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涌泉  魏萍 《心理学报》2011,43(12):1468-1475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 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多元主义辩证法等新取向, 其中批判心理学已成为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随着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运动的日益高涨, 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理论资源, 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已经影响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对发展心理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在美国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本文是对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产生、发展和研究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上所兴起辩证法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心理学研究与重建心理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辩证法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其根源在于以下事实:1)科学实证主义的"无矛盾"原理与辩证法是格格不入的;2)当代辩证法心理学理论并不是完美的,其本身还存在弊端。当今由于社会建构论的兴盛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为辩证法心理学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表演心理学与社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中脱颖而出的社会治疗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纽曼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路易斯·赫兹曼等人提出的表演心理学。表演心理学融合了当前学科研究的趋势,是对主流心理学的挑战。表演心理学的社会治疗观并不是直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问题,而是通过发展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为人们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从事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对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策略、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提出异议,主张建构新的心理学研究模式,被视为主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反叛。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后现代心理咨询也以其认识论的改变和研究范式的转移成为后现代思潮的表现形式之一。尽管人们对后现代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咨询还有诸多争论,但这一思潮却能引发我们推进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扩大心理学的视野、深化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树立大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总问题之一。亨利·列斐伏尔是此思想转向的重要推动者及其代表人物之一。但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与众多的现象学家、生命哲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的学院派生活哲学研究有所不同,他始终坚持用辩证法研究批判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其思想的最重要原因。他在其漫长一生的不同阶段,分别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日常生活的辩证批判视角。其前期基于一种总体性辩证法立场而提出了瞬间性日常生活革命想象,后期则明显站在消解总体性的立场上,而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都市生活空间生产辩证法与身体化的生活节奏分析哲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从总体性革命想象向差异性的空间—节奏分析之视角转换过程,一方面表明了西方激进左派所面临的现实理论困境,但另一方面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研究重大社会生活问题中的强大优势与持久生命力。他的日常生活革命、空间的生产与节奏分析三个视角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生活哲学研究中广为采纳与运用的理论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8.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六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为信息加工系统,以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提取来分析和解释人心理活动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即在此列,在认知心理学的启发下,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方法来研究认知发展问题.当然,提到认知发展的研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皮亚杰曾在这一领域内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在法国现代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现代性社会批判思潮的鼓动者,也是日常生活批判哲学转向的领航人。因此,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由来异化理论和辩证法学说在列斐伏尔酝酿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异化理论为其深入地分析现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而辩证法学说中关于扬弃的思想则为其寻求通往总体性的道路提供了重要方向。不过列斐伏尔所接受的并不是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和辩证法学…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1,24(6):680-682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试图摆脱传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把心理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基本主张,并对这种思潮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它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认知心理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潮起于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因U.奈索(U.Neisser)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而得名。到了八十年代,它已成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界盛行的一个新流派,基本上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居主导地位,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领域如发展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药物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等,都已变成了认知心理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强对具体的、中等水平的亚理论问题的整合性学术探讨。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引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本文阐述了卢卡奇在这部著作中对拜物教的分析,揭示了拜物教和商品社会的关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于克服和超越拜物教的意义,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发展的动力以及宗教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识的对象和层次,从起源和产生的先后,从发展中出现的学术分化,从存在形式和实践意义等方面的区别,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辩证法思想不同于哲学辩证法和一般政治思想。指出在战国后期和西汉时期,已出现了较为集中地阐发辩证性政治思想的专门著述。在与中西方同类思想的比较中,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特点。文章还论述了这项研究对于认识和发展哲学辩证法、深化对古代政治思想的认识、形成政治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在现实的政治稳定、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决策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心理事实也不例外。古往今来,中外著名学者的心理学思想或理论中,究竟具有多少辩证因素的反映,很值得认真探查。本文仅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下,开始自觉运用辩证思维去探讨心理学理论的趋向,作一简要的评述。国际上,尚未见过类似的专题评述,有关资料也比较零散。问题本身仍处于探索之中,但显然已在国际上(包括我国)兴起,是心理学理论研究中本当受到重视的重要方向。作者因水平和条件的限制,虽然勉力而为,只能作出初步评述,主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以利于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6.
表演心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表演心理学在对主流心理学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式表演的理论,该理论致力于唤起人们对生活中表演维度的注意,并试图通过发展式表演来改进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当前关于表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治疗、教育改革与社会变革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表演心理学还有其不完善之处,但其发展式表演的理论及其应用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伊·米·谢切诺夫(1829·8·1——1905·11·2)是俄国的大生理学家,也曾被誉为俄国的“唯物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之父和奠基人”。他的一生对生理学与心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列·鲁宾斯坦、斯·阿·彼得鲁舍夫斯基的意见,他的贡献主要是:(1)在生理学领域中是中枢的发现,(2)在心理学领域中是心理的反射本质。(3)他给生理学与心理学提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即客观研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种植体骨界面骨整合,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口腔种植体骨界面骨整合的理论发展、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带给我们许多辩证思考。作者从辩证法的角度,提出骨整合理论发展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性,骨整合形成机制与原因和结果的辩证性,骨整合影响因素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性,进而指导口腔种植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以来,西方的科学哲学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猛烈冲击下,终于形成了一股与人本主义相并列的哲学思潮。如何分析和看待这股思潮?我们认为,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显然,哲学思潮既是一种国际现象也是一种阶级现象。从总体上看,西方科学哲学代表着资产阶级世界观,它与代表着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根本利益的冲突。不过,由于哲学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哲学流派和哲学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本文将要涉及的西方科学哲学家马诺·邦格(Mario Bunge)所持的反辩证法的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