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2.
正女儿早上去上学,刚迈出家门就发现校服的胸前有一小块污渍。她连忙对我说:"赶快换一套。"我担心她上学迟到,于是说道:"不用换了,这点污渍看不出来。"女儿只好不悦地上学去了。下午,女儿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就说:"今天在学校真尴尬,我都不好意思在课间活动时与同学们一起玩。"我知道,这都是那一小块污  相似文献   

3.
正女儿自小就害怕狗,走在路上遇见了狗,即使是很小很小的狗,她都吓得躲得远远的,然后绕道而行。有一次她去姥姥家,在广场上溜冰,玩得正高兴,却见一人来遛狗。那狗纯白皮毛,半人高,也没拴绳,任由它在草地上撒野。女儿见到这大白狗,转身就往回溜。可那白狗已发现了她,朝她飞奔、猛扑过来。那一刻,女儿吓得高声尖叫,惊恐万分。我连忙跑过去,冲她喊"爸爸在这里"。还好,那白狗围着她转了一  相似文献   

4.
<正>有位朋友说到她的烦心事:原本让她省心的女儿,越来越让她弄不懂了,不知道如何与之相处了。有次考试,女儿成绩不是很理想,回到家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女儿学习认真刻苦,从没让人操过心。她想也许是女儿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她要给女儿减减压。于是,她劝女儿,学习不要那么紧张,我们不要求你考多少分,考哪个高中都可以。实在不行,职校咱也去,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刘姊妹近日来电,要我为她12岁的女儿祈祷,让她的女儿不再吃一种叫"辣条"的零食……原来,她女儿对"辣条"口感的迷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天天吃……刘姊妹担心"辣条"给尚在身体发育阶段的女儿带来副作用,而影响她的健康。据2019年央视《3·15晚会》的现场报道,当晚曝光的十大消费黑幕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两件,一件是近些年非常热销的小食  相似文献   

6.
江南 《天风》2009,(9):41-41
女儿小Q日渐长大,如一朵"稚子花"哨然绽放,安静、美丽.女儿尚小,我们有责任教育她.可是,神又常常藉着她来教育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好久没有回来的女儿微信给我,说这个星期回来,按照惯例,女儿每次回来我都要带她下顿馆子,所以看到她的微信,我脑子里就开启搜索模式,最后锁定一处刚刚开业的商圈,那里聚集了好多餐馆,我以为女儿会为我的这个提议点赞,哪知道她说,不去不去,就在家吃,吃来吃去还是自己家做的菜好吃。女儿的食风转变得这么突然,让我这个自觉厨艺不高的老母亲受宠若惊,难道讴母必颂的"妈妈的味道"在我身上显现了?  相似文献   

8.
<正>她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也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就是中国产科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医生。少年心志与信仰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林巧稚的父亲将女儿视为上帝的礼物,给她取名为"巧稚",有"灵巧而又天真"的含义。林巧稚的父亲早年在新加坡读大学,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归侨,林巧稚从小就跟父亲  相似文献   

9.
正一朋友的女儿,因为幼年时头部受过严重外伤,影响到脑部神经,今年十六七岁的她智商和行动能力比同龄人慢半拍。有一次我到朋友家里做客,那个女孩正好从她弟弟的房间走出来,她拉住我对我说:"我们家里的家务都是我做的,弟弟的、爸妈的、还有我自己的被子都是我叠的,每一个房间的地也是我打扫的,要不是我,家里肯定又脏又乱!"朋友笑着夸奖女儿勤快、能干,并且偷偷向我挤了挤眼睛,我也  相似文献   

10.
结果会很好!     
佚名 《天风》2009,(5):55-55
女儿对她妈妈抱怨说,她的生活里什么都不对劲——考试没通过,与男友分手了,最好的朋友要搬走……倒霉的事接二连三.这时,她妈妈正在烤蛋糕,便问她想不想吃些点心.她说:"当然,我最喜欢蛋糕了."  相似文献   

11.
不要回头     
何红 《天风》2005,(8):42-42
我们可能太被某种方式所辖制,而阻挡了我们继续向前;我们可能紧抓住过去不放,而拒绝了神要求我们的改变——罗得的妻子是所多玛城的居民,她在那里出生,她在那里成长,可能她的祖辈都在那里,她也在那里结婚生子,她有两个女儿,并且女儿也都成家。所多玛有她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庭。罗得的妻子熟悉所多玛的一切,她的亲人、她的朋友、她的邻舍、她的家产、她的依靠、她的快乐,一句话,她生活的全部,她人生的意义都在那里。  相似文献   

12.
镜子     
要和一位远亲共用晚餐,我忍不住向女儿发牢骚:"唉,同样的话,她老是说了又说,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我敢向你担保,她今晚又会说起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诸如她被朋友骗了几万块  相似文献   

13.
电视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一双年幼的生下来即是重度脑瘫患者的双胞胎女儿接受采访。她是美丽的女子,家境殷实、父母宠爱,公主一般长大,顺利工作、结婚,没有想到厄运埋伏在"生子"这一环节给予她重击。丈夫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离家出走。"你找过他吗?"主持人问她。她决然地摇头:"没有,不过我不怪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留言     
正在台湾,有一个60多岁的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手机,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甜美活泼的声音,让母亲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没接手机,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而事实上,这个手机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  相似文献   

15.
哭婆     
以前有位叫"哭婆"的老婆婆,下雨也哭,天晴也哭,整日哭个不停. 寺里的和尚问她:"老婆婆,你为什么哭呢?" 哭婆回答说:"你不知道,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气好的时候,我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天气不好的时候,我想到大女儿,卖鞋的生意一定不好.想到这些,我就担心忧愁,所以就要哭了."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7月,我们全家移居加拿大。11岁的女儿贝贝在多伦多一家教会学校读六年级。周一那天刚放学回家,她就大声喊道:"妈妈,恭喜你升级为外婆了!"我莫名其妙地摇了下头,以为她在说梦话。"真的!我有了男朋友,哦,不是,应该是先生,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正在做饭的我,心猛地一惊,手里的勺子差点掉下来。我以为女儿在发烧,估计还不轻。  相似文献   

17.
灼伤的爱     
5岁的女儿善良而富有爱心,对一些小生灵十分偏爱。生日那天,妻子送了她一尾可爱的金鱼。女儿对这份礼物爱不释手,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她的小金鱼。对于小金鱼的喂养,女儿从不让我们插手。给鱼儿喂食、换水都按时按点,摄取、投放食物的份量也严格定量。我不禁为小鱼儿感到庆幸,因为有女儿这样悉心的呵护。  相似文献   

18.
正前阵子,女儿的班主任给她布置了一道孝心作业,内容是:请你给你的母亲洗脚、捶背或做饭。看到作业题,我欣喜地对女儿说:"我想让你给我洗洗脚,怎么样?"没想到她却愁眉苦脸地回答我:"妈,能不能选择另一项,我想给你捶背。"问她为啥,她说捶背简单,不像洗脚既要倒水,又要拿毛巾,还要擦脚,麻烦。一时间,我就愣住了。原来,我想要的,并不是女儿真心想给的。我不想要的,却是她想给我的。我解释给她听:"我现在背不酸,腰不痛,真  相似文献   

19.
流言终结者     
《天风》2015,(8)
<正>用不同角度看,就会看见不一样的状态……记得大女儿柔柔刚成为大学新生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又是第一次离家住宿,所以她常向我提到一位学校的生活辅导员,如何关心像她这样从外地来的新同学——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等,都照顾得十分妥帖。"还好有他帮忙,让我可以很快适应环境!"当时女儿遇见贵人相助,让我放心不少。  相似文献   

20.
李爱莲 《天风》2015,(4):54
"不好意思,我身上的钱不够,可不可以给我零钱坐公交车?"这天,我带着两个女儿和母亲一起出门,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有个陌生女子走上前来开口询问,母亲便掏出几枚零钱递给对方。表达爱心各有其法"外婆,您怎么知道她真的没钱?说不定她是骗您的,为什么您还要给她呢?"小女儿加加在旁问道。母亲微笑着说:"因为我也曾遇过需要别人伸出援手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