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奇  张华  陶沙  曾琦 《心理科学》2001,24(2):129-131
本研究采用“A非B”时间延搁测验对34名9-12个月缨儿的爬行经验与其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协方差分析表明,婴儿的爬行经验对其在“A非B”延搁任务中表现出来的空间认知能力有显著的主效应,而年龄的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爬行经验7周以内的婴儿与爬行经验10周以上的婴儿空间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本研究说明,爬行经验与婴儿在“A非B”延搁任务上表现出来的空间认知能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阅读理解分测验考查何种能力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一首先通过文献法初步概括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的能力考查体系,进而使用出声思维的方法对该考查体系进行验证和补充,最后通过专家调查论证方法对其进行最终确定.结果表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考查了6种能力,分别是提取信息能力、理解意义能力、理解细节能力、分析结构能力、概括能力及推断能力,其中提取信息能力和理解意义能力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使用该能力框架选取合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题目,组成一套阅读理解测验,并借助认知诊断方法,通过专家标定测验的Q矩阵,利用实测数据对研究一构建的能力考查体系的完备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实验班—控制班,前—后—延缓测验”的方法,运用“弗斯坦工具强化”(FIE)对小学四年级一个教学班的35名学生进行了短期的智力训练,结果表明FIE 是训练学生智力的一个有效工具:训练后即时测验的效应值为1.32σ,延缓测验效应值为0.T6σ。本文还分析了FIE 训练对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效应;对智力的发散思维成分和聚合思维成分的效应;以及性别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题统觉测验中国修订版(TAT-R,C)的编制与常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与罗夏测验齐名的人格投射技术。但由于原版测验图片不适用中国被试,而且操作复杂,评分缺乏客观性,信度、效度不理想,更无标准化常模,所以在临床实践难以推广,在国内尚未系统研究。 为改进原版测验缺陷,首先修订了新的适合中国文化模式的工具,把原有的无结构投射法修改为联想—选择法投射,使修订版测验简单、易行。并且经研究验证,修订版(TAT-R,C)测验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并建立了标准化常模。  相似文献   

5.
采用程序标准化的婴儿迂回行为测验,探讨了244名8─11个月婴儿的迂回行为发展特点及学习能力。结果表明:(1)8─11个月婴儿的迂回行为水平表现出随婴儿月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2)8─11个月的婴儿具有从反复尝试中学会迂回行为的可能性,其中9、10个月婴儿的学习可能性较大,而8个月婴儿的学习可能性较小。(3)8──11个月婴儿的学习速度随月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套心理计量测验考察中美两国青老年被试在算术能力、知觉速度及空间方位能力方面的操作是否有国家间和年龄组间差异,不同领域之间是否有不同的能力模式。测验结果表明:在知觉速度和空间方位测验上,中美青年组的操作成绩均明显超过老年组;在算术能力测验上,中国青年组的成绩仍超过老年组,但美国青老年组间则无明显差异;中国青年组在算术能力测验上成绩优于美国同龄组,在其它两个测验上则无明显差异;在所有能力测验上中美老年组的成绩都无明显差异;总的模式表明,美国青年的算术能力呈逐代下降趋势,中国儿童和青年的算术能力远远超过美国同龄人的状况可能只是个近期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识记测验(数字组织测验、类群集测验、主观组织测验),对弱智儿童识记时记忆组织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智儿童识记表现出以下特征:1.大多数弱智儿童采用机械识记法,记忆的数字组织水平很低,只在难度低的项目中表现出有记忆组织的能力,对类群集和无关联材料的记忆,没有记忆组织的能力。2.在对数字组织材料识记时,要借助于外部言语和手的动作,识记速度缓慢。3.识记时记忆监控能力很差。研究还表明:有无利用记忆组织识记是影响回忆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修订的HR幼儿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关于Reitan-Indiana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在中国的修订。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对部份测验内容做了修改,并将此测验用于1002名正常儿童和98名脑损伤儿童。受试儿童来自全国15个省市,年龄范围为5—8岁。研究结果反映出不同年龄儿童的各种能力水平。根据统计资料制定了本测验的中国儿童年龄常模。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平均重测相关系数为0.61;正常儿童和病儿比较的结果反映出二者间各能力水平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鞠成婷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13,36(2):463-468
空间能力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一直是空间能力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验也多种多样。二维空间能力测验主要包括标准心理旋转测验及其多种变式;三维空间能力测验则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针对动态空间定位与位置学习等空间能力开发出的新型测验。这些测验主要用于探讨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在介绍测验的同时总结了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研究的结果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8─11个月婴儿迂回行为发展特点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奇  陶沙  曾琦  芦咏莉  王雁萍 《心理学报》1997,30(3):286-293
采用程序标准化的婴儿迂回行为测验,探讨了244名8-11个月婴儿的迂回行为发展特点及学习能力。结果表明:(1)8-11个月婴儿的迂回行为水平表现出随婴儿月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2)8-11个月的婴儿具有从反复尝试中学会迂回行为的可能性,其中9、10个月的婴儿的学习可能性较大,而8个月婴儿的学习可能性较小。(3)8-11个月婴儿的学习速度随月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的编制及标准化工作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这套“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该测验包括数字鉴别、心算、汉字旋转、数字工作记忆、双字词再认、三位数再认、无意义图形再认7项分测验,其软件程序用C语言编写。为了使测验标准化,并获得有代表性的常模资料,在全国6大行政区取样2443人进行了测试。该测验适用于具有小学4年级以上教育程度的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年龄范围为10—90岁。为学生和成人两部分样本编制了两套各年龄组量表分换算表。该测验的区分度、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及效度均良好。  相似文献   

12.
《心理科学进展》2001,9(4):367-367
基本认知能力是人脑高级智能活动的基础,对于完成学习、运算、推理、语言理解等复杂的认知活动起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德明研究员课题组,在多年来关于认知能力随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从多项认知能力测验中精选出年龄敏感性强的项目,编制了这套《基本认知能力测验》及其软件。该套测验及其软件已通过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联合鉴定,并得到鉴定委员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该套测验包括数字鉴别、心算、汉字旋转、数字工作记忆、双字词再认、三位数再认及无意义图…  相似文献   

13.
镶嵌图形测验、框线测验和认知偏差任务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场相依/场独立的测量工具。该研究发现:1)在框线测验中,个体不受背景信息干扰的能力,与整合背景信息的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执行镶嵌图形测验愈佳者,执行框线测验的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也愈佳;3)但认知偏差任务与镶嵌图形测验以及框线测验均无相关关系。因此,个体在感知过程中对场的利用,与其在推理决策过程中对场的利用,很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此外,由于镶嵌图形测验与智商测验有相关,框线测验可能更适合于跨文化心理学中对场相依/场独立概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美术能力倾向测验对美术人才的识别和选拔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测验可分为审美能力测量和艺术创作能力测量两种,其中审美能力测量的测验又可以分为审美判断测验和判断后选择判断理由的两种形式。但以往研究缺乏对审美知觉能力维度的实证研究、没有区分“主观美”和“客观美”,以及缺乏对各类型美术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比较研究。未来可加深对审美知觉能力维度的实证研究,开发多类型美术能力判断测验并比较其效度,开发适用于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倾向测验,以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美术能力倾向测验。  相似文献   

15.
张丽锦  陈亮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11,43(9):1075-1086
本研究旨在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分测验改编成动态测验, 并应用于不同程度学业成绩儿童当中以探查其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往动态测验的编制技术, 把动态施测过程分为“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分别确定各阶段的测题并构建了6等级提示系统。在中等学业成绩儿童(n = 33)和低学业成绩儿童(n = 35)中的应用发现, 动态测验测得的能力获得变量对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证实了所改编测验的有效性; 动态测验情境下中、低学业成绩儿童的潜在认知水平基本相同, 所改编的动态测验有助于发掘儿童的潜在认知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婴儿社会性参照能力发展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婴儿的社会性参照能力是个体早期发展中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是个体经验习得的重要方式。目前关于婴儿社会性参照能力的界定有两类:即强调母婴之间以情绪信号为社会性信息进行参照和强调通过情绪、动作等外界信号进行信息参照。自八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婴儿社会性参照能力的发展与表现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婴儿参照行为中对情绪信号的感知、辩识和理解及其情绪交往中的行为特点,并初步探讨了婴儿社会性参照的可能机制与过程。婴儿社会性参照能力的研究主要有视崖、陌生人情境和新异玩具三种范式。由于在理论和方法上尚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婴儿社会性参照能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茅于燕   《心理科学进展》1985,3(3):21-28
婴儿智力测验和其它心理测验一样,也是来源于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智力测验运动。一开始,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的测验各有不同的特色,以后由于学术的交流,不同的观点渐渐集中,人们很快承认了比纳(A.Binet)1905年的智力测验。在智力测验运动的早期,婴儿不是重点。在比纳1905年的第一个智力测验的量表中曾  相似文献   

18.
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平  孟昭兰 《心理学报》2003,35(2):201-208
使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法对64名12个月城市婴儿的母-婴对进行了研究,采用模拟的陌生情境法和Q-sort进行了依恋类型测验。结果发现:(1)对城市婴儿进行依恋类型判断的判别函数与国外进行的依恋判断函数非常相似;(2)婴儿不同的依恋类型具有跨年龄和跨情境的一致性;(3)中国城市婴儿的某些依恋类型具有与西方同类型婴儿不同的行为特点,其差异可能与文化和家庭抚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倒班与正常班医护人员记忆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35岁倒班和正常班医护人员400名经问卷调查睡眠情况之后,对其中88名受试者给予记忆测验。测验材料为“临床记忆量表”,包括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五项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倒班医护人员在值夜班期间睡眠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在上正常白班期间睡眠质量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及正常班医护人员;倒班组和正常班组各项记忆测验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记忆特点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20.
刘源  刘红云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322-1328
从测验结构上,一般音乐能力测验包含基本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测验.而现代音乐能力测验延伸到奏唱能力、表演交流能力和个体特质测验,从结构上对其进行拓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从分析方式上,教育测验从总结性评价朝形成性评价方向发展.以美国国家评价与教育计划(NAEP)为例对测验项目进行属性层面的分析,证明了音乐能力认知诊断测验(CDA)的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应注意音乐能力测验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将音乐能力认知诊断测验应用到实际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