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生子女非智力人格因素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是否有差异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特异性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自独生子女问题研究先驱、美国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首先揭示独生子女人格特异性以来,美国的霍尔(S·Hall)、德国的内怀特(E·Neter)和苏联的布隆斯基等人的研究,无一不强调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异性,视独生子女为“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变化,如出现第二性征,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女孩有月经,男孩有梦遗。在青春期,心理上也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但是,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必然历经的且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种种生理变化而至的是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青春期的女生身上更有特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问题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它给人的行为以特色、并使一个人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是否有差异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特异性的核心问题。自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发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以来,在独生子女人格特异性问题上,心理学界长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霍尔(S·Hall)、内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在12岁左右,但因遗传、环境、营养、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每位女孩步入青春期的年龄又有较大的差异。有的迟至14-16岁才出现第二性征。有的8-9岁即步入青春期发育阶段,这种情况即属于早熟。 早熟的女孩年纪尚小,身心是幼稚的,在特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她们的心灵深处容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可能产生以下一些负性心理: 1.尴尬心理:早熟的女孩多  相似文献   

6.
林爽  刘文  王薇薇  张雪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6):1042-1055
Moffitt的反社会行为发展理论将反社会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即终身型和青春期型, 其中, 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频率更高, 它一般在青春期早期产生, 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期早期结束, 青春期个体的发育成熟会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两方面, 生理成熟或心理成熟的单独影响和共同影响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停止:生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发展和强化作用; 心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减缓和削弱作用;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交互作用减弱或强化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成熟差距抑制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未来的研究还需就拓展不同类型成熟的研究、改进成熟度的计算方法、结合青少年成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干预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性意识在这里是一个专用名词。其实,从广义上讲,性意识是伴随人一生的,比如,男孩、女孩,男人、女人,对性别色的理解和认识就是性意识的表现。而我们这里讲的性意识是专指伴随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而产生的青春期性意识,包括对自己生理变化的关注,异性间的吸引、关注、倾慕和爱恋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边缘性人格组织是人格障碍的内在结构。克恩伯格主要从非特异性自我虚弱性、现实检验、原始防御机制、病理性的内在客体关系以及身份认同紊乱五个方面阐述了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该理论弥补了DSM-Ⅳ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无理论化倾向的缺陷,并为深入理解人格障碍的心理病理学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中的第二反抗期,又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研究认为,生理是心理的基础。生理上暴风骤雨的烈变,必然地也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刚刚步人人生轨道的青少年,一方面既要摆脱孩提时代什么都要依赖大人的局面,转换成想要独立又  相似文献   

10.
工作经历对人格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人格(PERSONALI TY)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是多层次、多侧面、由复杂的心理持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人格心理学家试图描绘出人的完整无缺的肖像。他们不仅由相对静态的角度入手,探究个人或团体的人格特征或结构,而且从动态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预测人的社会性行为以及行为与人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谈到青春期心理成熟程度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多采用“青春期的发展课题”这一观念加以说明。那么,青春期到底有哪些发展课题呢?虽然心理学家们各有说法,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他在一本《人类发展与教育》的书中列举了10项发展任务,对于青年人来说,可以视为自我心理成熟的标  相似文献   

12.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战以来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了青春期少年复杂、矛盾、焦虑、彷徨、危机等心理特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题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霍尔顿的心理变化加以研究,这在对青少年心理日趋受到重视的今天,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秦宜(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1问题的提出在青春期教育的实践中,一个明显的事实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青春期的学生,与少年期比较,闭锁心理不仅表现显著,涉及面广,而且其情意的强度激增,由其引发的发展学生品行,人格障碍普遍存在。同锁心理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人格发展阶段,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舜口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整合的特殊时期;从生理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个体发展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时代”。他们的心理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状态,而且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十分容易出现人格障碍。中学生的人格障碍大致分为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适应型和边缘型5种类型。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积极人格研究为当代中学生人格塑造指明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旨在把人类的积极品质应用到最前沿中来,发现和培养积极人格,而个体的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也会渗透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加强中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促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格,从而从容应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变化,适应激烈社会竞争,并且更有效率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优化行为是提升创业质量的关键。创业行为的显著特征是与环境的动态匹配, 因此研究需从关注行为本身转向追踪行为动态变化。基于行为受人格、认知和环境共同影响的理论判断, 重点考察创业者自恋人格对行为变化及其效果的影响机制, 构建以“自恋-行为变化-绩效”为主线的理论模型。融合创业理论与人格心理学中相关知识, 以解构关键创业行为变化的要素为切入点, 考察自恋人格如何与经验交互影响行为变化, 探索在不同认知状态和环境背景下, 行为变化的效果差异, 建构行为变化优化模型。旨在深化和丰富创业行为和创业心理研究, 指导创业教育实践, 对创业者提升决策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着变化,一般说来,心理变化中常具有以下几种矛盾心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为成人感出现,成人感的出现则增强了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其表现为:1生活上不愿受父母的过多照顾或干预,否则便产生厌烦的情绪、态度;2.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不愿跟父母商量,喜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由自己来决定;3对父母的话和意见不再被动地听从,而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强烈的表现愿望;4.对一些传统或权威的结论执异端,钻牛角尖地提出批评。虽然这时的青少年在其心中有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获奖者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获奖者人格特征的研究谢光辉,张庆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所)1问题的提出人格是受文化背景影响较多的心理成分,因而有关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结果,势必夹杂着文化背景成分的影响。国内虽然也有人进行了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  相似文献   

18.
少男少女们在青春期来临后的心理特征之一,即处于心理矛盾中的我。原则上可以粗分为二大范畴,即有意阻挠生理上的成熟与有意避免心理上的成熟。前者称之为青春期恐怖症或是青春隆动的恐怖;后者称之为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或称之为心理上的社会延缓症。  相似文献   

19.
贾文华 《心理科学》2012,35(1):142-147
目的: 考察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适应性量表对3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性总体发展具有显著的年级和安置方式差异而性别差异不显著。(2)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可以直接影响其心理适应性;应对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心理适应性中的个别因子,还可以通过人格特征间接的对心理适应性产生影响。结论: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其心理适应性;应对方式主要通过人格特征间接的影响其心理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王滨 《心理学探新》2006,26(1):62-65
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多个心理指标上都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得出结论: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有效。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向积极方向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其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