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智与般若     
郭继民 《法音》2021,(8):59-61
一、佛智佛门智慧深似海,用佛语言,可谓"无边无数无量"。然,若问询究竟何为佛智,尚须费些工夫。依个人陋见,欲言佛智,须明佛之本义。梵语"佛"有觉悟、觉者之义,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三位一体,此言佛即佛智之代称。《心经》所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即"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汉译为觉悟、佛智、正智,大抵可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2.
“般若”是佛教认知论里的重要范畴。“般若”是梵文的音译,也译作“波若”、“钵罗若“,意译为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指普通经验的知识,也不是世俗人所能具有的一般智慧,它是超越知识、超越经验的灵智,是洞照性空,超情越俗,达到成佛境界的智慧,是一种成佛的特殊认识和手段。佛教是宗教,它的学说的根本宗旨与特质在于通过修身与修心,以求得人生的解脱。要想超越自我和现实社会,达到理想的解脱境界,就要解决如何认识人生与人心,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如何才能把握和达到解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1,(12)
(一) 关于般若的概念《大智度论》卷一百日:“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作为诸佛之母,可以说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本。不了解般若,就无从了解一切大乘经典。那么,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般若是梵文Praj(?)ā的音译,又译作班若、波若、钵若、般赖若等。意译为“智慧”、“妙智慧”等。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度”、“明度”等,即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要真正理解般若的概念,必须首先弄清  相似文献   

4.
5.
张效法 《天风》2008,(14):35-35
问:神在伊甸园里设立一棵分别善恶的树,人因吃了禁果而堕落。然后再差遣基督道成肉身来拯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神为什么要这样做?神既是全知,应该知道人会因摘吃那“果子”而犯罪,为何还要放那棵树使人陷在罪中呢?甚至有人说:“这样,人类犯罪,神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这样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6.
汪康 《中国宗教》2022,(5):64-65
西方诠释学(Hermeneutik)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而,在西方诠释学传统中包含着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预设,即神拥有与人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语言系统,二者无法直接互相理解,故需要翻译与解释,且由于神高于人,而“神的语言”直接体现神意,故其地位也高于尚需翻译工作的“人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8.
大凡人活在世上,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智慧的人,而要成为智者,除了自己要有聪慧的头脑外,还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才能达到目的。学习的途径不外乎三种:一是通过亲自实践所得的经验,一是从他人那里间接学到的知识,一是通过书本学到的知识。别的不论,我们单说书籍,我们平日总说书本知识是数千年祖先智慧的结晶,是获取智识的捷径,此话一点也没错。比如明代大作家冯梦龙所处的时代,正是日本海盗(当时叫倭寇)猖獗的时期,他认为中国人向来以智慧闻名于世且赖以强国立身,现在却受倭寇欺负,正是由于“今智慧反在夷狄”的结果,痛心之余,他编了一部书叫做《智囊》,找了许多古书当中的智慧例子辑到一起,以供人们汲取后把倭寇赶进大海。这样的书有太多太多,所以人们平日总相信书里全是智慧。然而,我们在此处要提醒读者诸公一句——小心上当。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二:一是书里有误,一是书里有假。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为抗衡日军的空中优势,美国空军退役将军陈纳德先生来到中国组建了“飞虎队”。“飞虎队”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令日机闻风丧胆。  相似文献   

10.
一家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3个,而通过笔试后进入面试的就多达15人。  相似文献   

11.
张杰 《法音》2020,(4):35-41
<正>关于神的形象,从整个世界宗教史来看都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实质上是关涉偶像崇拜的问题。在宗教理念中,神是一种无限性的存在,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试图以物质形态的具体形象代表神、取代神的都是"伪像",都是对神的一种亵渎。因此,就有了犹太教"十诫"中"不可崇拜偶像"的戒律;基督教在八至九世纪的"捣毁圣像运动"。佛教在公元前五世纪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佛典《十颂律》中就有"佛身不可造"。[1]《阿含经》中也有"佛形不可量、佛容不可测"的训告。然而,宗教  相似文献   

12.
13.
笔试已经过关,面试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这次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四个,这就意味着要淘汰80%的笔试上线者。一想到这个比例,再看看满屋的俊男倩女,我心里就发毛。我的笔试成绩平平,且其貌不扬,又只  相似文献   

14.
周剑 《思维与智慧》2001,(10):40-41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体力与智力都具有惊人的潜能。在恐惧与求生意识的强烈刺激下,人的脊柱可以承受5吨-10吨的压力,每平方厘米起作用的毛细血管由25条增加到3000条,呼吸次数增加3倍。这就是为什么母亲为了救汽车下的孩子可以扛起一辆汽车、中老年从情急时可跳过两米高的栅栏的缘故。人的智力的潜能更大,  相似文献   

15.
16.
晋宋时期我国佛教思潮发生着流变,其中从般若"空"到涅槃"有"的佛学转变,对后世佛教产生重大影响。后秦鸠摩罗什对中观四论的翻译,把中国内地般若思想的研究引向高潮,但一直未能停止内地高僧对实有"佛性"的思考。涅槃经一经译出,很快引起许多高僧对"佛性"关注研究,并形成南北朝的主流思潮之一。这种佛性思潮的转变与佛教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背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道安(312-385)晚年在长安组织翻译小乘毗昙一事,在其建树颇丰的一生中,不及禅学和般若研究那么引人注目。但是,毗昙论书对佛教名相的阐述,恰恰提供了道安认为最恰当的解释经典的方法,为其学习禅学和般若提供了资粮,也是道安晚年重视毗昙翻译的重要原因。道安力图沟通毗昙、禅法与般若,给予不同的思想以恰切  相似文献   

18.
"智"是先秦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不过,"智"最初并不是一个纯道德的范畴,而主要是一个知性的范畴,如指知识、智慧、智谋等,也有聪明、智巧等含义。后来,思孟学派将其视为"四德"或"五行"之一,与仁义等道德概念相提并论,且被后世包括汉儒、宋明诸儒在内的儒家学者广泛认肯。那么,"智"是如何从主要是知性范畴转向德性范畴的?其德性化进程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联?这种转化对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走向发生过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智"在先秦的德性化转变的分析,力求给这些问题做一点说明,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般若学是天台宗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其毕竟空的思想与华夏民族的思维特点存在很大距离,这使得处在华夏文化语境下的天台宗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作为天台理论基石的"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和"性具善恶"思想,就是由于天台宗在华夏本土传统和如来藏佛学影响下对般若学的"二谛不二""诸法平等"和"生佛平等"等观念的逐渐误读而形成的。通过这种误读,天台宗最终把般若学的诸法皆空、无得无住转化成一切具足、当体圆融,从而使印度般若学原有的绝对超越精神被极大改变。  相似文献   

20.
<正>东晋王朝建立以后,大批僧人也随之南迁,佛教中心转移至建康(今南京)。由于京师以庾亮为代表的排佛势力的兴起,竺道潜等几十位高僧也进入剡东岇山(今新昌县境内)避难,支遁和随从徒众100多人也纷纷从苏州来到沃州山(今新昌县境内)。据《高僧传》《世说新语》等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