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道德应当是为了人的生存的,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的人的存在方式决定着相应道德的存在形式.人是类性、群体性、个体性三重属性的统一,这三重属性在历史过程中依次不断展现出来,这决定了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出类、群体、个体三种不同的主体本位存在形式,从而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相应出现为类的、为群体的、为个体的三种不同的道德现象.由于道德一旦产生就表现出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所以,道德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并不总是完全同步,一般来说,它往往滞后于人的发展.所以,要根据人的发展对道德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
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s)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群体区别正确反映的类属信仰.类属性思维比我们一般假想的更为复杂.首先,我们在本论文中探讨了在立体性的类属性思维EPA理论框架之下的多维度,即类属性思维的三维度:评估、激活和准确度.同时还特别讨论了类属性思维与具体集体共识的表征特点的图腾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对于作为人类信仰一部分的类属性思维准确性莫衷一是的研究,我们进行了全面综述,并且本文还仔细考查文化类属性思维,个体类属性思维,个体与群体的判断,准确性评判的标准,和原分析的数据等等,同时进一步表明类属性思维和客观现实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我们指出类属性思维对解释群体和民族的区别非常重要,特别是人的感知的实质性寓于实在的客观群体本身(“感知的同一性”).我们认为,类属性思维的过程,对于高度的实体性和感知的实质性的群体来说,具有深刻影响,况且群体或部落(民族)的图腾也是其群体或民族的实体性的外在表现.尽管我们不可能解决同类属性思维的过程有关的所有争论,但我们所强调的观点是:类属性思维是人类相互影响和生存的有效类属性识别.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三重属性的发展,表现出了一个从类本位到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再到以人的三重属性和谐发展为中心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不同发展程度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各自具体的情况下,其对人的三重属性中某一个或某两个属性的强调和发展是有不同侧重的;不同的个体,其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会因其各具体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属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理论界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不断升温,其中热点之一就是普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争论.正确认识普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普世价值以及普世价值何以可能.普世价值是指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符合于人类中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社会需要的基本价值.我们既不能把克思主义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普世价值完全割裂开来.肯定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维度,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批判和借鉴西方价值观,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道德观的认知失误看“为个体道德”生成的艰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为人性”是道德的本质属性。由于人有类、群体、个体三种存在样态,故道德也就应当有“为类的道德”、“为群体的道德”和“为个体的道德”三种类型。但在传统道德观看来,一种行为要具有道德性,就必须是为了类特别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为了个体的利益则是不具有道德性的。在市场经济和人的个体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为个体道德”的缺失导致了“为个体行为”的“道德无根”状态,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考察这方面所存在的三种认知失误,以便促进“为个体道德”的正常生成,化解相关的社会问题。一、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人人际关系性人格特质的内涵,研究1采用“个体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1911名CPAI-2中国人的常模样本在人际关系性上的表现进行整体揭示。同时,为比较中西方人际关系性的不同,研究2探讨了非华人群体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研究3进一步在2580名大学生群体中验证中国人人际关系性上的外圆内方的潜在剖面结构,并探讨人际关系性的亚型以及哪种亚型的人在现代社会更具适应性。中国人群体的研究结果均呈现四分类模型,但这一分类模型并没有在西方样本中复现出来,并且研究3发现中国人群体中外圆内方的亚群体最具适应性。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进行相关讨论,为当代中国人辩证统一的“外圆内方”的文化特异性的行为模式提供历史阐释及其当代生活适应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同伴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秋玲 《心理科学》2008,31(6):1524-1526,1498
使用社会认知地图(SCM)与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同卷(EOM-EIS-II),对初中生群体交往与自我同-性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普遍存在群体归属需要,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群体.(2)群体类型不影响自我同-性发展,班级内不同群体类型间,个体的自我同-性状态不存在显著差异.(3)群体内的个体地位影响自我同-性发展,处于群体中不同地位的个体.其自我同-性状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公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公正具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内涵尺度,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分析模式的指代符号.在政治哲学的语境中,公正意味着促进人对公民性、价值认知、观念认同、制度均衡和社会结构稳定的产生、发展或实现.这就意味着公正概念必须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当代公正概念分析而言,这一基础离不开政治评价行为、政治生活结构和政治价值构建等三个维度,且表现为这样三个维度之间的均衡存在.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古代医者的行医事迹、著作来探寻中国的医者是否在行医过程当中勤守医者的本份,也即类似原则思维的表现.虽然中国古代并没有"医学伦理"这个名词,但从历代具有代表性之医者身上发现,其实在中国古代医者的行医事迹当中,就表现出类似的医学伦理情操.因之,医学伦理原则是俱普世价值的,也即世界上有所谓的共同道德存在.  相似文献   

10.
儒、道生死观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岸的永恒”是儒、道生死观的合命题。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用彼岸世界的永恒性弥补此岸现实人生的有限性,导致宗教,而中国的儒道则不然。儒家和道家对于死都坦然处之,但推论则不相同。儒家把理性个体自我融入群体“自我”,用德行、功业克服感性存在的有限性;道家则是用否定的方法,探寻自我的解放,一旦重返生命的本真状态,与道同一,生命自我就有了永恒归宿,获得了最高价值。儒、道获得永恒的途径也于印度和西方不同,只须在现实人生中获得,但两家又有“伪世”与“游世”的差异。儒、道生死观使中国人没有沉湎宗教的迷狂,甚至中国佛教也受到影响而具有此岸性。这有着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同时也导致了疏异科学,鄙夷感性而高扬理性,轻视物的价值和逻辑实证。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同一个体,其在不同阶段,由于觉解程度不同,所呈现的人生境界也不尽一致。对处于不同人生境界的个体而言,其对道德行为的践行则有所不同,由此出现道德冷漠、道德顾虑、道德恐惧以及道德自由诸种道德行为。不同道德行为,多是一种偶在性表现,既不是个体一成不变的定行,亦非某一群体集体行为的表征。每一种道德行为的出现,都有其相应的内因外缘,剖析诸类非正常道德行为出现的缘由,以期提出对治之方,这是学者的使命,亦是社会之所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人视为独立的自然性个体存在,并对体道层面与实践层面的自然个体分别予以了考察。在老子看来,人作为独立的自然个体在应然状态上当是自然与无为的。对于如何合理定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老子开出了与儒、墨、法等诸家不同的道路,他更重视个体及其价值,并提出了自然个体在先、无自然个体无法谈及群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118名初中男学生进行攻击性的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包括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结果显示:群体无论是作为攻击来源还是攻击目标都能起到增加攻击行为的情境作用;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攻击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远高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时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4.
朱承 《哲学研究》2023,(10):65-74+129
合一性是王阳明哲学思维最为突出的特质之一。无论是在对于世界本质的总体把握上,还是在对认知与行动、不同修养工夫、人与天地万物等之间关系的理解上,王阳明哲学都呈现出了合一性的思维特质。这既是心学思维的简约与高妙之展现,更反映了王阳明对人与世界之间不断扩大的分裂性的深切忧患。由此观之,“心理合一”意味着从内在心体来理解世界的普遍一致性,以“心”统“殊”来弥合人心与外在世界的分裂;“知行合一”意味着从意念与行动的一体化来理解人类道德,以此连接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之间的脱节;“只是一个工夫”意味着只有将不同修养工夫统一到“良知之悟”,才可能避免形式繁多的修养工夫流入支离;“天地万物为一体”意味着从整体一元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应然状态,以此消除不同个体的孤立性存在状态。王阳明的合一性思维对于在多样性、分化性的世界中寻找同一性、一致性的理论致思,具有积极的思想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们的心理,目的在于调控人们的行为。本文从德才统一的观点出发,以行为是心理的形式、心理是行为的内容、心理与行为具有一致性为基础,来探讨群体行为心理结构、个体行为心理成因以及个体心理行为引导等几个问题。这里摘要刊登此文的后一部分。个体行为心理引导每一个人都有若干不同的行为心理侧面,不同的人心理侧面的重点又不相同,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其行为心理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人具体对待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之所在。下面我们抛开群体、个体的特殊性,就个体行为心理的共性来探讨对个体行为心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21,(1):189-195
以赛亚·伯林坚信文化对人具有特殊意义。他通过对维柯和赫尔德为主的反潮流思想家的解读,在价值多元主义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种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即文化并非是普遍单一,而是多元并立的。文化的差异性仅仅是人类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呈现,并不能形成一种囊括所有文化模式的人类共同体文化体系。从这种文化多元论出发,与个人自由相对的族群归属必须在肯定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阐释。社群与历史文化之归属感是人类的根本需要,个体必须归属于群体并形成严格意义上的认同——亦即身份认同和肯定,否则将会在强制性同化中导致身份的丧失。伯林强调族群归属和身份认同的意义,强调文化不应该是单调的、统一的规则和格式,坚持在共同价值前提下尊重文化多元性和差异性,这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主义梦想的一种反省、批评与自我纠偏。透过自由主义阵营中以伯林为代表的文化多元论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可辨识出一条穿透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之迷雾、阐释族群归属和身份认同之意义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格毕生发展理论及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调查了我国从青少年到老年3192名被试,探究了中国人大五人格5维度及10个面毕生发展水平。总体上,年龄与神经质、焦虑、抑郁、活跃、开放性、审美、创意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自信、利他、顺从、条理和自律显著正相关。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神经质更低,而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神经质反而更高;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年龄大的个体外倾性水平相对较高,但50岁之后年龄大的个体外倾性相对较低;整体上,年龄大的个体开放性水平相对较低,而年龄大的个体宜人性水平反而更高;年龄大的个体尽责性水平也相对较高,但较之40到49岁群体而言,50岁以上群体的尽责性则相对较低。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群体的大五人格具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男性的尽责性高于女性,以及女性的神经质高于男性等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年龄与大五人格10个面的关系,描绘了不同年龄群体10个面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先秦开始,道家即对这一理念展开了阐述。尤其是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里,就老子的和谐观及其普世价值略作论述,以求证于学界。  相似文献   

19.
群己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从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荀子的"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都表明先秦儒者更加重视群体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就忽视个体生命以及个体利益,儒家实际上认为个体和群体在最终的利益和价值上应当是合一的。这样一种群己观,在与西方社群主义群己观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凸显出其理论特质,并呈现出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他对受助者及社会有弥足珍贵的价值,能提高群体的功能性,增加危机中的生存概率从而保持种群延续;但利他会降低助人者自身的适应性,使其生存与繁殖的可能性较其他个体,尤其是自利者,处于不利地位。利他行为是如何得到进化的这一难题吸引了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具有代表性的多水平选择理论与竞争性利他理论,结合利他研究的最新实证证据,提出利他增加助人者适应性的双路径模型。内部路径指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自激励的内在过程,促进助人者身心的正性互动,带来内部效用增益,从而在某些时刻提高其适应性。外部路径为利他传递展现助人者品质的信号,有助于提升其群体内地位并增加合作、择偶机会。进而,利他行为能够在个体与群体层面的进化选择中得到保存。未来研究可以从身心关系的角度继续探讨利他问题,促成利他的正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