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求真、行善、臻美、博爱、至圣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医疗工作者行医活动的准则及目标。眼科工作者也在不断努力使人文精神贯穿于工作中,探求真理,“以人为本”,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当的诊疗方案。个体化、最优化地服务于患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医患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2.
3.
黄斌 《美与时代》2006,(7):89-91
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美术课,应该以美术鉴赏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充分理解美术鉴赏之于美术学科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用人文的方法展开美术鉴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人文教育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最终落实于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医疗技术,又要有"仁爱救人"的人文精神[1].对此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呼声一直很高,不少人士提出了人文课程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2]、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3]等有益的设想,并通过多方努力逐一落实,使人文精神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贯通和体现还很薄弱.事实上,在医学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的学时比例很大.可见,医学基础课堂是进行人文知识教学的绝佳阵地,可以使入文精神教育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开始,有效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并贯穿始终.现就多年来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关于人文精神的贯通和体现问题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机构。高校校园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青年学子感性的培养;其次,文化景观在育人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第三,营造各种尺度的交往空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的人格有极大好处。高校校园通过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可以在熏陶中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和探索未来的激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品格。  相似文献   

6.
论人文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精神,在中国,在西方,象一轮喷薄而出的海上红日,正在高等教育中升起。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传说五帝到清朝末年,可谓“人文”阶段;近百年来,可谓“科学”阶段;正在发展为“人文·科学”阶段。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大学兴起以前,是教会主持的“人文””阶段;在大学兴起以后,是大学生导的“科学”阶段;也正在发展为“人文·科学”阶段。西方高等教育,由教会管人文,管灵魂,管德育;由大学管科学,管知识,管智育。西方大学本是行会,是教师行会,是学生行会,是考究职业技能、保护职业利益的行…  相似文献   

7.
<国学四十讲>问世,我得先睹为快.先读卞孝萱先生的<序>,再读胡阿祥先生的<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和<后记>,然后一篇一篇地通读全书.以每日读100页计,前后历时约九日.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在当今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制或损害。本文认为:(1)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2)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根据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我们需要弘扬的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有两种科学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一种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的科…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伊斯兰教重视人的存在,珍惜人的生命,强调仁爱、宽容,赋予每个人以平等的地位,并鼓励人们通过奋斗追求自己的理想价值,因而在其文化中处处彰显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伊斯兰教的人文精神对于穆斯林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伊斯兰教成为世界宗教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讨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芸  陈刚 《学海》2001,(6):159-16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对不合自己理想的周遭环境之检视;另一方面,它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省运动,是处在新变局中的知识分子对自身生存处境以及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反思,是自处、自律、自强、自为的一种努力.本文将从思想史即思想发展轨迹的角度对这一争论进行把握和梳理,并指出其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追求的总体目标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人文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内核 ,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从根本上说 ,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 ,也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儒家人文精神与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美术学这门艺术学科不仅具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还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作为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学科,美术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既要注重技能的传授,又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高校美术学的教育与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高校美术学学科五育并举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从另一个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透视,着重阐明其人文主义精神及其现代意义。文中提出原型与变型。理性与非理性、内在与外在。消解与重建等问题并进行了多层分析。强调指出,中国文化承认人的内在潜力及其创造性,主张实现自我超越的心灵境界,这在现代社会是极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它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对于克服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有积极作用。该文还提出“人文主义宗教”的问题,认为中国文化既不是西方式的宗教文化,也不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以人为中心而又追求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形态,兼有人本主义与宗教精神。中国文化也有自我封闭和完美主义的局限,只有在开放的心态下,经过自我消解,才能重建。  相似文献   

15.
孟庆 《天风》2001,(9):34-35
到福建省武夷山市参加华东神学院董事会后,热情的东道主安排我们游览了被评定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武夷山。 乘竹阀沿着九曲溪行进,两岸青山逶迤,美不胜收。在武夷山市至建阳市之间有一处闽越王城遗址。王城建于公元前202年,系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时营建,总面积48万平方米,地基依稀可见,后来因何毁于一旦,史无记载。宫殿后院还有一眼王宫御井,人称“华夏第一古井”,水质很好,大家争相品饮。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土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鲜明的个陀化特征和人文气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最高追求。因此,综合运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考虑周围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性的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需嘤,又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已经成为当代室内设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嵇文甫在《晚明思想史论》开篇以富有激情的笔调描述道:“晚明时代,是一个动荡时代,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代。照耀着这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晚霞。你尽可以说它‘杂’,却决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决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决不能说它是‘衰世之音’。它把一个旧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嵇文甫,第1页)的确,晚明是中国文化的变革时代,传统文化与学术思潮面临一次深刻的转型。伴随着专制政治危机的深化、商品市场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的崛起,知识阶层的批判精…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的前提是以人为中心。从维护个人尊严和自由,到关注人类平等权益;从针对人生的现实关注,到展望人类前景的终极关怀;因而成为人性发展的普世眭需求。优秀的画作之所以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不仅是由于它们显示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更在于它们闪耀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挥发得尤为淋漓尽致,赋予了中国绘画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吴芸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旗帜,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中世纪统治欧洲人心灵上千年的宗教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神道主义,重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尊严,提出“我是人,我应当享受现实的幸福;”“人的高贵,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天使”,从而首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儒家是礼治主义者,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在儒家文化中,礼是人区别于禽兽、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标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礼是依据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典章制度与行为规范,要求人心存恭敬,自谦尊人,内外兼修,文质彬彬,彼此尊重,以此成就自己的君子风范。中国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儒家主张为政以德,而礼就是德政的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