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  相似文献   

2.
偷饼贼     
某晚,有位妇女在机场候机,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她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他未经许可就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两块甜饼,塞进嘴里。  相似文献   

3.
希望的力量     
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上,一位英困心理学家介绍了他做过的大白鼠求生实验。他将两只大白鼠放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里。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就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立刻放人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木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登门坎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相似文献   

5.
鲁斌 《思维与智慧》2012,(12):38-39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两名大学生助手,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实验——他先让其中的一位助手去请求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让她们将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精美小标语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显然是一个很小的、对她们无甚妨碍的要求,所以很多家庭主妇都答应了。两周后,他让第二位助手更大范围地访问那里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起一个宣传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个招牌特意做得很大而且很不美观。结果,在答应了第一位助手的要求的人中,有55%  相似文献   

6.
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人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  相似文献   

7.
物理环境常常具有明显的心理效应。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间装饰淡雅的房间里贴着几张微笑的人像,房间里播放着轻柔的抒情音乐;另一间则布置零乱、色彩刺目,贴着几张盛怒的人像,播放着躁动不安的乐曲。当被试者在第一个房间待上一会后,就产生了一种恬静的情绪,而在第二个房间待上一会后,则产生了一种烦乱的情绪。当实验的主持人分别向被试者提一个具有挑衅性的问题时,前一个房间的被试者表现就比较理智,甚至用幽默来回敬对方;而后一个房间的则控制不住地破口大骂起来。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朋友到印度旅行回来后,跟我讲一路上不断遇到的奇人异事,其中一件最令我难忘。有一天他无意中走进一家茶室,坐在茶室里喝茶聊天的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士,满脸皱纹的印度人大声说话大声笑,朋友起初正是为了这一份谈笑甚欢的喜乐气氛而进来,坐下,仔细一看,方才发现几乎每一张桌上,都有一口小型棺材。  相似文献   

9.
结果不止     
冷介基 《天风》2005,(10):38-39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  相似文献   

10.
心有常闲     
正一般人以为多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得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于完全走不动。很多人做事的通病就在慢。慢条斯理地、不死不活地,说不做而做着,不休息,可也并没有做出成绩来。许多事就这样被耽误了。心理学家对这问题做了无数的实验,结论是:以同样时间去做同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朋友到印度旅行回来后,跟我讲一路上不断遇到的奇人异事,其中一件最令我难忘。有一天他无意中走进一家茶室,坐在茶室里喝茶聊天的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士,满脸皱纹的印度人大声说话大声笑,朋友起初正是为了这一份谈笑甚欢的喜乐气氛而进来,坐下,仔细一看,方才发现几乎每一张桌上,都有一口小型棺材。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附属幼儿园做了一个实验。他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如果他们不愿意等,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酱软糖;但如果他们愿意等上一段时间,他们就可以得到两颗软糖。不一会儿,一些小朋友就围到了沃尔特身边,取走了一颗软糖,而另外  相似文献   

13.
尼采在他的自传《看啊,这个人!》中说,“如果有哪个心理学家说出了我所未说过的话,那么这或许是一位细心的读者的第一灵感。这位读者是和我有缘的,他以大哲学家们读贺拉斯(Horace)的方法精通了我的著作。”如果尼采真的是这么一位独一无二的心理学家,至少在他说出这句话的1888年,  相似文献   

14.
两位英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受试者分别安排在室温为33℃、20℃和7℃的房间里,由主考人分别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并通过窗口对他们做出一些带侮辱性、讥讽性的评论。结果,“热室”里的人反应十分凶暴,“冷室”里的人表现出恼怒,但不如前者凶;而在“正常温室”里的人则比较克制。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结果都是如此。此外,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阳光明媚使人精神舒畅,雾雨阴霾令人心绪压抑。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二十来岁时,受一位名叫詹姆斯的医生之邀,到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牧羊场做客。欧·亨利很喜欢西部牧场的生活,就在那儿住了下来。一天午后,欧·亨利坐在农场的秋千上晒太阳时,霍尔愁眉苦脸地走了过来。霍尔是农场里的一名小厨师,平日里勤快而且很有礼貌,欧·亨利对他印象很好,便问他为什么不开心。霍尔说,詹姆斯很不看好他的厨艺,对主厨做的食物赞不绝口,而对自己做的食物  相似文献   

16.
一位读者朋友来信,诉说她婚姻的不幸。她年轻时非常漂亮,女人的容貌,在婚姻市场中是一项可观的资本。因此,只有中学学历的她,嫁给当地一位很有势力的男性。婚后辞去出纳工作,做了全职太太,不久生下一个男孩。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坐拥豪宅,出入有车,家有保姆。  相似文献   

17.
情绪与健康     
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们在探讨心理状态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时曾做过许多试验。如美国的一位叫做艾尔马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试管插入到0℃的水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是澄清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蛋白质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把这种含有紫色  相似文献   

18.
精神是生命的真正脊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的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他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一死囚躺在床上,告之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  相似文献   

19.
临睡前想想今天干的事,觉得琐屑不堪。 早上一上班就买礼物去医院看了一趟生病的老领导,真心宽慰一番之后离开,花去一含半小时;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就来了一位同事诉工作之苦,认真倾听两小时,直至同事满肚子苦水倒完;下午刚坐下就接了一个电话,家乡一旧邻开农用车进城运贷被查,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德国乡村医生沃纳·福斯曼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可理喻的疯狂之举。这天下午,坐在安静的工作间里,这个刚刚成为助理医师的年轻人准备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去实现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实验开始了。福斯曼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身体无限放松。接着,他刺破自己左臂肘部的静脉,将一根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