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仰     
王雷 《天风》2008,(14):40-42
在基督徒的生活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信仰。信仰是神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人得以认识神并实践神旨意的必要途径。不仅如此,通过信仰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属灵的经验和属天的福分,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挑战和哲学精神的回归邴正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赋予哲学一些它本无力承担的使命,置哲学予一种与其自身不相称的位置。铺天盖地的经济大潮促使我们头脑冷静地反思哲学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功能。如果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吸引群众的是经济大潮的魅力,那么,哲学能做些什么?走出历史错位,哲学应当回归其本性应有的位置。哲学首先是作为一种智慧而不是知识出现的。哲学的希腊文本意就是爱智慧。智慧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是可确定的,有一定具体内容和功用的认识成果,而智慧则是一种文化素养,是对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创造、接受、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总称。作为文化素养,智慧不如知识那样确定而有用,但它能够使人更好地驾驭知识、发现知识。所以,智慧应以综合各种知识而见长。当代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识,即一种综合性的和前导性的研究。广义的文化是一种综合现象,是各门具体知识的融汇和联系。文化本身又是一种动态结构,是开放的,不断流变的。面对具体问题,人们需要知识;面对文化现象,仅有各门知识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有智慧。所以,在知识领域,哲学不断失去家园,以至于哲学越  相似文献   

3.
哲学认识的艰难常在于对自身的认识。当古希腊哲人把哲学界说为“爱智慧”时,这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思想。但由于我们通常习惯于把智慧片面地理解为“知识”或“认识”,于是对哲学便有了一个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定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然而,无论是对  相似文献   

4.
李亮光 《天风》2014,(7):46-47
最近看到几篇关于“智商、情商、灵商”的文章,作为基督徒,颇感兴趣.我们如何看待这个“灵”的概念?圣经强调人是“有灵”的活人(参创2∶7),基督徒是不是一群“高灵商”的人?这里的“灵商”与我们信仰中常说的“属灵智慧”是不是一个概念范畴,有什么异同?在信仰层面遐想这些问题,也是一种有趣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这个题目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西方人看来对非基督教信仰的宽容是否可能,是否应促进这种宽容。 1.让我们做一个回顾。欧洲通过十字军东征认识了伊斯兰教。自12世纪以后欧洲人才开始明白以下这点意味着什么,即除了他们的信仰以外,还有另一种信仰。他们在陌生的信仰那里遇到了一个强大的世界,一种高贵的人性,遇到了伟大的艺术和富有教益的哲学。西方的精神生活由于许多新经验产生了一大飞跃。然而,存在着许多宗教这一事实却令人惊惶。单是宗教可以对比就已使自身的信仰真理成为问题。有许多个真理,还是只有一个真  相似文献   

6.
施成忠 《天风》2001,(6):22
我们一些传道人对圣经知识以外的知识,知道的不多,明白的不多,能说明其本质的,就更少了。在一些传道人看来,圣经以外的知识与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世界上的各种知识都是从上帝来的。因为上帝是一切知识和智慧的源头。这些知识和圣经中的一些内容,是有一定联系的,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去认识圣经中的一些难解的问题。随着知识分子在信徒比例中的  相似文献   

7.
基督徒自白     
有人说我们愚蠢, 因不惜为信仰挥洒光阴。 然而,我们是最有智慧的一族, 认识了宇宙的主宰真神。  相似文献   

8.
我想佛法其实不同于其他的宗教,而是一种智慧的信仰。而且这种智慧也不同于世间的这种思想和知识,佛法绝对不是一种知识层面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智慧。我们能够开启这种智慧就能够明心见性、就能够超出轮回。如果我们好像在世间读书一样,只是运用,只是去积累很多知识,那么可以说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因为,解脱不是积累知识可以达到的,不是说好像我记忆了很多佛教的名词,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就开悟了,不会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神学与信仰     
肖奕星 《天风》2002,(1):58-59
如何理解神学与信仰的实践关系,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笔者就此谈及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一、神学是为信仰历来神学都是为信仰服的,而信仰也离不开神学。只有正确的神学思想,才能引导我们的信徒和教会有一个正确、完善的信仰,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我们所信仰的上帝,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实人生。以至使我们的信仰不会偏离真理,避免走向异端。正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有明确的信仰。有的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如雷蒙·潘尼卡(RaimonPanikkar)甚至认为,信仰是人的一个构成维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物的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人类具有信仰。这里的信仰不仅仅指宗教信仰,也包括世俗类型的信仰。但本文主要谈论宗教信仰。无疑,不同的宗教共同体,如佛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具有各不相同的信仰。即使在每一个宗教内部,也存在着极大的区别,以致于有的宗教哲学家不是从宗教、宗派、教派的角度区分人们的信仰,而是从人们的宗教实在观来分类。这样一种分析图式对我们深入认识宗…  相似文献   

11.
“伊玛尼”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 ,意即“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支柱。认识一个时代 ,就不能不去认识这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体系 ;了解一个民族 ,就不能不去了解这个民族的信仰支柱。信仰的状态表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味 ,并与其发展、振兴、辉煌紧密相关。一个人的信仰支柱存在于他的全部生活历程中 ,存在于全部生活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寄托中。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 ,信仰是不能简单地否认和抛弃的。任何有价值的信仰学说都不同程度地适应着现代文明实践的需要。伊斯兰教信仰也不例外。伊斯兰…  相似文献   

12.
智慧论     
我们生存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科学竞争、技术竞争、艺术竞争、考试竞争等等,说到底,都是智慧的角逐.在当代,你想研洒地生存林面地做人,就必须要有智慧.智慧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人们一直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智慧就是个体有较高的智商。一个儿童有较高的智商,但没有丰富的知识,也没有机智的方法,我们能说这个儿童有智慧吗?不能.我们只能说他智商局,聪明,但不能用有智慧来形容他.可见,智慧不完全等于智商.有人认为,智慧就是个体具有渊博的…  相似文献   

13.
IQ是英文”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缩写,含义是智商.IQ题即智商测试题,融知识性、趣味性、智慧性于一体,是目前十分时兴的一种智力游戏题.其题目设计别出心裁,答案常常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它既能益密又能娱乐,颇受传媒的青睐,亦为大众所喜爱.IQ题以知识为基础,却又明显高于一般的知识测试题.知识题注重于一个人是否具备某方面的知识为主;而IQ题注重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人的机敏反应能力,即侧重于人的智慧开发.知识重要,智慧更重要.有知识未必等于有力量,知识转变为力量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的智慧、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只有巧用活用知识,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力量.智慧是IQ题的灵魂,否则,就会失去迷人的魅力;同时,IQ题又是智慧机器运转的添加剂,既使它不能给人某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它仍然可以给人一种思维方法,让人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一、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处理好自由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由与纪律之间的关系、履行好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我们有以下几点应该做到。1、强调信仰上互相尊重、创造社会的和谐不同信仰的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基督教在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过程中,纠正了过去存在的“以我为主”的认识以及对其它信仰群体采取排斥的错误观念,以更加包容的心来对待非基督教信仰者。无神论也是一种信仰,因此这里也包括了对无神论信仰者的尊重和对以无神论为…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端为什么我要做一个教友?我做教友是为奉事天主和尊敬天主。我尊敬天主,不同于一般人的要求,因为一般人理智的能力相当薄弱,局限性大,看问题不够清楚,对天主的概念相当模糊。我尊敬天主也不同于一般宗教的要求,因为一般宗教只叫人信仰一个天主,但为什么信仰,怎样信仰,就不太明白了。我既是一个教友,就应该更认识天主,奉事天主,光荣天主,遵守天主的规诫,按照耶稣基督的精神办事。的确,耶稣基督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使我们认识天主,教导我们应当根据天主的尊位,光荣尊敬天主。正如圣若望宗徒记述吾主的话说:“我的父啊!我已将你的名宣扬给他们了。”(若17.26)梅瑟命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型”社会:它需要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人,它需要能言善辩的人,它需要博学多知的人。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单纯靠掌握课堂上的那一点点知识,是非常肤浅的。课外阅读,却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总之,它能使学生的听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规定。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势在必行。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17.
文殊信仰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这一信仰形态历史久远,信民众多。文殊菩萨作为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而佛教的般若思想又是这一智慧的主要内容。文殊信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别的,对这方面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在佛教研究中很有意义,能为今天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佛教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本刊记者此会由中国社科院、新@社科院、新疆社科联联合主办,于1993年10月19日至22日召开.参加这次会的,有来自中、俄、哈、蒙、吉、日、美、德等国的学者50余人。《福乐智慧》是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伟大著作,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珍灿明珠。它的内容很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诗.这里摘要发表这次会上有关它的哲学思想的几个发言。陈宪泉:《福乐智慧》中知识与信仰、理性与价值的问题《福乐智慧》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伟大诗作。作者以诗剧形式表达了他深刻的哲学思想:幸福源于智慧和知识,智慧和知识带来幸福。他说;“真主赋予谁意识、知识和智慧,他就能打开美德善行的门扉。”(151行,以下引文均见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福乐智慧》汉文版)在这部长篇诗剧中,他还用“意识”、“知识”、“智慧”、“美德”和“善行”等概念范畴,来构建他的哲学宏论。在他看来,哲学家“是真理和信仰的支柱”(4345行),他们“用知识为区人将近路指山厂’c(43u行)《福乐智慧》中的哲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很广,论述问题很多。这里.找试旧对计人优东南关于知识与信仰、9IT性与价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7,(6)
正传道人很重要的一个品质是同情。这同情是心怀从神而来的爱,怜恤、体谅人的不足、软弱,并给予安慰、鼓励和帮助。耶稣要我们去得人,我们的服侍,到底是得人,还是将人推开了?在服侍中,如果我们自以为我们有神学的知识,在信仰上是具有权威的,当看到同工或弟兄姊妹的不足,有时或许只是他们与我们有不同意见,根本不存在对与错,而仅仅因为他们没有按照我们所希望的去做,我们就对其大加批评、  相似文献   

20.
爱国爱教对我们基督徒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没有自尊心不爱国的人,一个缺乏爱德信仰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必须知道爱我们的国家与爱教同样重要。如果国家不壮大富强,你个人再有钱有什么用?如果国家没有稳定,你的信仰再坚固、平安也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国家没有尊严,你再有地位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