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正确历史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合法权利,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整个历史时代,对20世纪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根据两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1)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危机;(2)现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种历史情况的反映。现在,当社会意识正在摆脱关于过去和现在,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关于社会主义及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教条主义观念时,毫无疑问,必须对这些方法论原则进行批判分析。列宁在上世纪末就强调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全人类利益高于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其他任何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的几乎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中,这始终是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国体、政体以及政党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性质和作用,是我们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政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8,(1):21-2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制度自信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简略回顾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深切回望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增强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普布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77-177
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新的思想和论断,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和方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深刻洞悉党和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运动的学说;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胡长明 《学海》2002,5(6):8-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如何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创建社会主义制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 ,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艰辛的探索 ,但他们的思想历程并非完全同步和一致 ,大体上是毛泽东首先规划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基本蓝图 ,然后周恩来在现实的构筑中对毛泽东的思想有所发展和深化。而在周恩来进行现实构筑的过程中 ,毛泽东的思想又发生显著的转折 ,周恩来在跟进中仍力求保持原先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8.
“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将近一个世纪,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很多探索。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人间佛教”思想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吻合的从历史和现实来观察,任何一种宗教,都必须与所在的社会相适应,佛教亦不例外。如果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存在和活…  相似文献   

9.
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分配公平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特质,一方面是为了维系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另一方面是基于维系社会合作体系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实现分配公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类财富的日益增多使分配公平的实现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现代制度文明也为分配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分配公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0.
伦理学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探讨道德现象的历史演变(包括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的历史演变)的一门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那么,加强对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与共产主义的道德建设具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实践方面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从理论方面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结果。从哲学上透彻地阐明"新时代"的实践根据与理论根据,建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叙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完成,在国内文化建设上实现"中""西""马"融会贯通,在对外文化交往中澄清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者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和理论。而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则是对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理论的概括和提炼,是贯穿在这些思想理论中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的建设哲学。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三个有利于”既是真理尺度,又是价值尺度,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科学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理想的有机统一。“三个有利于”集中反映了社会历史根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代表着马克…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体现出不同的时代性内涵和特征.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形成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它需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矛盾辩证法到和谐辩证法 --辩证法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奎良 《现代哲学》2005,2(2):14-24
本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提法为契机,系统地考察了自黑格尔以来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变迁,提出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辩证法的新概念。和谐辩证法是对矛盾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厚的思想积淀,承认对立面的肯定因素、实现对立面的结合和双赢等是和谐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明确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构成、性质作用以及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独创性理论,是社会主义革命结束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初期,毛泽东基于世界历史视阈而开创社会主义世界历史的治国理政经典文献。以中国化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根据,毛泽东判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客观性、长期性、严峻性,从政治思想上筑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短期与长期、主题与前提、动力与保障的关系,在中国开创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崭新篇章。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式发表60周年,坚持其形成和修改的世界历史视阈,汲取其开创社会主义世界历史的治国理政智慧,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新局面,具有伟大而恒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二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板书) (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点(板书)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爱国主义传统的发展和升华。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有如下一些特点: 其一,它是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的爱国主义。(板书)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铲除了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隔阂,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相一致,有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追求,从而能形成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伊始,毛泽东"以苏为鉴",结合实践经验,开始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国路径,取得诸多具有奠基意义的思想成果。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人民内部性、批判性和辩护性的鲜明特性,奠定了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基础。二是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一条腿走路",而要多方并举,夯实其政治、经济、理论、队伍和媒介等多维基础,打造了整体统筹的基本格局。三是强调打好急缓攻守名实策略之组合拳,以制度建设为有理有利有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保驾护航,开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法。毛泽东的思考及相关成果在其后仍有借鉴意义,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9.
涂智进 《天风》2003,(12):28-29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再次强调:“神学思想建设事工神学思想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原则相符合;我们要尊重历代神学研 在尊重圣经、本于圣经,不违背、不改变基本信仰及基于基本信仰的前提下进行的;究的成果,充分运用这一丰富的历史资源,努力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若干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命题的提出及内涵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始终是摆在执政党面前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政治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呼唤产生“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实践迫切要求用“社会主义的宗教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内涵,应包括三大内容:理论上解决对宗教问题“怎么看”,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制度上(体现在法律、法规上)解决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框架中的地位、存在前提、活动方式、社会作用及基本走向等问题。实践上解决处理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