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话铃声轻柔的响了起来,我拿起听筒说:“您好,心理家园,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i,‘电话那头一个中年妇女急促地对我说:“我的女儿今年高考,预估成绩不理想,成天郁郁寡欢。这几天她的神情有些不对劲儿,话语越来越少。有时发现她一个人偷偷抹眼泪,有时还听她说,她不  相似文献   

2.
“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反而要常常与不如意的事情结伴而行。诸如考试落榜、工作解聘、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精神反常,心理上长期处于沮丧、懊悔、消沉、苦闷、忧伤的状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实际上许多不如意的事,并非由于自己有什么过错,有时是自己力量所不及,有时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有时是“运气不佳”,有时甚至纯属天灾人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面对现实,及时…  相似文献   

3.
爱情与婚姻是青年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爱情与婚姻心理是否健康,对于青年恋爱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少人既有热恋的甜蜜,又有失恋的痛苦。失恋是青年心灵上的伤口、有时也是难以愈合的。但如何在失恋后尽快保持心理的平衡,使生活不偏离正常轨道,应当是青年人生活中正视的问题。一、倾吐人在失恋时最容易感到心理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它赋予了我们教师新的教育职能。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在他们走出学校以后,仍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时终身难愈,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辅导是一种连续不断、艰巨的工作。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作有益的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适应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它赋予了我们教师新的教育职能。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在他们走出学校以后,仍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时终身难愈,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辅导是一种连续不断、艰巨的工作。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作有益的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适应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与心理健康鲁克成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有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实效却不那么令人满意。症结之一,我认为是对人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把握不足所致。具体他说,精神文明建设不应忽视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水平。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处于青春妙龄的少女,她们的生活如诗一般:整天乐呵呵的,欢声笑语不断;可是,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一样”,她们有时也有烦恼,甚至出现“无名之火”:无缘无故地感到不快乐,忧愁,想发火。导致少女不愉快的祸根何在?一、经前综合症这是少女常发生的月经机能病变。症状为经前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及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还可能寒战,四肢疼痛,呼吸紧促,皮肤瘙痒等。这种“病”可以影响少女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8.
过失与心理     
过失不仅在交谈中出现,还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交谈时,有时会“误听”,有时会“误说”;行动中,有时会把物件误放于某处,以致于找不到,有时又会误拿他人的东西。这样的过失不是永久性的,而是一时性的。当然,这不包括身体机能性障碍所导致的过失。 根据过失是否具有心理冲动或某种动机,大致可把过失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义的过失。所谓“有意义”就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意向。例如,会议主席在致开幕词时说:  相似文献   

9.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障碍是由心理征候集合而表现出的心理病变状态。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包括:工作劳累导致“心累”;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社会不理解,遭人非议;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埋怨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调适,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地有效调整,使监狱人民警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过程。对监狱人民警察中出现的心理失衡现象,其克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自我心理调适;家庭的心理调适;监狱领导机关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到中年,工作、事业、家庭等基本上大局已定。对人生的期望值越来越小,尤其是当前的“下岗分流”、“提前退休”等政策的出台,更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情绪。许多中年男子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有时又心情焦躁、心烦意乱。 这种情形,不仅在中国常见,在国外也不少见。美国加州大学的郝伯格教授发现,中年男性常常出现与更年期综合征不同的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在性格上和心理上产生突变,整日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遇事焦躁易怒,自己又否认有任何疾病,郝伯格教授把这种症状称为“灰色心理病”。 产生这种病无非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社会压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能通过良好的家教将自己的子女培育成人。可让人感到困惑的是,有时在对孩子进行家教时,事情的结果却往往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通常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造成的。所以对家长来说,要实行正确的、科学的家教,首先就要学会借鉴一些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中,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如:女性在男性面前往往想比在其他女性面前更有魅力,希望所有的男性都为自己的美貌、温柔、贤淑所打动,从而对自己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而男性在女性面前,竞争意识将会大大提高,相互之间都想表现出自己的出众才干,以显示出自己的强大和所具有的权威性。这种心理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但大多数男女均不愿承认自己有超越同性取悦于异性的心理。心理学把这类现象称之为异性效应。在一男一女的社交场合中,男性常常想表现出举止潇洒、气度不凡,才华横溢,谈吐幽雅、妙语连珠,这样很…  相似文献   

13.
哲理思辨     
正有些失误,是由于自恃清高而咎由自取;有的失败,是由于自命不凡而作法自毙。把失败只当结果而不反思的人,所以屡战屡败,最终一败涂地;把失败权当过程而能反省的人,则会屡败屡战,常常反败为胜。真正的失败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当事者面对失败的态度,所以才有一败涂地和反败为胜的截然不同。空,有时是虚,虚与实,相反相成;空,有时是无,无与有,相伴相生;空,有时是灵,灵与悟,相依相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了生活事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生活事件(校区搬迁)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一般焦虑心理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2)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现实性焦虑和轻度焦虑之间差异显著;焦虑心理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而在民族、家庭所在地之间差异不显著。(3)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方面普遍在中等水平以上,而且差异不显著;心理适应性得分在性别、年级、民族、家庭所在地和专业之间差异是不显著的。(4)民族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和心理适应性具有负相关,且这一相关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天主与命运     
《训导篇》中这样说:“事事都有时节,天下任何事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除栽种有时;……撕裂有时,缝缀有时;缄默有时,言谈有时;爱慕有时,憎恨有时;作战有时,和睦有时”(训3:1-8)“我观察天主交于人类所应从事的事物,得知,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适时”。“我知道凡天主所行的事,永恒不变,无一可增,无一可减”(训3:10-14)。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现象既具有社会学的特性,又具有强烈的感情因素。社会学与心理学都不可能彻底解释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应构成一门独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既研究大集团的心理,也研究小集团的心理。社会心理虽然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一方面,但是还有“实践的”方面;前者即表象与概念,构成公共意识的特殊内容,后者即意志与感情、行为与行动,构成社会心理的特殊内容;后者比前者更活跃,更不稳定。艺术反映的特殊对象正是社会心理。艺术中刻画的人物的心理体现着整整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心理。这种社会心理是复杂的,充满了矛盾的。某一阶级的思想体系大体上是同其社会心理吻合的,但两者之间也有不吻合的地方。同思想体系相比,社会心理表现出三个特征:自发性;多样性和易变性;非系统化和非概念化。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构成社会意识,它体现着社会精神生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心语     
有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是住刻意追求利益,也不是真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仅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的平衡。像到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一样,不论对方要多低的价格.我们总要习惯性地说声:“便宜一点吧。”有时甚至也会为了几分钱和卖菜人争论一番,可假如买完菜  相似文献   

18.
创立《暗示心理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暗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基础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这种心理影响的产生有时是迅速的影响的过程,如“望梅止渴”就是运用暗示的作用,来振作人的精神的;有时是缓慢的影响的过程,如社会暗示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暗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言语的形式、文字和非文字形式,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以及用以身作则等方法来进行。暗示可以由他人施授,即可以来自别人,也可以由情境施授,还可以来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对心理辅导课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宝琼  高长松 《心理科学》2004,27(2):417-419
本研究调查了高一学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1、男,女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不存在差异;2、喜欢理科和喜欢文科的学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对课的认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课的兴趣和自我的认识的两个维度上没有差异;4、高中生对课的认识与对课的兴趣之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自己的长相而苦恼,或为自己的“貌丑”而焦虑不安,郁郁寡欢,甚至自卑、孤独,心理失去平衡,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中经常出现的话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发展,中学生比任何时候更关心自己的外貌、体型、衣着打扮。如有些曾经不讲究穿着的男孩,变得爱照镜子,有时还对着镜子挤眉弄眼的,希望自己长得帅帅的,高高的;有些在小学时连梳头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