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1,(3)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佛教梵刹林立,香火旺盛,信众如云。但在这种繁荣的景象之下,受经济大潮的影响,某些寺院的发展迷失了方向,甚至出现了香火旺而道风衰,信众多而正信失,梵刹盛而佛法微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有“天下秀”美誉的四川峨嵋山,奇峰峭拔,壑邃云封,清泉飞瀑,古树蔽日,山花掩径,芳草如茵,梵刹棋布。峨嵋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有着上千年的佛教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的“西南佛国”,被广大佛教信众尊崇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同时也是道教的“第七洞天”,《五符经》、《抱朴子》等不少道  相似文献   

3.
佛教是历史悠久的宗教,传入中国已达二千多年,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火乘佛教,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由于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古老的佛教获得新生,地位不断提高,呈现出与时俱进的蓬勃发展势头。当前佛教信众不断增长,不少名刹道场正在恢复,国内梵刹林立,殿宇辉煌,一派中兴气象。如我们所在的宁波市,目前就有寺院200余所。身处闹市中心的七塔禅寺,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4.
能超 《中国宗教》2018,(1):52-54
大数据能够加强寺院监督,净化寺院道风,帮助树立寺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数据还将加强对乡村寺院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管理,将更多的佛教信息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广大信众,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佛教中存在无神的观念,也存在有神的观念。出现这种状况既与佛教产生时提出的一些核心理念相关,也与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需要扩大影响,争取更多信众有关。佛教的无常、无我和性空等思想支持该教主张无永恒之实在神的思想。而佛教在发展中需确立一个无所不能的超自然存在或主宰者,借以吸引更多的佛教信众,这种需求又推动佛教认为存在着没有神之名的威力无比的神。  相似文献   

6.
道风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外化,道风建设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根本,也是佛教能否永葆活力的关键。道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道风建设是佛教事业的命脉,既与佛教的社会形象有关,又关系到佛教的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与佛教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加强道风建设,严格寺规,精细管理,注重学经守戒,重视僧才培养,意义重大。坚持“四抓”,对道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杜钢 《法音》2009,(12):19-23
印光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一代宗师,其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体系主要是由道德伦常、因果报应与净土法门这三大部分所组成。这些教育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中佛教信众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又体现出浓厚的净土宗教育的特色,从而将佛教信众的世俗生活与对净土法门的如理修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契理契机.简便易行,这也使得印光大师的教育主张得到了广大佛教信众的接受和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佛教是已经被中国化的宗教文化,这似乎是一个公认的事情。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化?佛教怎么中国化了?为什么说佛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中国化经验?过去,佛教学界讨论这个问题,常常会说,佛教中国化,是被儒化或者被道化。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是很确切。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确实跟儒、道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交涉,中间冲突的东西很多,冲突的时间也很  相似文献   

9.
正道风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外化,道风建设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根本,也是佛教能否永葆活力的关键。道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道风建设是佛教事业的命脉,既与佛教的社会形象有关,又关系到佛教的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与佛教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加强道风建设,严格寺规,精细管理,注重学经守戒,重视僧才培养,意义重大。坚持"四抓",对道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联系韩国佛教礼仪近代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探讨了韩国近代禅宗代表、宗教改革家龙城禅师的佛教礼仪改革观。龙城禅师在国权沦陷、宗教殖民的特殊时期,坚守韩国佛教的传统,秉承佛教的基本教理,顺应佛教信众的现实需求,通过佛教礼仪生活化、现代化、韩国文字化等方式带动了韩国佛教礼仪的正面改革。特别是,龙城禅师立足于法性思想,通过意译发行韩文版佛教仪式集,向广大信众正确地传播了佛法真谛。进而,使广大信众真正地认识到佛教礼仪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及时纠正了盲从于外在形式、追求现实功利的扭曲的信仰意识;提升了广大信众对佛教的信任度。同时,在日本强占这一特殊时期提倡佛教礼仪韩文化也体现了龙城禅师保护韩国佛教传统礼仪和戒律,抵抗日本宗教殖民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戒律及其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佛教戒律不但是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广大社会公民所普遍接受的社会伦理规范。佛教戒律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圣辉 《法音》2001,(6):4-6
深受中国各民族佛教信众爱戴的赵朴初会长,离开我们转瞬就快一周年了。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与我们国家的上亿信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赵朴初会长,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他并没有从我们中间离去,依旧时刻在关注着中国佛教事业,在关注着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成长。  事实上,中国佛教界年轻一代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倾注着赵朴初会长的培养与爱护,每一位现在已经走上佛教界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同道,对此都会有深刻的体会。例如,学诚法师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典型,在他年方23岁之际,正是由于赵朴初会长的大力支持、圆拙老法师的…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21,(1):F0003-F0003
《法音》杂志,月刊,现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佛教教务、信众交流与佛教资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观点权威,信息量大。1981年复刊以来,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被视为了解佛教文化、佛教学术研究及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良师益友。欢迎广大读者及信众投稿。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20,(3):F0003-F0003
《法音》杂志,月刊,现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佛教教务、信众交流与佛教资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观点权威,信息量大。1981年复刊以来,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被视为了解佛教文化、佛教学术研究及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良师益友。欢迎广大读者及信众投稿。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21,(2):F0003-F0003
《法音》杂志,月刊,现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佛教教务、信众交流与佛教资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观点权威,信息量大。1981年复刊以来,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被视为了解佛教文化、佛教学术研究及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良师益友。欢迎广大读者及信众投稿。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21,(3):F0003-F0003
《法音》杂志,月刊,现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佛教教务、信众交流与佛教资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观点权威,信息量大。1981年复刊以来,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被视为了解佛教文化、佛教学术研究及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良师益友。欢迎广大读者及信众投稿。  相似文献   

17.
深受中国各民族佛教信众爱戴的赵朴初会长,离开我们转瞬就快一周年了。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与我们国家的上亿信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赵朴初会长,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他并没有从我们中间离去,依旧时刻在关注着中国佛教事业,在关注着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成长。 事实上,中国佛教界年轻一代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倾注着赵朴初会长的培养与爱护,每一位现在已经走上佛教界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同道,对此都会有深刻的体会。例如,学诚法师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典型,在他年方23岁之际,正是由于赵朴初会长的大力支持,圆老的力荐,…  相似文献   

18.
张一 《法音》2021,(10):39-43
在中国佛教的传统中,佛教音乐被称为"弘法之舟楫",为历代高僧大德所注重.佛教音乐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佛教音乐也逐渐兴盛起来.近些年来,古老、传统的佛教音乐受到广大佛教信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和青睐,似乎更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流行文化".打开音乐搜索引擎,以"佛教"为标识的音乐作品,数量繁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显示出十分迅猛的发展势头.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音乐的现状作一梳理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20,(1):F0003-F0003
《法音》杂志,月刊,现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佛教教务、信众交流与佛教资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观点权威,信息量大。1981年复刊以来,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被视为了解佛教文化、佛教学术研究及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良师益友。欢迎广大读者及信众投稿。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7,(7)
<正>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创立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发展至今有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南传巴利语系,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北传汉语系,以及中国西藏为代表的北传藏语系三大语系佛教。现在这三大系佛教传遍世界各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后,佛教各传承派系相继传入美国,三大语系佛教都有其所代表的寺院、中心及信众,信众包括传统的亚裔和非亚裔美国人。美国是宗教自由的国家,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