快人先捡柴’吧?”一阵哄堂大笑,主管竭力保持严肃地走了。山姆用“笑”保住了他的工作。我的一个邻居在前往机场的路上…  相似文献   

13.
黄宾虹的笔墨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白宾虹"时期,另一个是"黑宾虹"时期,他对笔墨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黄宾虹曾经两次到过桂林进行旅行写生,并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桂林的山水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晚年时期他还根据记忆创作了很多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然而,黄宾虹在桂林期间创作的作品和后来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笔墨特征上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位画家对自己的作品始终不能满意。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要出远门,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灵感,画出伟大的作品。“画家游历了许多国家,看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但他觉得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林风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绘画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纪初留学巴黎,现代艺术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毕加索的创作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美学形式上都对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表现元素,运用中国画笔墨结合色彩,同时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具有变革性却不失抒情写意的独特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6.
仁慈的上帝     
杰克是一位做小买卖的生意人,他每天早晨都会向上帝祈祷。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他依然每天早晨向上帝祈祷。没有几年的光景,杰克就成了富翁,但他还是每天早晨向上帝祈祷。一天,杰克家突然遭遇火灾,所有的家产被烧了个精光,他也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了宝贵的生命。杰克见到上帝,愤愤不平地说:“上帝,您也太不仁慈了吧,怎么忍心看着大火烧光了一切,还结束了我的生命,难道我对您的敬拜还不够吗?”  相似文献   

17.
静物题材是绘画中重要的绘画题材,水彩静物更是水彩中被经常创作的题材。湖北美术学院的刘寿祥老师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道路。水彩静物"鲜果"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水彩静物画中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文章着重从绘画技巧、用笔、水分控制、色彩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刘寿祥老师水彩静物作品的绘画语言,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8.
看见     
正海风,暖阳,在泰坦尼克号洁净的甲板上,露丝欣赏着杰克画的女性人体素描,赞道:"你很有天赋,杰克,你能看透人。"这时,杰克对露丝说:"I see you。"我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是录像带原声版。英语单词"see"直译是"看见",杰克说这句话时,字幕却是"我理解你"。还是这句话,在潘多拉星球那棵霓虹般闪烁流光异彩的灵魂之树下,另一个杰克深情地对着纳美人公主奈蒂莉说:"I see you。"同样是卡梅隆导演,但在《阿凡达》的字幕却翻译成了"我爱你"。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觉醒的魏晋南北朝时代,顾恺之在画论中第一次提出了"传神论",他是最早将此观点应用到绘画当中的。其中"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思想理论成为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主要依据,对中国的绘画创作及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出发,对顾恺之的"传神论"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结合他的画论,试图探析人物画创作中是如何通过传神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动人。  相似文献   

20.
苏联画家叶福塞尼·叶夫谢叶维奇·莫伊谢延科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大部分都以军事题材为主,画面也极具表现力。他的作品不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画面的局部或整体都处理得十分协调。他非常重视构图的形式感,每幅作品中都展现了对立与统一的艺术规律。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他的油画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从莫伊谢延科油画作品的审美价值来分析,探讨当代创作者在油画创作中如何进行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