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只一两次听到这么一句话:“礼拜堂的基督徒好做,家里的基督徒难当。”意思是,到了礼拜堂在聚会前后见到弟兄姊妹笑脸相迎握手问安等亲热一番;见到年老体弱的人主动搀扶让座……满是一个基督徒应有的表现。但回到家里有大大  相似文献   

2.
袁小泓 《天风》2014,(3):24-25
<正>第一次看到陆扬,是在2013年秋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那天,我同往常一样坐在左侧的第一排。当赞美的歌声响起,我不禁泪流满面。坐在我左侧的陆扬转身对我说:"耶稣爱你!"我也对她说:"耶稣爱你!"这时我看到了陆扬的脸——世人称为"脑瘫"的脸。坐在我右边的唐姐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姊妹陆扬!"我和陆扬拥抱问好。第二次看到陆扬,依然是在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聚会结束后,大家聚拢在教堂长长的靠背木椅上聊天。雯雯姊妹把陆扬介绍给大家,陆扬欢天喜地。那天她穿了一件白底绿色小花的背带连衣裙,雯雯姊妹说这是陆扬挑布料自己设计的。"一个脑瘫的姊妹能自己设计连衣裙?"我心里有一份惊诧。"脑瘫"姊妹的诗几天后,唐姐发来手机短信,短信的内容是陆扬写的诗歌《一  相似文献   

3.
江肖文 《天风》2009,(5):30-31
编者按:姚贤慧虽身居国外20年,但她心系祖固、心系教会、心系家园.她生前曾经多次提起要与子女一起到她工作和生活过的故地去走走看看,和旧知亲友话话家常,然而力不从心……她立下遗嘱"叶落归根,归土还乡".2008年10月,长子江肖文牧师偕家属将母亲姚贤慧骨灰送往苏州基督教公墓与父亲江文汉合葬;同年11月1日,在上海国际礼拜堂举行追思礼拜,中国基督教咨询委员会主任曹圣洁牧师和老同工沈承恩牧师,洪侣明老师以及国际礼拜堂、基督教青年会的同工同道参加了追思礼拜.  相似文献   

4.
王海东 《天风》2002,(4):20-20
北方海滨的早晨寒风凛烈,雾气袭人,礼拜堂的门口,一位年老的姊妹瑟瑟地靠在紧闭的大门上,我走上前去问她:“你为什么站在这里?”“我来做礼拜,教堂的大门没开。”“那您为什么不敲门呢?”我奇怪地问她,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说:“我不敢敲门。”“不敢敲门?”我有些迷惑。“是的”,她接着说:“守门的弟兄已经两次‘警告’我,以后礼拜不许来这么早!所以我只好站在外面等待。”她  相似文献   

5.
珍惜缘分     
正母亲老了,母亲真的老了。岁月已悄悄在母亲脸上刻下八十二岁的年轮,母亲那蹒跚的脚步、那黯淡的眼神、那唠叨的话语,表明母亲的确老了。母亲的老,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爱反锁屋门。我曾不止一次地去开母亲的屋门,却发现门是反锁的。母亲每听到有人拿钥匙开门,总是无助地问一声,谁呀?当确认是她的子女时,她才笨拙地起身缓慢地打开反锁着的门。我曾多次劝说母亲不要反锁屋门,因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6.
赵红菊 《天风》2018,(12):29-30
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我却对第一次拜访婆家的情景一直印务深刻。那天,走过村口,走过拐角。忽然听到身边的他亲亲热热喊了声妈。我抬眼望过去;不远处的屋檐下,一位面容和善的阿姨坐在小凳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读得正起劲。闻声她抬头朝我们看来。旋即,字句停在嘴角,惊喜在眉梢绽放。她笑盈盈地起身迎接我们。直到我们随她进屋坐下.她才合上抱在怀里的书,小心翼翼地放在齐眉高的柜顶上……那时,我回家对母亲说,看得出来我未来的婆婆很有学问,因为我亲眼看见她读一本厚厚的书——那是我与圣经首次的一面之缘。  相似文献   

7.
正67岁的盲人作家郑佩珍,至今无法忘记13岁那年的噩梦。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她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右眼前黑影晃动,看不清东西。母亲带着她去医院诊治,医生告知是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脱落,要赶快手术。母亲筹集了家里的积蓄,赶往上海权威的眼科医院,然而不幸的是手术没有成功,两次手术后她的左眼也跟着模糊了起来。从此,一个13岁的孩子每天在黑暗里煎熬,不能去上学,也不能帮忙做家务,她听到父母的叹息、妹妹的哭泣,听到放学  相似文献   

8.
M.邦格自传     
我在1919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我母亲曾经是护士长,我的父亲是个医生、社会学家、多产的作家和社会党国会议员。我在郊外长大,生活在植物、动物和书的怀抱中。我母亲,一个严格遵守纪律的人,试图教会我遵守纪律,她还教我德语。我父亲则教我诗歌、法语、进化论生物学和政治。从很小的年纪,我就听到关于社会主义的美好和凡尔  相似文献   

9.
我想看着你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在外人眼里,穿上那身洁白的衣服,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就成了最美丽动人的天使,手中握有病人的生死大权。可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她的身边,强颜欢笑地安慰着她,就只能偷偷躲到一个母亲看不到的角落抹眼泪。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0.
顺便     
正1上周末我回老家,中午吃饭时,母亲端出一盘蒸红薯。红薯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绵甜。问她哪里买的红薯如此好吃,母亲笑了:"是你红霞婶送我的。"我差点儿被噎住,谁?红霞婶?怎么可能?若干年前她和母亲发生过口角,两人有近10年没说话,她会给母亲送红薯?我怀疑自己耳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风筝     
正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  相似文献   

12.
母老成仆     
正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妇人,母亲一生坎坷,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在她还不到五十岁时,我的父亲就因病辞世。那时,仿佛世间所有的悲凉都袭向了母亲单薄的身体。母亲凄凄哀哀了好几年。其间,做什么事都不上心,对什么人甚至是我们也漠不关心。我不止一次听到我妻及其妯娌埋怨之言。我也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如今,  相似文献   

13.
正我认为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其影响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  相似文献   

14.
正天一黑下来,风就被关在了房间之外。我在窗前的灯下,做着无休无止的模拟试卷。院子里有搪瓷盆碰到水泥台子的声音,那是母亲在洗手。她刚刚给牛铡完睡前的最后一次草,并将刷锅水倒入猪盆里,用力地搅拌着猪食。我透过窗户,看到手电筒清冷的光里,母亲正将一盆冒着热气的猪食,哗哗倒入槽中。她的一缕头发,被秋天的冷风不停地吹着,好像墙头上一株摇摆的草。墙角的虫子要隔上许久,才会在风里发出一两声  相似文献   

15.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16.
恩惠 《天风》2013,(4):49-50
2012年年底的一天,我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牧师,为我感谢神!我被评为2012年度平安人寿全国总冠军……陈君。” 这位陈君,是我们教会的一位年轻姊妹。自她开始随母亲来教堂礼拜,我们就认识了。别看她年轻,但在保险界她可是赫赫有名,被人誉为“保险皇后”。  相似文献   

17.
听到我最亲密的朋友、最尊敬的老师韩德明女士离世归天的消息,我十分痛惜。她毕生热爱中国,关怀中国教会,为神作了美好的见证。她对我始终热情备至地关怀,我把她当作最好的老师,我永远不能忘怀她给我的引领和帮助。 韩德明女士出生于一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是女传道。他们一家人远涉重洋,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传福音。父亲死在中国。韩女士青年时就决志奉献,为神作工。她一直在中国四川嘉定传道直到中国解放初才返回加拿大。韩女士为了圣工终生未婚。  相似文献   

18.
我在家乡开了一间小食品杂物店。一天我正站在店门口,忽然听到街对面有个孩子朝这边喊:“妈妈,快过来,你看这……这位太太跟我一样高!”尴尬的母亲跑到孩子面前,训斥了这个约莫儿7岁的男孩,然后她转向我抱歉地说:“对不起,真是对不起您了!”我微笑道:“没关系。”我对这个叫米克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我的好友。某天微信告诉我,生了二胎后又胖了,这就是婚姻让人腻味的地方,隔着语音,我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她匆忙地说:"亲爱的,改天聊哦。"我点点头,在她手忙脚乱的生活中深切地感受着她的幸福。29岁那年,她才把自已嫁掉,嫁给了老陈。那时,和她同龄的我们早已做了母亲。结婚前,她告诉我,并不爱老陈。我点点头,知道她最爱的是乔,乔是她的初恋,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海南,在清幽湛蓝的沙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留言     
正在台湾,有一个60多岁的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手机,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甜美活泼的声音,让母亲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没接手机,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而事实上,这个手机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