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 ,由于心脏的收缩或 (和 )舒张功能的障碍 ,导致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临床上出现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肺或 (和 )体循环静脉瘀血的各种症状和体征[1] 。虽然 ,CHF患者具有基本相似的临床表现 ,但是 ,不同病因引起的CHF及同一病因引起的CHF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治疗都是不一样的。兹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的进展 ,肤浅地谈一谈CHF治疗的思辨。1 要抓住不同病因引起CHF的特殊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任何矛盾都有自己特殊的质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  相似文献   

2.
血液净化在急救医学中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与边缘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 ,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在危急症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也广泛用于慢性肾功不全及内、外、神经、内分泌、皮肤等临床学科。它的范围也扩展为血透 (HD)、血液灌注 (HP)、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 (HDF)、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持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AVHD)、血浆置换 (PP)、腹膜透析 (PD)等[1 ] 。有些过去认为是难治之症 ,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得到神奇的疗效 ,已引起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2 ] 。1 血液净化发展史19世纪苏格兰化学…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治疗的思维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治疗的思维方法探讨广东省水电医院(增城市511341)黄泽华1从共性中找个性,抓主要矛盾:治疗心衰的常用方法是强心、利尿、扩血管。心力衰竭有多种病因,按病程发展特点又分为急性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首先要确定病因或找到引起心衰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从 2 0世纪 70年代起至 90年代末 ,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F .拉普(FriedrichRapp)、C .米切姆 (CarlMitcham)、T .杜尔宾 (T .Durbin)、F .费雷 (FrederickFerre)、C .皮特 (JosephC .Pitt)、D .伊戴 (DonIhde)、H .林克 (HansLenk)等一批技术哲学家的倡导和带领下 ,技术哲学的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自 1 975年美洲成立哲学与技术学会 (简称SPT) 2 0余年来 ,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技术哲学在 2 1世纪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长期以来大都这样定义: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心缩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然而,愈来愈多的资料表明,心力衰竭不仅是机械功能的衰竭,而且还有电生理功能的衰竭。前者可表现为收缩功能减退,舒张功能障碍和泵血功能下降;后者则包括起搏功能障碍,传导性能降低和兴奋能力减退。此外,心力衰竭还涉及心脏内分泌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相关功能的障碍与衰竭。这种关于心力衰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 (CHD)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都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虽然二者发病机制不同 ,临床表现各异 ,但自 70年代以来二病并存于老年人的现象逐渐多见 ,并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 ,有关CHD合并COPD的研究渐多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二病并存于老年患者时发病隐蔽 ,表现不典型 ,使诊断不易 ;更重要的是CHD和COPD在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矛盾。正因如此 ,老年CHD合并COPD的治疗有必要运用哲学思维。1 治疗的整体观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 ,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的心脏病 ,…  相似文献   

7.
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李申ABSTRACTSINENGLISHOFTHEARTICLESINTHISISSUE¥(TranslatedbyXinYan)AFewIssuesonConfucianismLiSkenScholarsbothathomeand...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博士(Dr·JosephNeedham)是英国王室御前顾问(CH)、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李约瑟博士早年是一位生化学家,30—40年代以其二部学术专著而创立了化...  相似文献   

9.
肝癌和血瘤的MRI诊断思维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410008)彭仁罗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7)陈桦分析与综合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法则[1],也是影像诊断思维的基本方法。肝细胞癌(HCC)和肝海绵状血管瘤(HCH)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前者为恶性,后...  相似文献   

10.
婴儿识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垒  张岚  李黎 《心理学报》1994,27(2):169-175
采用婴儿控制的习惯化-去习惯化实验设计,测查了42名8-12个月的婴儿对愉快(H)、愤怒(A)和惧怕(F)三种表情(照片)的习惯化速率及在六种表情配对顺序下(H-A,A-H,H-F,F-H,A-F,F-A)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多数婴儿的注视高峰出现在习惯化过程早期;(2)不同年龄的婴儿对三种表情的习惯化速率相同;(3)在三种表情的六种配对情况下,不同年龄的婴儿对任一对表情中的第一个习惯化后,均可对第二个表情去习惯化,即在识别过程中不存在顺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