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经济生活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伴随着这场变动,近年来也发生了一场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提出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对于建立和建全我国的市场经济,形成健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将是十分有益的。这场讨论中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最初有人提出“代价论”,即市场经济,或泛义地说,经济发展的善总需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沦落的恶为代价。这个论点受到了较多的批评。的确,假如市场经济根本不促进…  相似文献   

2.
自组织理论为我们分析和认识系统的动态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方法。普利高津的“通过涨落达到有序”的命题,可谓是这些新方法中的佼佼者。它简明而深邃地昭示人们:系统中的“涨落”,是使系统奔向新的有序的主要根据。所以,认识特定系统中的“涨落”,对于认识该系统的动态发展举足轻重。依此,欲揭示科学发展的深层奥秘,我们不妨去探寻一下科学系统中的“涨落”。科学系统是指由科学主体、科学工具、科学理论和科学规范为基本要素耦合而成的社会系统,这是科学活动过程的集合体。其中,科学主体主要是指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的科学家个体及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科学工具主要包括科学活动中所需的观察实验仪器这类物质工具,及关于客观对象的分析方法和认识方法这些思维工具;科学理论一般是指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3.
历史进步代价问题的科学历史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般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历史进步与代价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了如何区分不可避免的代价和可避免的代价?这是一个步难度的理论课题。而首要的难题就是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进步代价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一生在不同时期分别研究了三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发展代价问题:青年时代主要关心社会发展动荡期、转型期的代价问题;中年时期着重分析社会发展动态稳定期、成熟期的代价问题;晚年岁月重点考察社会发展的“分叉期”、机遇期的代价问题。与之大体相对应,马克思分别形成了三种回答问题的思路:青年时代以突出历史进步的自觉性、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对这一理论和这一实践的关系所进行的批判性的(客观科学的)分析表明,就主要标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所有制关系;社会阶级结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党校系统召开哲学研讨会黎佳四川省党校系统哲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会议首先学习和讨论了十四大报告精神,认为:(一)十四大报告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从认识论上讲它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社会历史观讲,最根本的就是摆正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持了生产力标准,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二)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上是一个飞跃,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会议还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与会者论及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服务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这是为它固有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所决定的。所谓社会功能,即社会意识形态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特别是要为加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所谓认识功能,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科学、技术、国民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和服务部门,即控制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机构)提供最优化的信息保证,这是密切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在1985年3月28日召开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确定了各种措施,以保证学生们能够懂得计算机,并且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学习过程中。会议还强调青年们全面深入地掌握计算技术,这是加速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提高生产率和生产集约化的程度,并且也不可能培养出新人和使社会关系完善化。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合乎逻辑的,因为信息过程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  相似文献   

7.
于忠阳 《现代哲学》2001,(3):115-118
技术创新作为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无序)到有(有序)、再到高级有序的自组织进化的过程。同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组织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无序)到有(有序)、再到高级有序的自组织进化的过程。探讨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自组织及其关系,对于提高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自组织理论所揭示的系统利用自身内部力量产生耗散结构,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对分析技术创新活动的自组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化和生产力──生产力发展背景的宏观描述王慎之东方是创造古代灿烂文化的地方,但在近代却停滞了,出现了东西方生产力的反差。这究竟是怎样出现的?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东方自古就偏重于生产实践,技艺是一流的。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四大发明。但由于封闭的技术结构,技艺往往在匠人和亲属问世代相传,并未从中总结出系统的科学知识,严格说来,没有注入社会经济过程,因此很难在生产上发生广泛影响。即使原来散见的一些精辟之见,也因生产发展缓慢,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中国古代的理论模式也带来经验和直观的特点。而西方,一开始就重视理论知识。在古希腊,众多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定理。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理性思维获得了全面系统的发展,他们注重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验和推理使知识系统化。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科学,为西方的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产业革命虽然直接表现为技术的进步,但它是经历了理论——实验——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因此,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再从科学理论、技术和实验三方面的走向趋势看,中国在这方面基本上是平行走向,彼此处于分离状态,其中技术成果高于理论,最薄弱的是实验。而酉方,虽然早期也有分  相似文献   

9.
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础研究薄弱 ,学术日趋萎缩中医学的理论是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如果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 ,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但与西方科学技术 (包括西方医学 )放在一起 ,就有许多不融洽了 ,如何借鉴现代的东西 ,使人感到困惑。我们能否这样认识 ,任何一种理论或任何一个学科都有有限的生命力 ,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这种已经完善了的理论或已经完备了的学科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而成为科学进步的严重障碍了。众所周知 ,近代科学是在一场革命中诞生的。这场革命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 ,…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的新成果王学萌:灰色系统理论的诞生,为系统科学理论群体增强了一个新成员,这个理论不仅为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数学手段,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问题。灰色系统是指信息不完全的系统。所谓信息不完全,可表现为(卫)系...  相似文献   

11.
“序”是系统论中的重要理论概念。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又从有序到无序的运动发展过程,研究其中的一般原理。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序”也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名词概念,人们常常用“有序”、“无序”来说明事物的有秩序、无秩序现象。但“序”在系统论中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并不是弄得很清楚的。一般人认为“序”就是规律,“有序”就是有规律,“无序”就是无规律。这种看法仍停留在过去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上,还没有进入系统科学的境界。“序”在系统论中是指事物系统整体协同运动的规律,是指事物运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尺度,是与传统性相对应,以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特征相比较而言的差异。这种差异贯穿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各个角度、各种活动中,是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举凡表征现...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发展不简单等于进步,目前已成为“发展研究”的一大共识。发展与进步之间的差异,中心涉及到一个“代价”。虽然代价的问题自有人类社会发展之后就已产生,但在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很少作为问题被提出来;只是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这一问题才日益凸现出来,以致现在谈到发展时,不能不考虑代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之下,代价已成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使社会发展能够顺利推进,必须对之作出认真的审视与反省。现在人们都在谈论代价,但什么叫做“代价”,歧义重重,…  相似文献   

14.
既要促进社会发展,又要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使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化。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把熵定律引进社会发展的研究,确立一个以低熵运行为基本目标的发展模式。熵是表示系统混乱程度的一个概念,熵增加,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最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一个民族具有整体的良好的科学素质,就有了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有了扎实的科学素养,就会坚定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科学信仰,就能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1996年第三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是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2%,2001年第四次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1.4%,虽然增加了1.2%,但两次调查,农村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都是最低的。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的基本了解程度;二是对于科学的方法达到的基本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成立STS研究中心艾理最近哲学研究所成立了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其目的是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整体化发展的趋势,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合理的决策思路。STS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与传统观念不同,不仅把科学看作“认知过程”,把技术看作“建造或生产过程”,而且把二者都看作“社会过程”、“社会事业”,要研究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其它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它不再不加疑问地认为科学技术是“绝对地好的”,“纯粹进步性的”,而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给人类带来很多有益的东西,但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取得物质进步的同时往往要付出人文心理方面的代价;只有把这二者协调解决好,才能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STS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①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②环境、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③对作为社会事业的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④STS教育。在STS产生以后的短短20多年间,引起了美国社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然而由于我国过度注重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忽略了科学可持续性发展,这使得我国出现了自然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生态失衡问题。这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了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有关人士提出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绿色设计理念,并清晰地论述和分析了绿色设计理念,以节约、真实、自然、安全、适度的原则指导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环境改善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全国科学、社会和人学术研讨会综述陆杰荣全国科学、社会和人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大连举行。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华全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与东北外国哲学学会等单位倡导发起的。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哲学研究的出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等诸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理论问题虽未能达到统一的看法,但至少拓展了问题探究的领域。会议首先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哲学应当如何以自身的理论方式来表现时代的精神和性质的问题。接着,会议集中讨论了另一个主题──科学、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与会同志认为,这一问题是时代的重大研究课题,是国际上哲学研究的趋向,因而我们的哲学研究也应当将这一主题纳入理论的反思之中。与会同志就科学与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首先,从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状况与前景加以分析,指出,对科学本质的反思与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世界后现代主义理论关注的重点。其次,从社会未来的发展前途而言,一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首要的是凭借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以此来改造社会生活,提高全民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总结西方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朴素智力理论是没有系统学习科学智力理论的成年人对智力的经验性认识。对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个体如何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本文从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朴素智力理论的影响因素、对自己或他人智商的估计三个视角介绍了有关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成人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大多包括问题解决、言语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这与科学智力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成人的朴素智力理论也受到环境、文化、“聪明人”原型年龄的影响;成人对智商的估计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总的来说,成年人对智力的朴素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很可能塑造了智力的朴素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