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行道教史认为丘处机身故后全真教掌教为尹志平,继尹志平掌教者乃李志常。但细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陈垣《道家金石略》及金元时期道家文献,在丘处机和尹志平中间,尚有一位仅当过几十天掌教的过渡性人物宋道安。考察丘处机去世前心态,可知他心中默定的继承人是尹志平,由宋道安暂领教门事是丘处机一时的不得已之举。据此可以了解燕京时期丘处机与尹志平对教团发展的分歧,理解李态常时代全真教迅速走向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全真道在王重阳创教初期,只是一个民间"隐修会",屡受金廷的打压甚至罢禁.至丘处机出任第五代掌教时,因得到蒙古国成吉思汗的尊崇而逐步走向兴盛.在丘处机等全真高道的努力下,全真道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教团管理日趋成熟,戒律体系和官观管理规制不断完善,遂道由组织松散的民间宗教逐渐转变为戒规完备、管理成制的官方宗教.  相似文献   

3.
清宣宗宁道光二十八年 (戊申 ,公元1 843年 ) ,北京白云观住持孟豁一在大学士完颜崇实指导下刊行了《白云仙表》一书 ,内容主要是全真道五祖、七真、十八宗师① 传记 ,卷首载有完颜崇实所亲笔撰书的《序》言 ② ,记述此书编撰、镌刊过程。考 ,此书刊行至今已百五十多年 ,原刻板旧时存白云观内 ,“文革”中已被毁 ,观内幸存之旧本 ,亦已纸页憔悴 ,不堪翻阅。余曾慎为读之 ,觉得完颜崇实所撰序文 ,反映出当时朝廷达官显贵对白云观的殷切护持 ;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时观主张合智缺乏全真史识的贬意。颇有启人思索之处。故钩稽前人事迹 ,并…  相似文献   

4.
全真道兴起于金元时期,十分重视能使人修养心性、清心寡欲的戒律。创教始祖王嚞(道号“重阳子”)认为修炼的前提便是断除杂念、戒奢以俭,“第一先除无名烦恼,第二休贪恋酒色财气”。[(金)王嚞撰:《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道藏》第25册]随着教团规模的不断发展,十方丛林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蔡高真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58-60
全真道兴起于金元时期,十分重视能使人修养心性、清心寡欲的戒律。创教始祖王嚞(道号“重阳子”)认为修炼的前提便是断除杂念、戒奢以俭,“第一先除无名烦恼,第二休贪恋酒色财气”。[(金)王嚞撰:《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道藏》第25册]随着教团规模的不断发展,十方丛林的兴起。  相似文献   

6.
全真道是大金定间成阳人王喆(号重阳)所创立的一个道教派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甘水仙源录》云:金大定中,王重阳“聚徒宁海州,立三教平等会,以《孝经》、《心经》、《老子》教人讽诵,而自名其教曰‘全真’。”王喆的七位弟子:马钰(丹阳)、谭处端(长真)、刘处玄(长生)、邱处机(长春)、王处一(玉阳)、郝大通(广宁)、孙仙姑(马钰之妻,号清静散人)合称“七真人”,亦即“北七真”。元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族的统治,大力扶持全真道,邱处机又仿效佛教,建立了全真丛林制度。  相似文献   

7.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自号长春子,后人称其为“长春真人”、“丘神仙’,兴携一蓑,又称“蓑衣先生”。19岁出家,拜师王重阳,为全真七子之一。他曾在北京白云观传道,在镇平县创建太极观,到内乡县石堂山普济宫修行(丘处机修真洞依然存在)。他光大了全真道,为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不仅仅是一位高道,更是一位情操高雅、满腹经纶、通晓古今的有志之士。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为了一统天下,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成吉思汗决定选招贤能之人治理天下。他得知丘处机博古通今,才能超群,想招为国师。成…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真道第十代掌教,祁志诚不但在维护道教利益上百折不挠,以实际行动践行教义,尤为重要的是,他在《西云集》中引人入教,行传道之能;示人法门,践证道之义。诗歌不但是他陶冶性情的手段,更是弘大教门的工具。《西云集》不但记录了祁志诚传道布道的过程,而且对全真道修行法门有多处反映。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二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了隆重的传戒受戒活动。全真道传授戒法,自元朝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始,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白云观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子,全真道风更为大振。后因战乱等各种原因而中断。这次开坛传戒,是解放后首次传戒,是道教宗教活动中的一件大事。由全国各地名山宫观举荐来京受戒的全真派道士共计七十五名,其中乾道约占60%,坤道占40%。  相似文献   

10.
北京白云观是全真道的第一丛林。清初,全真道龙门派王常月担任白云观方丈,其开坛传戒振兴全真道龙门派。因白云观属于全真道十方丛林,非清朝官方道观,故清代官方史料中记载的材料不多。本文主要依据现存清代档案讨论清朝清高宗两次敕修白云观史实及清仁宗发旨稽查白云观道士事件等有关北京白云观的两则事宜。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3月25—30日,由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以及中国港台和内地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就全真道与老庄学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这是继2008年4月、2012年4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两次成功举办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后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正《蓬壶炼度科仪》(全称《太上蓬壶津济炼度法食真科》,后简称《蓬壶炼》)是目前南通地区广泛流通的度亡科仪,传自太乙教掌教萧抱真,汇集各派炼度之大成,刘仲宇教授更认为其是"太乙教的唯一传世科仪"~1。《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后简称《大成金书》)是明初正一派科仪之集大成者,由明代高道周思德真人(1359-1451,名思德,字素庵)编纂而成~2,今上  相似文献   

13.
2005年8月18-22日,我所李刚、唐大潮、钦伟刚、丁培仁、张钦、郭武等六位教授及博士生赵芃、张明学赴山东文登参加了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烟台师范学院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真道与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六位教授的论文题目为:《全真道的生命哲学》(李刚)、《试析闵一得“真一”、“真元”论及其三教观》(唐大潮)、《俞琰<参同契>注解所见全真教文献》(钦伟刚)、《全真道散论》(丁培仁)、《论王常月的修炼思想》(张钦)、《全真七子“入门”次序略考》(郭武)。赵芃、张…  相似文献   

14.
元代著名道士宋德方(披云真人)曾撰写了一篇《全真列祖赋》①,是全真道早期的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它以无名道人回答绝相公子提问的方式,论述了全真道的基本信仰和历史传承。文章认为:“全真之名,始自东华帝君。”自东华帝君之后,文章列举了19名仙真的名号和赞语,他们是:正阳子钟离公、纯阳子吕公、海蟾子刘公、重阳子王公、玉蟾子和公、灵阳子李公、丹阳子马公、长真子谭公、长生子刘公、长春子丘公、玉阳子王公、广宁子郝公、清静散人孙仙姑、默然子刘师叔、长清子严公、醴泉史风子、回阳子于公、云中子苏公、云阳子姚公。值得注意的是,虽…  相似文献   

15.
崂山之行,山居六日,得暇访问了邱长春真人在崂山留下的遗迹。经过实地考察和书本资料参看比较,访得邱真人摩崖石刻诗四十首、词一首、圣旨刻石两方,其由来一一考之于下。据《元史》与《甘水仙源录》载: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全真道祖师王重阳至山东宁海州(今牟平县),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郝太古、王处一、孙不二师从王重阳,学习道法,后为“七真”。《太清宫志》说:“南宋庆元元年乙卯(1195年)邱长春与刘长生同其他道侣五人,由宁海崑嵛来游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闻教义,道众大悦,各受戒律。”“邱长春这次来崂山留诗二十一首,改‘牢山’为‘鳌山’。(见《崂山餐  相似文献   

16.
清世宗雍正皇帝笃好禅学,对道教方术亦有兴趣.在儒家理学统治思想界的清代,他是对佛、道二教扶植最多的皇帝.雍正帝在位期间,尤其是雍正八年(1730)重病愈复之后,至十三年(1735)八月驾崩之前,他极力提倡三教同源之说,驳斥儒学臣僚辟佛老为异端的偏见,而对宗(禅)、玄(道)二门则颇为关照.数年之中,编修经书语录,封赠禅僧道士,敕建寺院宫观,御制庙额碑文等优崇礼遇不断.雍正帝特别优崇的道士有两位,一个是宋代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一个是当时的龙虎山法师娄近垣.他们的著作被收入雍正帝主编的《御选语录》,两人同年内被加封为“真人”,而且拨帑银遣官修建其道场.他们所代表的道教全真、正一两大教派,因此一度兴盛.雍正帝宠待妙正真人娄近垣的史料,大多已收入乾隆五年娄氏所编《重修龙虎山志》,事实记载明确.紫阳真人张伯端受礼遇的史实则受学界关注较少,事件始末有不明之处.笔者近来从清代官方文件中看到一些有意思的资料,可以揭明雍正帝优崇紫阳真人的原因和史实,写出来供学界同行参考.此外,雍正帝优待紫阳真人、修复紫阳道场的举措,还牵涉到清代另一位道士——龙门派宗师范青云的行迹,可为研究清代龙门派提供一些资料,故一并加以考查.  相似文献   

17.
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南宗五位祖师,即张紫阳、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相传张紫阳于宋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遇异人授以“金液还丹诀”,修炼成道,以“金丹之道”授石泰,泰授薛式,式授陈楠,楠授白玉蟾。白玉蟾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授彭耜、留长元、赵汝渠、叶古熙等,自此,逐渐形成道派。元初,此派由于与北方的全真道的观点比较  相似文献   

18.
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北宗五位祖师,即王玄甫、锺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全真道为表明该派道统源远流长,称太上老君传道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授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王重阳授北七真。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神话人物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后经元世祖、元武宗的诏封,王玄甫等遂为全真道奉为“五祖”。全真道因有  相似文献   

19.
山东昆嵛山是全真道的发祥地。为了弘扬全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牟平著名的旅游度假村养马岛召开了"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设有齐鲁文化与道教起源、全真道与齐鲁文化、昆嵛山与全真道、全真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等议题。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的30多位知名的全真道研究专家,围绕以上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20.
楼观派     
道教教派之一。显于北朝及隋初,至唐尤盛。元代并于全真道。据《楼观本起传》谓:“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令尹之故宅也(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道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梁谌传》载:三团魏元帝咸熙(264—265)初,道士梁谌事郑履道法师于楼观,至晋惠帝永兴二年(305),老君命真人尹轨降于楼观,授梁谌“炼气隐形之法”、“水石还丹术”、“六甲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